浅读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超群的画作

2021-12-29 00:00:00
东方娱乐周刊 2021年8期

油画艺术如果在画技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那说明画家还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绘画艺术只有达到“艺”的维度,作品才是高级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平平凡的油画就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他不炫技,其次重视内在情绪的传达,最后强调作品的书写性。恰恰是这三个特点使平平凡的画作变得那么卓尔不群。仔细揣摩,平平凡的那些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平平凡的画作看似简练概括不花哨,实则内容丰富不张扬。作品中笔笔到位露风骨,厚薄相肌耐品读。

看他的油画作品《故园黄昏》,画家试图用单纯的形色等因素在不依赖具象形的基础上,从视觉上就有情绪的传达。画的准不准像不像,不是画家最终的要求,作者已经不再追求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了,而心情的释放和精准的传达才是作者的目的。

画家自述:

在我目前的画面中,我正试图用单纯的形色等因素在不依赖具象形的基础上,从视觉上就有情绪的传达。画的准不准像不像,都不是我最终的要求,心情的释放是我的目的。

在慢慢的绘画追求中也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性情特征。我喜欢单纯、热烈、阳光。比如我画风景画,会考虑尽量去掉人为景象的部分,越是自然的越单纯;在艺术处理方面越是绘画的越是本色的。

画家自述:

画家自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油画变成了厚涂、腻腻的,盲目地涂满画面,我在俄罗斯学习期间对莫伊谢延科的作品特别感兴趣,细细读来认识到油画应该是一个厚薄相肌、有书写性、不可重复性、有绘画性的一个艺术形式。画面的形式感既是构图、色彩的布局,同样也是肌理、笔触的组织,中国画精髓的“空”同样也适用于西方绘画形式;中国绘画中的笔意、笔趣,皴擦点染同样也应在中国人画的油画中有所体现,这大概就是中国油画的“写意”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