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都市女性笔下的都市女性

2021-12-29 00:00:00
东方娱乐周刊 2021年8期

陈帆是一位80后黑龙江女画家、也是一位美术教师,在她的笔下都市的女性总能熠熠生辉。在近几年的省、市一级的画展中陈帆的作品频频亮相,作品中那些温婉悠然的画面,也总能引起赏读者的共鸣。

一位美国研究现代艺术的画家说:“想要成为一个好画家,幸运的画家,身边最好有一座博物馆,如果没有,最好有一个图书馆,再无,最好有一千本画册。”出生在八零年代的陈帆,身边没有博物馆,也没有图书馆,更没有许多的画册,但是她却痴迷于绘画。

陈帆说,她小的时候用姥姥做衣服用的粉片在院子里的石灰地上画画,画西游记里面的人物,经过太阳或者雨水的洗刷后又有了崭新的“画纸”。可能这就是最简单和纯粹的喜欢吧,那时候没有千篇一律的美术机构,也没有对错和流派的区分,单纯因为喜欢画,就爱上了画画儿这件事。

1998年陈帆考上了黑龙江省艺校,在这里她知道了素描,认识了“大卫”,也被学校里面的艺术氛围熏陶着,那时候有一种动力就是要将画画进行到底。参加工作后,陈帆开始画油画。那时候她只要积攒了一点微薄的工资就从哈尔滨跑到北京去看画展,这些画展打开了她的眼界。

受女性画家卡萨特的影响,陈帆开始描绘身边的女性主题的绘画,内容都是一些身边人物的日常瞬间的捕捉。都市中的新潮女孩,身边的女性朋友,自画像以及后来当妈妈就开始画自己的女儿。这些生活中的都市女性统统被陈帆纳入画面,这种日常的瞬间被作者赋予了特有的神韵和调性。

2019年由于疫情原因,她有了大块的时间可以进行创作,她觉得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就是无比的幸福的,也许这就是绘画的魅力吧。陈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意识到艺术就像每天的下午茶一样,是来滋养我们的生活的,当你抛弃那些功利的,物资的东西,去单纯的喜欢,可能你就会收获一些前所未有的滋味。”

陈帆认为:绘画是一种主观的情感表达,而不是机械地描摹。微妙的色彩碰撞,通透的质感,让我开始喜欢上印象派绘画。那种自由的,主观的又带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让我心里对油画又有了新的认知。这样的技法会使画面中的都市女性显得更加松弛,也能更好地表现女性悠然得体的精神面貌。

现在陈帆在哈尔滨市爱建学校担任美术教师,为了让孩子们也喜欢美术,陈帆想到了她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于是就带孩子们一起画“小人书”的想法,让孩子们的天马行空变成了有画面的故事。于是在学校她带领本组教师开展了“美术绘本教学”的校本课程。绘本教学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画“小人书”被业界广泛推广,陈帆让传统的美术课堂变成一种创作类的绘画输出,孩子们把自己创编的故事通过画画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也彻底爱上美术。

陈帆说:“这是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成就感,我把自己的喜好传递给了孩子,让更多的孩子们爱上画画儿,充分体会到绘画的魅力。孩子们的世界单纯而美好,而艺术吸引我们的也应该是这种美好,无论是哪个流派和画风,最终打动我们的肯定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