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影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模态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1]。多模态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符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2]。视觉诗是一种很特别的诗歌形式,以立体或者空间的形态呈现出来,激发其视觉成分并产生意义。而且无论是哪种模态都具有表达意义的潜势。传统诗歌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而视觉诗作为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则不囿于文字这一种表达方式,而是通过文字,符号等不同模态的排列组合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进而完成情感的表达及信息的传递。
自视觉诗诞生以来备受关注与争议,褒贬之声不绝于耳。而卡明斯的视觉诗l(a作为该领域经典之作虽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但大多局限于分析讨论单一的言语信息,忽视了其他符号资源在视觉诗中的影响。然而纵观研究现状,大多学者聚焦于影视、多媒体、海报、视觉广告功能文体分析及口语的研究上较多。虽然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克服了以往话语分析只关注言语信息的不足[3],但在视觉诗歌的研究上仍有探讨空间。因而,笔者尝试对卡明斯晚年创作的视觉诗歌l(a中的不同模态进行意义和作用的研究和解读。
视觉诗是一种偏离了常规语言的特殊诗歌,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文字书写陈列上。其精心排列成某种形态的诗行能以图案的形式,巧妙地反映诗歌的主旨要义。不同于传统诗歌,被赋予视觉化生命力的视觉诗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语言之际也能满足其视觉观感。往往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视觉诗的内蕴。
美国著名诗人卡明斯暮年诗作l(a)是卡明斯的经典作品之一,现收录于卡明斯诗集《95首诗》中。深受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的影响,卡明斯创作时往往不拘泥于传统,重塑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创造出别开生面的诗歌模式。不囿于诗歌的传统格律,全诗仅有一对括弧,数个字符,却道尽了诗情与画意。如此别具一格的诗作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此,笔者期待能用新的视角予以解读和分析。
参照模态的识别标准,卡明斯视觉诗l(a包含了言语模态和视觉模态。下面将以这两种模态为切入点对视觉诗l(a进行解读和分析。
言语模态是指构成诗歌的文字、句法、语音等符号系统。本诗共由20个字母、9个诗行构成,解构可得词汇“a”“leaf”“falls”“loneliness”和符号“(”与“)”。基于语言的元功能理论,下面将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1.1 概念功能。概念功能强调的是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客观世界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6]。信息重组后可得到小句“A leaf falls”及词汇“loneliness”。参与者“a leaf”和动词“fall”构成的小句“A leaf falls”属于物质过程,意在描述叶子飘落的现象。而字母组合形成的词汇“loneliness”可视为环境成分。既可实指上文的“a leaf”;也可虚指整个世界或所处环境,意在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点明主题。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卡明斯以leaf为切入点,描述叶子飘落这一状态,以“loneliness”一词结束全文。整体而言语言十分精简,没有过多的辞藻堆砌,寥寥数词映衬着孤寂。这一景象恰好符合客观世界中“悲秋”带给人的凄凉之感,移情孤叶,诉说“孤独”。
1.2 人际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干预者的意义潜势,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视觉诗l(a的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得以实现的。小句“A leaf falls”是陈述语气,单词falls的使用标志着本诗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本诗中陈述句的使用不仅给予了读者信息,还在描述叶落时把读者带到情景语境中,从而建立与读者的联系,缩短互动双方的距离,起到共情作用。
1.3 语篇功能。本诗的语篇功能是通过衔接和连贯而得以实现的。一方面,诗中原本支离破碎的字母重组排列可得到l(a leaf falls)oneliness的形式。a leaf falls和loneliness恰好能将语义部分衔接起来,使得全诗语意连贯,画面完整。形似叶片的“l”贯穿诗行始终,与“one”遥相呼应,既体现了诗作的风味,又不失诗歌形神兼备的特点,让读者瞬间抓住全文焦点“孤独”。
视觉诗的视觉模态即该诗的“诗形”或“印刷体式”的信息。由于特殊的排列组合方式,使得文字与标点符号等元素最终会呈现出特殊视觉效果,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全诗的寓意。下面笔者将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2.1 再现意义。印刷体式是一种模态研究,它的再现意义可通过印刷体式所呈现的动作和特点来实现。简言之,视觉诗的再现意义可通过它所呈现的图式来实现。纵观全诗,各符号资源竖直排列,造成了视觉上的前景化,构建出激发读者联想的特殊景象,进而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深思。通过将字母、符号的垂直排开来再现一片叶子飘落的画面,予以读者视觉冲击。为将“loneliness”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不顾拼写规则,把单词分散开来并让字母并独立成行,加深了孤寂之感。结合作者卡明斯完成诗作的实际情况,令人不禁联想到花甲老人深秋独自徘徊,迫忆似水年华的场景,营造“孤叶飘零,岁月无声”的意境。
2.2 互动意义。视觉诗的互动意义是通过印刷体式所展现的图式和作者的态度及情感来体现的。整体来看诗文呈一垂直的线条形排列,通过对视觉手段的巧妙运用可将读者引入诗中,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世间的“loneliness”,从而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与连接。这首诗是一种象征,一种在形式与意义上对孤独的双重象征。诗人通过独具匠心的构思,巧妙地利用非字词的垂直迭列,模拟了一片落叶缓缓飘落的形象,烘托出孤寂的气氛,表达诗人强烈的寂寞之情,飘零之感。这些都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使得读者在看到诗的第一眼就被其独特之处所吸引住,进而实现互动 意义。
2.3 构图意义。视觉诗的形体设计和结构突显是实现构图意义的重要手段。水平角度来看,视觉诗l(a中的各行呈现“l(a”“l e”“a f”“f a”“l l”“ s)”“one”,“l”“iness”,几乎不能构成完整的语义表达。经资源重组和拆分,可得到“one”“a”“leaf”“falls”“loneliness”等一系列表意词汇,以此来揭示本诗的主旨。垂直角度来看,视觉诗l(a的纵向排列能使读者联想到一片树叶随风而逝,缓缓飘落,横呈于地的景象。这样的构图方式恰恰巧妙地与“one”“loneliness”等词遥相呼应,挖掘出全文的深层内涵。整体来看,该诗中形单影只的字母更是很好地了映射了孤寂。全诗的设计构图巧妙地将孤叶飘落这一具体的形象和“loneliness”这一抽象的情感完美融合,而虚实的动态画面则扩展了读者的语境,强化了孤独的气氛。此外,诗歌主体内容精简,但所占空间较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实现构图意义。
视觉诗l (a中的言语模态和视觉模态在整个语篇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卡明斯在视觉诗l(a中将视觉图像融入诗歌语言,利用印刷格式来整合不同符号资源,通篇围绕(a leaf falls ) in loneliness这一主题展开,传达信息和情感。言语模态上看,全篇皆用小写字母,与信息中心“leaf”进行呼应,暗示着大千世界中的个体的渺小及孤独的旅程。通篇借“a”“11”“one”等字母聚焦于孤独,强化主旨。就视觉模态而言,诗歌主体垂直排列,仿佛再现一片树叶飘落的场景。而中间的“af”“fa”和“s”则模拟一片树叶盘旋飘落的过程,象征即归于道,万物归于终结。全诗通过文字、标点符号和排版有力地强化了诗歌的诗情与诗意的传达,使读者产生强烈而独特的视觉印象和震撼力,进一步传达视觉诗l(a中的孤独。诗形来自内容,但又服务于内容。其视觉形象是言语的拟声,它常与语篇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配合着意义的表达。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笔者期望能通过本研究能打破以往分析模式,将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的有机结合起来,尝试为视觉诗的解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视觉诗,挖掘到作品内部更深刻的语用功能意义及其传递出的交际互动意义。同时使诗文摆脱文字和形式的束缚,从格式的樊笼中解脱出来,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其诗义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