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护理干预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29 02:14:56唐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封包胃脘消失

唐海燕 何 琪 温 琴

江西省瑞昌市中医医院内科,江西瑞昌 332200

胃脘痛为中医病名,主要指上腹部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1]。而本病在西医内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有反复难愈等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是本病重要治疗手段,如兰索拉唑、甲氧氯普胺为常用药物,虽可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常规西药治疗后仍存在一定反复性,且长期给药存在较高不良反应风险[2-3]。而中医认为胃脘痛多由外感寒邪、情志不畅及脾胃素虚等因素所致,临床干预已有悠久历史,并有其独特优势。中药封包为传统外治法,将加热好中药药包置于腹部,借助热蒸气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加快药效经皮渗入,以此达到温经通络、祛湿驱寒、调和气血之效[4-5]。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中药封包护理干预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瑞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21 例;年龄 34~68 岁,平均(56.82±4.37)岁;体重指数 19~26 kg/m2,平均(23.59±1.14)kg/m2;病程 6 个月~3 年,平均(1.65±0.24)年。观察组中,男27 例,女 19 例;年龄 35~68 岁,平均(56.85±4.39)岁;体重指数 19~26 kg/m2,平均(23.62±1.17)kg/m2;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7±0.2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瑞昌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6]中慢性胃炎相关诊断;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主症为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暖喜按,次症为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神疲肢怠、食少便溏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而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精神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消化道肿瘤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伴有糖尿病并发症者;外科急腹症等引起胃痛者。

1.3 方法

1.3.1 治疗 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注射用兰索拉唑(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03,生产批号:20191205),30 mg/次,1 次/d;甲氧氯普胺针(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22,生产批号:20191216),20 mg/次,1 次/d;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4409,生产批号:20191128],8 mg/次,1 次/d;上述药物均连用7 d。

1.3.2 护理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持续干预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护理干预。中药封包为瑞昌市中医医自拟方剂:艾叶17 g、干姜15 g、桂枝70 g,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后放入棉布袋内,以清水淋湿布袋表面,后置于M1-L213B型微波炉(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中高火加热3~4 min;患者仰卧位,将封包置于腹部,在中脘与神阙穴间来回熨烫5~10 min,后在热敷于胃脘部30 min,操作期仔细观察避免烫伤,2次/d,连用7 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①干预效果。痊愈:胃脘痛等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及以上;显效:胃脘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95%;有效:胃脘痛等症状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0%;无效:未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胃脘疼痛、泛吐清水、四肢不温、食少纳呆等症状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胃脘疼痛、泛吐清水、四肢不温、食少纳呆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组别 胃脘疼痛 泛吐清水 四肢不温 食少纳呆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4.03±0.69 5.71±1.12 8.662 0.000 3.96±0.52 4.87±1.03 5.349 0.000 5.12±1.08 6.52±1.13 6.075 0.000 3.48±0.46 4.31±0.57 7.686 0.000

3 讨论

慢性胃炎发病复杂,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诱发上腹隐痛、反酸、恶心,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8-9]。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以西药为主,兰索拉唑为常用抑酸剂,可作用于胃酸分泌终末阶段,阻止胃酸分泌,而减轻胃酸对黏膜组织损伤,促进受损黏膜修复;甲氧氯普胺针为多巴胺D2受体抑制剂,有强大中枢镇吐作用,通过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内多巴胺受体而起效;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为吸收功能不良常用药物,有止血、镇痛作用;三药合用可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改善病情进展[10-11]。但本病反复性强,西药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存在一定局限性,配合药物治疗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滋生,提高疾病认知度,未能直接加快腹痛、反酸等症状消失。

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范畴,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分为5大证型,包括瘀血停滞型、食滞伤胃型、肝气郁结型、脾胃虚寒型及寒邪客胃型,其中又以脾胃虚寒型最常见。脾胃虚寒病因病机在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正虚,以致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引起胃失温养,久之则成虚寒胃痛,故临床干预应以温经散寒、温养脾胃为原则[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脘疼痛、泛吐清水、四肢不温、食少纳呆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封包护理干预可增强胃脘痛干预效果,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促进疾病康复。分析原因如下:中药封包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其传至今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胃痛、腰肌劳损、肩周炎等多种疾病中,取得良好成效。中药封包将药物粉碎后进行加热,热敷于人体局部或特定穴位上,加快药力及热力自体表毛窍投入经络血脉,以调节局部气血运行,温养局部经脉,加快寒湿邪气清除[14-15]。颜建等[16]研究显示,三味温中包热敷可减轻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疼痛感,与本研究结果较为相似。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脾胃虚寒型,针对胃脘痛病因病机,选取艾叶、干姜及桂枝三种辛温类中药,可增强脾胃寒气祛除效果,调理脾胃功能。其中艾叶、干姜及桂枝,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效;桂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温经通阳、发汗解表、温阳化气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效。中脘穴为胃之募穴,主治腹痛、腹胀、吞酸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调理脾胃、散寒镇痛之效;神阙穴为任脉之穴,具有温阳救逆、和胃理肠之效;借助中药封包借助在两穴间熨烫可刺激皮肤黏膜充血扩张,加速局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药效经皮吸收,以发挥药效、热力及穴位刺激多重作用,而快速调理胃肠道功能,加快胃脘痛症状消失。中药封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药物经皮吸收无需胃肠循环,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需控制好药包温度,以免烫伤患者皮肤。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考虑与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后续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明确中药封包在胃脘痛患者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护理干预可提高胃脘痛干预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加快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封包胃脘消失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门窗(2019年12期)2019-04-20 16:06:52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消失的童年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8
美永不消失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4
NS2条件网络性能分析实践
电脑与电信(2013年1期)2013-08-06 02:14:52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