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解放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2021-12-29 19:26马克思恩格斯
领导月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丰富性唯物史观维度

马克思 恩格斯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然而,事情被思辨地扭曲成这样:好像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例如,好像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是历史便具有了自己特殊的目的并成为某个与“其他人物”(像“自我意识”“批判”“唯一者”等等)“并列的人物”。其实,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但是,另一种情况也具有同样的经验根据,这就是: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下面还要谈到这一点)以及与这一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私有制的消灭,这种对德国理论家们来说是如此神秘的力量也将被消灭;同时,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题解】

本文摘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至1846年期间合作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题为编者所拟。在该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阐明了历史发展的经验基础,同时强调历史在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既增强了世界市场这一异化力量的支配作用,也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唯心史观认为,时间维度的历史发展是围绕“精神目的”展开的,这一“精神目的”如同“自我意识”(鲍威尔)、“唯一者”(施蒂纳)一样,是一种抽象独立的力量,使得后期历史成为前期历史的命定式归宿;而空间维度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亦是“世界精神”(黑格尔)等形而上学幽灵所推动的结果。与之不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纵向维度的更替不外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之上,并通过自己的活动为下一代创造新的环境;历史横向维度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外是各民族生产方式完善、交往水平提高和分工程度细化的结果。世界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此时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世界历史对人来说还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当这一异己力量被共产主义所吸收改造后,地域性的个人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个人的精神和物质上的现实丰富性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世界历史观,对于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丰富性唯物史观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作文词汇“丰富性”现状分析及对策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