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娟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江苏镇江 212000)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食粮。我们把“电影”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素材,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电影的生活化和主题化也与议题式教学不谋而合,所以笔者认为把“电影”作为主题情境,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能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就以笔者开设过的一堂哲学课“‘价值与价值观’——《流浪地球》引发的价值思考”为例,做如下探讨。
议题式教学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和具体知识来分析、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用到的素材和情境要来源于生活。贯穿课堂教学的议题也应该来自生活,要揭示生活本身存在的,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电影往往就是生活的缩影和写照,并且选取的是典型性的主题和生活场景,以艺术的形式来放大和强化,能够更利于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因此,电影可以成为教师发现和挖掘议题的资源库,在电影中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有“议的价值”的中心议题。
笔者认为,能放在议题资源库的电影是经过精心甄选出来的。能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是我们的首选,因为新时代的主流电影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片,不仅内地总票房突破了46亿元人民币,成功开创了中国科幻片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像这样的优秀影片还有很多,如《红海行动》《攀登者》《夺冠》等。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电影,因为这些电影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经久不衰,值得我们时时回味;也可以选取当下实效性强、与时代同步的热映影片。另外还有一些反映世界、国家、社会及家庭现实问题,关注人性与法治,能给人们带来思考和感悟的电影也可以成为议题式教学的载体。
甄选出来的影片还要和教学内容相对应,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强的洞察力和感受力,在鉴赏影片的同时,查阅相关影评和专业资料,找出和教学内容最好的结合点来提炼主议题。
这是形成一堂好课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对影片仔细推敲,同时还要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晓学生的生活感受,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话题点,明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可预期的认知的提升。学生在以议题为主线贯穿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必备知识以外,还要有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流浪地球》影片中,“人类地球”“国家”“家庭”“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等关系交织呈现,体现了影片中人物对家国、对亲情、对生命、对他人的价值取舍,所以笔者把这部影片作为高中政治哲学部分“价值与价值观”这堂课的主题情境,并把“《流浪地球》引发的价值思考”作为这堂课的总议题。
另外,如果从《流浪地球》影片中表现的“亲情故土、和合理念、坚韧执着”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入,并加上影片中科幻特效,以及制作影片所用到的国外科幻片的高科技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结合,也可以成为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部分“文化创新的途径”这堂课的主题情境,这一点有教师做了相关的尝试。因此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影片,甚至是同一部影片,如果采用不同的切入点和角度去看,所能够适用的政治课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选取适合该课教学内容的电影,通过挖掘电影主题和内涵,从而获得凸显课程核心所在的、有价值的议题。
在中心议题的统领下,我们要利用影片的场景和素材等,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来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获得认识,并主动积极思考。情境可以是电影的宣传片、学生对电影概况的演讲发言、《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传媒或专家学者对电影解读和评论、电影中典型场景的视频剪辑等。这些情境的设置应该是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巧设计和有序展开的,每一个情境下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总议题做一个层层深入的展开和剖析。
在特定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常见的有小组合作探究并选派代表表达观点,以及知识竞赛、辩论、绘画、手工、主题演讲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这些活动是为达成该情境下的学习任务服务的,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思维水平。
笔者在该课中设置了四个教学情境:第一,通过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回顾故事梗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影院方、投资方、导演、演员、观众等主体通过这部电影收获了什么?并通过给出两段关于主演吴京的人物故事:吴京对这部电影的投资和个人零片酬的劳动付出,以及电影获得成功后,吴京获得的投资上的丰厚回报和优秀演员的荣誉称号,来设置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人的价值”。通过这个情境,我们解读了《流浪地球》带来的价值体现。第二个情境是《人民日报》对该片的高度评价的文字材料,根据材料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在中美两类科幻片的对比中体现了中国人哪些独特的价值观?二是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代表发言,学生们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进行了剖析。第三个情境是播放了课前票选出来的学生心目中“最感人”的三个电影片段的剪辑视频,让学生边回顾场景边带着问题思考,分享自己被感动的原因,思考一路上人们的牺牲和奉献给了我们怎样的价值启示。通过这些影片人物的人生选择,来体现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导向作用。第四个情境是本堂课最后一个情感升华点:师生共同提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中设置了两个活动,第一是教师独白,笔者用真挚而朴实的语言表白了自己在十年的教师工作中对正确价值观的感悟和践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着深爱的教育事业,守护和陪伴着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这个活动引起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共鸣和升华,同时创设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契机,所以接下来的第二个活动,是要求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张明信片,写下对未来的自己的期许,自己是如何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成就精彩人生的。
课后笔者对“创设怎样的情境”做了一些反思,面对新高考,我们的情境材料应该要与时代紧扣,顺应高考对国家、社会事件的关注的现实,选取典型情境进行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也可以学习和借鉴高考真题的考查内容和设问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符合高考的要求。一段恰当的情境,加上一到两个思维上有意义有深度、情感上直击人心的问题能让议题式教学真正发挥出魅力。当然我们在教学时要斟酌预设性问题,要问好每一个问题,也要珍惜和利用好生成性问题。对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进行讨论,需要教师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
笔者针对本课例,对议题式教学的开展有两点反思。第一,要以主题情境为载体,旨在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电影”作为主题情境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得到运用,最终也是为达成学科核心素养服务的。笔者在本课例中通过电影情节和人物,表现出解决人类共同命运问题的中国思考和中国担当,致力于培养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和故土情结、激发其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创造;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权衡和抉择,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公民身份和学生角色,提高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勇于承担公共责任;还有尊重自然界及其客观规律,坚忍不拔、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等等。第二,“电影”作为主题情境,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往往依托的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场景和话题,让学生有直观感受,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和提升,但往往在学生的思维训练方面可能会停留在较浅层次,因此从中心议题的命制,以及各环节的研究的问题上,都要注意有足够的思辨性,激活学生的辩证思维,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体现出深度思辨的思维指向。这一点上也是笔者认为在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在反思:在讲授“价值观对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时,为了引导学生在面对生与死、利与义时该如何做出选择,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如果你是刘培强,你是否会把进入地下城的名额让给刘启和姥爷,而主动放弃身患重病的刘启母亲的生命?又是否会选择在事关人类生死存亡之际,选择牺牲自己去拯救儿子、拯救地球和人类文明……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我们在以“电影”作为主题情境的议题式教学中,许多具体的实施策略、流程和方法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和完善,也有很多教学原则需要去贯彻和落实,很多的教学细节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打磨。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思政教师不断前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