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质量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价值实现路径

2021-12-29 14:00:21刘巧琴
科学咨询 2021年36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年报院校

刘巧琴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7)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建立,是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作出的重要举措。[1]充分把握高职院校质量诊改和质量年报的内涵联系,努力挖掘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价值实现路径,对于着力推进教育的“管办评”分离,切实发挥高职院校的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制度概述

(一)“质量年报”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是“国家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履行责任担当、加强自觉自律、宣传发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安排”[2]。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0〕12号)文件的出台,首次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表明“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2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简称年报)已连续发布近十年,年报制度基本建立。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质量年报”)分为国家、省级、院校三级。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则是指高职院校按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编制并上报,对本校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国际合作、服务贡献、面临挑战等部分进行分析,面向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呈现的一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质量年报的编制,自2012年起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率先垂范,到公办高职院校的加入、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的加入、鼓励各高职院校联系企业发布企业年报……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之路逐年扩展,全面铺开。

(二)“质量诊改”制度

高职院校“质量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质量诊改”)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3]

为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切实发挥职业院校的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以及2015年12月《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等系列文件的出台,打开了高职院校质量诊改工作新局面。教职成厅〔2015〕2号文件明确表明:“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

二、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的内涵联系

(一)目标统一性:聚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都是通过发挥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聚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高度的目标统一性。一是实施背景相近,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是国家近年来分别提出的制度政策,都是国家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做出的教育部署;二是实施主体相同,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工作的开展,都是高职院校自主实施,由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教育质量保证主体权利及承担责任,并接受政府引导、支持和监督;三是内容要素重合,质量年报主体框架近年来一直相对稳定,以《2020年质量年报》的基本内容要求为例,《院校年报》应至少包含:“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国际合作、服务贡献、面临挑战等六个部分”,而高职院校质量诊改力图打造包括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系统(“五纵”),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质量直接生成体(“五横”)以及一个人人参与、处处覆盖、实时共享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一平台”)[3]在内的全面质量保证网络。可以看出,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内容要素多有重合,都是立足于高职院校各个主体要素的全面质量建设和整体质量呈现。

(二)形式互补性: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以文件汇报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通过运用数据、图表、案例等一系列表达方式,向利益相关者们进行阶段性结果的静态展示、结束语和分析;质量诊改则是通过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螺旋改进上升,属于动态运行过程。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首先,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对学校上一阶段的诊改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对下一阶段质量诊改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质量诊改的实施为质量年报提供了有力的素材支撑,并对质量年报呈现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有效落实;其次,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不仅是一份院校内部年度质量总结报告,更是一份回应主办方、管理方、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所关切问题的履责报告。质量诊改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螺旋改进增强高职院校内在实力,质量年报则制造一扇大众全面认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重要窗口来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由内而外,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发展。

三、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一)高职院校质量年报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1年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持续编制与发布的第十年。在这十年时间里,质量年报覆盖面逐步扩张,内容体系逐年完善。如今的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在编制和报送的合规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大众对质量年报的价值实现的关注。目前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制与发布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仅满足于每年一度的合规性报送,没有更多关注年报的高质量发布;二是内容分析浮于表面,没有针对年报呈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持续思考和发力;三是与诊改的结合不紧密,部分院校仅仅套用国家和省级提供的内容框架,没有结合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问题没有得到改进和落实。

(二)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多重价值实现路径

1.充分实现质量年报的对外宣传价值

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作为一份向各个利益主体宣传成绩、接受监督的履责报告,要充分利用质量年报这一向外界沟通和展示的窗口,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回应社会关切,展现本校亮点,将质量年报打造成为高职院校一张闪亮的名片。(1)多“听”——关注各个利益主体的需求。不同利益主体对质量年报内容的关注焦点是不同的,质量年报要注重多维视角评价,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与反馈。(2)能“说”——数据要能“说话”。数据是支撑结论的有力证据,基于真实直观的数据呈现、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能增强质量年报的“说服力”。(3)好“看”——内容要吸引人。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如何做到“好看”,除了摒弃浮夸的语言修饰、慎用枯燥的文字说明之外,还需要根据各关注群体的不同特点,善用数据图表、案例、图片等形式来丰富质量年报表达方式,充分展现本校亮点和特色。把握好质量年报的宣传展示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众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扩大高职院校影响力。

2.全力把握质量年报的对内自省意义

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编制与发布的另一层重要目标,是为推进高职院校的自主保障、自觉自律意识。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依据上级部门通知要求进行编制,向上级汇报,并在高职高专网、学院官网以及其他官方渠道对外发布,其一系列对外展示的动作反而容易使人忽略质量年报之于高职院校的“内省”意义:质量年报既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高职院校要借助质量年报编制工作进行全方位、规律性自我诊断,通过对学校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总结、深度剖析,形成清晰认知、开展科学规划、加快学校发展步伐。(1)求“真”——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质量年报要保证所有数据呈现的真实性和分析的客观性,先求证后运用,前后文内容能够相互佐证,今年数据和往年数据要有连贯性。充分利用质量诊改数据支撑,切忌数据造假,拒绝数据“优化”。(2)多“思”——正视短板,总结反思。重视质量年报的每一个客观分析结果,不避重就轻,直面问题思考针对性解决策略。同时,质量年报要具有前瞻性,把握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比较同类院校发展差距,加强质量意识,加快高职院校发展。

3.积极发挥质量年报对高职院校诊改的促进作用

质量年报制度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质量年报和质量诊改的目标统一性和形式互补性的内涵联系,要充分发挥质量年报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促进作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搭建好诊断框架,便于全方位把脉。质量年报在保证合规编制的前提下,将上级文件要求与本校诊改实际结合起来,理顺年报逻辑结构,在质量年报的整体架构中体现本校全面诊改内容和思路。其次,要针对具体问题,指导实际改进。充分利用质量年报的“面临挑战”部分,将对高职院校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的探索与日常诊改工作对接,通过实践,使实质性整改意见真正落地,发挥出质量年报对高职院校质量诊改工作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年报院校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中国盐业(2018年23期)2018-03-30 01:29:30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6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