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路径探究
——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2021-12-29 13:30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高职

陈 蕾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界定与意义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是近些年来本科院校对于辅导员工作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的全新探索,但是从高职院校的角度缺少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以达到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一)辅导员工作化模式的内涵界定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 中提到“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进入21世纪,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辅导员工作课程意指是从教学的角度,将工作的内容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1]。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是从教学的角度定义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用课程的形式设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教学的标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行为,用科学的方式界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实绩,这不仅可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角色,同时能够优化学生管理的工作方式,更深入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达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的。这种创新的工作模式有助于辅导员明确自身定位,同时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都有着极大的帮助[2]。

(二)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更规范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在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多、琐碎,如果将其采取课程化的模式,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有了一个更广阔的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要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整合为一门课程,内容涵盖学生所需,严格遵照上课的要求和纪律,确保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全面的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使管理与育人更紧密结合在一起。

2.有利于激发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和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辅导员总是被认为是“边缘人”,是谁都能做的“万金油”式干部。因此,有一部分辅导员个人工作成就感不足,工作投入精力很少。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激发工作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活力,促进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3]。

3.有利于提高在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专业各不相同,甚至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专业,学科知识比较单一,学生工作能力与水平倾向于简单的说教,不够灵活。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有助于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展开科学、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将零散的知识化零为整,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充满生动性,并在授课的过程中易于让学生接受,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对其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过程。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有利于明确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便于实现辅导员“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需要,是辅导员获得职业声望和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学情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以下特点:

一方面,他们尽管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活动能力比较强。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的主动性差,对于文化理论知识不是很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尤其目前在校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个性过于张扬,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但也由于过度注重自我感受,存在不顾及他人的特点。

另一方面,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自信心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不是独生子女,父母从事务农的工作,经济来源有限,教育程度较低。因此这样出身的孩子,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尽管希望老师看到他们的优点,但是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常常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很多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沟通问题等等,出现不能约束自己、不服从管理等现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有助于从高职院校具体学情出发,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将知识传授、管理意识、案例分析融于一体,在固定的时间里及时地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

(二)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的现实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中强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有助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增强自身的教师身份认同,获得自身的认同感,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避免出现职业的倦怠期,真正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4]。同时可以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单位对辅导员本身的重视,落实他们的待遇问题,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实现。

(三)打造高职院校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团队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指根据社会分配工作的不同标准所对应从事的工作的不同标准,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关于职业品行和职业地位的过程;专家化是指辅导员熟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并熟练掌握理论和规律,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教育艺术的专家型辅导员的过程。由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学历参差不齐,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很多人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导致辅导员队伍存在专业性差、流动性大的问题[5]。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辅导员职业化是实现专业化、专家化的基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是辅导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预期事业感的关键机遇。只有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以达到实现专业化、专家化的目的[6]。

三、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索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创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重要路径,有助于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其实施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的设定是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基础,必须紧紧围绕辅导员工作的对象,以及工作职责,结合具体实际,对工作内容按照课程的形式进行规划和设计,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6]。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建立基础课程体系,该体系应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引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党团建设、资助与服务七个方面。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特点,立足本校实际,依托上述内容,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灵活的设计[7]。

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顺利实现,通过认真地撰写教案、认真地备课,辅导员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创新性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针对具体的工作对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辅导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二)搭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学术团队

搭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学术团队是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重要举措。搭建这样一支团队需要制度、人员、场地三方面作为支撑:一是选择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引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党团建设、资助与服务七个专题内容,下设七支学术团队,针对各个专题进行细化和深入的研究,全面筹划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二是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如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岗位业务相关的培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功底,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三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对不同群体进行详细定位,拓展授课样式,进行分类授课,贴近学生特点,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8]。

辅导员学术团队的搭建,一方面有助于辅导员从自身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通过学习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摆脱一直用老经验、老办法处理学生问题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之间的交流,达到实践全面提升自身工作素养的目的。

(三)开设“悦·听·慧”课堂,与学生面对面

根据我校的学情特点,依托《大专院校学生对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了解》调查问卷,在本学期的选修课中开设“‘悦·听·慧’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专题教育,课程内容根据问卷中“广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意愿”进行设定,采取了PPT授课的形式,课堂效果良好,实现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初始建立。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地接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内容,相互交流,使辅导员工作能够“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另一方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分阶段、有步骤地在思想、心理、行为上充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9]。

(四)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监督机制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要求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1.学生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辅导员的满意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效果。每个学期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满意度调查,通过数据统计的比对和分析,针对满意度较低的辅导员进行约谈,充分了解产生满意度指数较低的原因,指导和监督辅导员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2.专家点评、辅导员交流互评

在教学过程中听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及时更新、改进教学内容和技能;定期组织辅导员交流会,大家互相交流课堂情况和工作经验,及时改进不足,共同进步,促进辅导员工作技能和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3.绩效量化考核

根据每学期的上课情况,实行“个人总结—学生评议—学院考核”的三级评审制度。辅导员对照课程教学大纲,对自己的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提交佐证材料;各院系组织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课程化模式学生满意度测评,满意度分值由辅导员管理相关部门进行设定;院系课程化模式学生工作负责人依据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过程进行考核,确定院系考核结果;将最终考核结果上报学校主管辅导员相关部门。

4.酬金发放

将辅导员工作以计酬的形式加以体现,更好地体现辅导员所开展工作的多少与实际效果,会极大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0]。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