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改革试点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2021-12-29 13:30张元铮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试点

张元铮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45)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开放试点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蓬勃发展。国务院经反复审议,于2019年2月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对职业教育证书制度进行探索并对国家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实施制度进行研究,提出建立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复合型和非技术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体制改革,借鉴推广国际高等职业教育证书培训的实践经验,制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培训管理实施办法,启动1+X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职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制度原则是一种基本法则,必须严格执行。“1+X”中的“1”代表的是学历证书,“X”则是对目前的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统称。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重视德育、培养人才,同时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工作者和具有专业技术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的主渠道。1+X证书制度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全面反映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质量,其在党和国家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1+X证书的颁发凸显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加强高校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教育体系设计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改革的意义

(一)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措施

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改革,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体制,实现高效优质就业,是新经济时代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1]。随着我国新一轮产业科技创新革命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适应性、契合性和前瞻性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颁发现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导职业社会化认证机制建设,加快职业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优化改革,有利于不断增强职业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培养一批复合型职业技术与新技能创业人才,拓展现代就业技能与创业人才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技能与创业人才队伍,为每个人提供认识就业、成才的渠道,从而培养和发展职业人才。

(二)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改革是是企业加快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实施1+X证书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调动高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牵头高校创新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管理模式和质量评估管理模式,深化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等综合改革,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培训与应用相结合、长期化应用与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监管与国家职业培训政策并重的法律管理责任,开展高强度质量标准的职业社会力量培训[2]。

(三)1+X证书制度实施试点改革是探索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

职业技能业务等级证书既是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证明,也是专业学习成绩的合格证明[3]。加快实施1+X证书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推进职业教育进入国家“信用银行”。总体制度设计与加快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框架有机衔接,顺畅衔接科技职业技能高级人才职业成长促进渠道。

二、深入研究1+X证书管理制度,推进校企三方合作管理机制

(一)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

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的总体设计和最终实施战略蓝图。做好1+X证书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首要任务和重点任务是使相关专业的教学技术标准与国家最高水平职业技能标准实现无缝衔接,要对相关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分析,研究针对符合国家最高职业技能水平标准的职业能力考核要求、标准实施内容和考核实施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的关键技术要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科学人才定位,如职业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条件和规格、毕业岗位要求等。我们以传统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教学并重的新教学理念重构了“1”与“X”两个专业培养方案的深度交叉整合,优化了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了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公布的几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标准学时,中级职称证书专业占很大比例。完成一门职业技术能力水平目标人才培养课程需要100~160标准专业学时,同时试点相关专业需对现有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确定已直接纳入专业教学。今后可在专业教学中直接完成的每一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标准学时,再将每个标准课时内容直接转化为1~2门试点专业(含核心)专业课程,或纳入试点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或直接转化为若干专业教学内容模块,或纳入绝大多数试点专业(含核心)专业课程基础教学内容,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

(二)探索研究培训“新”方法

深化复合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评价标准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职教二十条”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如何有效促进技能教学与技能认证职业资格培训的有机衔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是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重要关键[4]。试点技工院校应设计技工教学组织、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培训流程一体化,做到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翻转课堂、混合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其他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模式,探索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新型专业教学模式,重构适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职业技能培训流程,提高复合型职业技能学习效率和技能培训质量。特别是对技术技能类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不能掌握和完成的新技术、新生产工艺、新管理标准等专业教学内容,或现有专业教学条件无法保证的,通过校内外集中培训、学校和社会质量评估机构组织的在线学习培训,或企业复合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专兼职结合“新”队伍

开展1+X职业技能证书等级制度试点,要求企业准确把握1+X职业技能证书等级制度的先进理念,深入学习国家职业技能水平标准,并做好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的整体顶层设计,建设一支适应新专业技术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教学与创新训练队伍。一是继续加强专业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专业带头人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对1+X证书制度新教学理念的探索和学习,准确把握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发展背景和意义、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等级证书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并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带领我们的专业队伍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证书制度试点等工作,制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二是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教学综合评价能力,通过制定职业技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制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等级标准,对专业技术骨干教师培训队伍进行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5]。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教师的培训和聘用,引进职业技能培训评估机构组织的教师或其他行业培训,培训企业的兼职教师,优化职业技能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骨干教师培训队伍的教学和考核培训能力。

(四)校企合作“新”途径

“职教二十条”中明确提出,负责颁发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编制国家职业标准教材,进行信息化培训和教学评价的机构,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化,并顺利完成国家职业标准课程教材的编写;具有培养教学专家、师资队伍和资金实力优势,5年以上培训、教学业绩优秀的院校可优先考虑[6]。需要参加国家试点信息化培训教学评估的机构,必须具备先进的评估标准、高质量的信息化培训教学资源、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和丰富的信息化培训教学经验。试点专业培训机构要会同信息化培训教学评估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开发优质信息资源,培养一批创新型教学培训管理团队,并建设开放式资源共享信息化培训基地,探索多元化试点专业发展交流与合作,提高试点专业教学与信息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拓展社会服务“新”维度

“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开展毕业生和社会组织全体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依法取得多项职业技能和等级证书的学校和社会团体成员,支持按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和学习类型免修职业技能课程,学习完职业院校规定的课程内容,依照法律、法规取得职业教育毕业证书[7]。这为学校和社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学校和职业技能证书和等级培训释放了巨大的政策和社会红利。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和水平的培训。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估机构的交流合作,拓宽其为社会成员就业服务的定位,提高为社会成员就业服务的能力。其中一个重点是积极深化行业与校企的交流与合作[8]。面向高等教育行业的企业和技术人员,采取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多种形式,开展一批职业技能和层次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累一定的学分,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试点建设,优化校企合作机制的深入研究

第一,坚持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和杠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试点院校是窗口,培训评估机构是跳板,校企合作机制是平台。要把“X”证书的内容纳入学校和学生的日常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培训课程、实习考核、毕业鉴定等环节,使学生在校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要学会社会最认可和最需要的求职技能。国家一直以来提出的毕业就是就业,用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职业人才,已不再是空谈。

第二,培训评估机构对“X”证书技能的考量应符合社会和企业的整体需求,关注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以技能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这是推动1+X技能培训的前提[9]。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机制是学生毕业后成功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抛开传统的校企人员,企业只依靠“1”的理念,为学生在“X”中寻找更多的可能,采取更符合社会普遍需要的策略,调整1+X证书的校企合作机制势在必行。

四、提升1+X证书含金量,全力保障1+X证书制度推行

作为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进程的排头兵,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把控证书的质量,确保“X”证书的实用性、基础性以及社会认可度,打造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路线,为其终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对于1+X证书制度推广,只有具备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才能全面提升其推进速度。

(一)证书入校“严”把控

作为管控“X”证书入校的第一关,各类高职院校如果让高收费、低认可度的各类技术型“X”证书进入到校园中,一定会对“X”证书的含金量产生影响,从而冲击到1+X证书制度改革的进程。所以,高职院校要对即将进入院校的各类“X”证书以及其背后的合作企业进行认真负责、多维度地筛选和资质把控,避免出现低质量证书泛滥、学生为了考证而考证的不良现象。

鉴于1+X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推行1+X证书的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在证书的立体性、完整性、科学性方面要建立一条全链条化的质量管理、跟踪以及反馈机制,将学生的培训情况、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各类学习难点及时地向学校及培训组织、合作企业进行反馈,促进学校、培训组织、合作企业对1+X证书专业技能体系的标准完善,从而提高1+X证书的整体含金量。

(二)培训质量“严”控制

1+X证书培训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多维度、全方面的综合性,作为1+X证书制度培训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对培训的具体内容以及实践中的培训方式进行严格的体系设计。首先,要将高等职业院校与培训教育评估机构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10]。高职院校要以学校为培训主体对整体的培训、教育内容进行前期规划以及对课程标准的质量进行把控,让各类技能培训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并行发展,同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扩充培训课程内容,使得“X”证书的培训体系多维度开花结果。其次,具体负责每项证书培训工作的教研室主任或各层级骨干应该时刻关注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时刻与进行热点行业培训的第三方企业进行沟通,不断修改、完善本专业相关的“X”证书技能技术实施方案。同时,每一届的培训工作,负责人都要参与到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来,适时地掌握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积极应对学生在培训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个全闭环的教学结构,确保参训学生可以在其间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以及行业要求的各项标准。

(三)证书结业“严”收尾

作为1+X证书培训的最后环节,证书结业工作体现1+X证书体系认证质量管控的重要作用。完成1+X证书培训工作的教师及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完成了其在校内对该行业的孵化工作,具备了从事该行业的相关资质。所以,在证书结业的关键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更应该对1+X证书培训的理论及操作考试进行严格的把控。首先,在考试设置方面,一定要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及时与行业动态结合,设计出实施有效的考试内容。其次,在考试流程方面要严格执行专业级考试标准。同时,适当提高操作考试比重,让熟练或有技术天分的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理论分数,不让任何不合格的学生通过考试,也不会让任何有天赋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试点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