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研究

2021-12-29 13:30杨秋秋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思政理论

徐 可,杨秋秋

(1.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商丘 476002;2.郑州财经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我就思政课建设多次讲过意见。我对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调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1]当前疫情冲击下,逆全球化进程加剧同时也提升了地缘政治的巨大风险。西方社会随着抹黑中国的“人权论”“威胁论”“崩溃论”“污染论”之后出现了新一轮的“病毒论”,我国在针锋相对进行驳斥与回击的同时,还应根据疫情动态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新苗头和新趋势提前预判和采取应对措施;而在高等院校中加强国际贸易课程思政建设就是一项曲突徙薪的长效机制。

一、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紧迫性与现实性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为此,我们应统筹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筑牢我国对外开放和意识形态的安全底线,从全球视野来捍卫国家利益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和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年4月又再次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由此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抓手。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当前更有必要将国际贸易的“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之中,这是因为“课程思政”从根本上说是对青年学生价值体系的重塑与强化,助其对现实中复杂选项做出的符合价值取向的重大抉择。

在当前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与全面对峙的形势下,诸多所谓的“专家意见”纷至沓来,国际社会抹黑中国的噪音和杂声也随之涌现;而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因而容易被“新奇”的观点所吸引,从而滋生形形色色的歧义和偏见。因此,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结合形势与政策的讲授植入“国家总体安全观”理念,并以“课程思政”的方式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就成为强化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应直面国际社会上的“塔西佗陷阱”①,根据当前复杂多变的事实还原真相并深度剖析,以“中国叙事”应对国际舆论噪声进而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护基础上维护“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②成果及国家利益。

党中央、国务院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将国家总体安全观、形势与政策列入思政课程体系。这对经济类本科生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来说既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又是一项以树立“四个自信”为目的的“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近年来,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较快且深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呈现与展示,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相关教科书大多只讲述西方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却没有及时汲取新时代新内容。我们课题组对河南省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6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65%的国际贸易类教材没有编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85%的教材没有讲解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显然无法满足当代现实的要求。除了教材陈旧,国际贸易教学中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只重原理讲述而缺乏中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历史的贯通与比较。我们随机抽样发现,仅有3%的学生知道乾隆皇帝和华盛顿是同时代人,这种缺乏比较分析与融会贯通的教学意识其实是助长“历史虚无主义”的温床。调研中还发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两张皮”现象突出,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又表现为“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相互脱节。这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尤其典型——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所蕴含的“价值理性”,从而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规范分析,将复杂问题通过“模型化求解”转化为片面追求均衡、利益、效率、规模等“数量目标”。这又进一步产生了教学上的连锁反应:

一是理论分析受限。当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无法反映现实矛盾与复杂的利益关系③,许多教学内容例如“比较利益”流于公式推理和逻辑形式,从而成为“黑板上的经济学”④。

二是教学手段单调,尤其是课堂教学采取“主客式”的灌输讲授,无法针对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展开思辨与启发性讨论。

三是评价体系偏差,只关注教师对知识讲授与技能传授过程中的“细节量化”,反而忽视了对教师政治立场、价值观念与人文情怀的总体性考核。

也正因为上述问题,国际贸易唯有通过“课程思政”才能够彰显其所固有的“历史观”“发展观”“国家观”等“新三观教育”功能。“历史观”是指讲授欧亚古代商业历史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当前推进情况进而填充国际贸易理论中“历史虚无”主义留下的空白;“发展观”是指讲授“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中“共商共建共享”“包容性发展”“共享发展”理念进而矫正西方经济学“理性自负”的偏颇;“国家观”是指讲授中国当前复产复工对疫后世界经济复苏的巨大贡献,进而凸显中国超大规模的国家治理优势。

可见,在国际贸易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国际分工格局变迁对大国崛起与竞争历史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中西方贸易优势的全方位对比分析,能够对中国和平崛起产生由衷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全球扩散局势下,国际贸易的课程思政成为构建“四个自信”的有力抓手:一是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方案的比较中树立社会制度自信;二是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贸易增长的比较中树立发展道路自信;三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比较中树立理论自信;四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当代推进与历史回顾的今昔比较中树立文化自信。

国际贸易的课程思政表明,“四个自信”不仅能够融入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全过程[2],还能以中国当代具体实践充实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这在疫情冲击之下更具有现实性和说服力。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关键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逻辑线索与理论脉络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之处在于通过专业课程的“显性教育”兼而达到思政课程的“隐性教育”目的。为此,要将国际贸易理论嵌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过程中梳理其中的理论内核,进而揭示出“课程思政”的逻辑线索与理论脉络。

西方经济学肇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的以国际贸易为主要论题的“重商学派”,在随后古典经济学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例如有关粮食进口问题的《谷物法》争论在英国就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3]。尤其是在李嘉图之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相对优势理论又深度融入古典经济学原理之中,成为更为一般性的市场原理的基础。国际贸易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形成与流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导致了当前国内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科书在理论结构上无法摆脱西方学术传统的思维定势。试图把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还原为简单的图表或模型并以“静态均衡”“边际分析”为方法论,难以针对实际变化得出总体性结论。

因此,当前国际贸易教学中迫切需要在“专业思政”引领下实现教学范式的转换。“专业思政”的出发点不是“政治正确”而是“实事求是”,其关键在于对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前提与社会条件进行对比,进而对“中国制造”的“相对优势”进行反思。马克思曾说,理论是否正确取决于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此在“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这种理论的产生背景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而当前国际贸易理论大多深嵌于西方经济学狭隘的学科框架之中,这样就容易遮蔽了理论应用的社会前提与潜在的条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方法论予以矫正和纠偏。

国际贸易分工格局成型的背后是“大国兴衰”的角力博弈过程,这也是国际贸易理论史背后的历史真相。一百五十年前的德国出于和英国的“工业竞赛”就诞生了反对“世界市场”的“李斯特经济学”和最早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又以新的事实不断重复历史现象。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应凸显历史观和发展观的主线才能够正确阐述“中国崛起”的条件与原因。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中国崛起”的优势归结为“价格优势”“相对优势”,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后发优势”“潜在优势”“整体优势”,这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和唯物辨证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予以补足。

因此,国际贸易教学中应讲明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背景、政策取向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而为“课程思政”做好进场准备。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应围绕“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话题进行学术阐释,以“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对中西方的历史环境、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制度进行辨证分析,通过学术上的“以理服人”进而实现“隐性”的“思政融入”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国际贸易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预期目标的理论路径与教学经验。

三、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鲜活案例与思政元素

“灾难是最好的教科书”⑤,我们利用疫情冲击与世界各国的应对策略所提供的鲜活素材,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强化教学中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最好的老师”[4],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是将专业课程嵌入“思政元素”的最好时机。

一是当前疫情加剧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动荡⑥,促使我们以“稳外贸”和“保产业链供应链”来加重国际贸易中的“压舱石”。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增强我国自主控制能力?为此应首先明确中国是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压舱石”。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而且也是全球化坚定的维护者。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布雷顿体系—牙买加协定—石油美元—广场协议”的章节线索也是美元演变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过程,对此应围绕“特里芬悖论”⑦展开讨论进而分析“美元霸权”所导致的各种冲突与风险因素,以九十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中得出的历史经验将当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与汇率风险联系起来,针对“美元霸权”引导出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的重要意义。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还应强调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统筹考量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跃居榜首⑧,“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⑨的建设将继续强化我国广阔内陆腹地与东盟之间的要素联系,这种“双循环”格局对维护全球化多边贸易合作具有标志性的参照价值。

二是当前疫情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兴起,促使我们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对国际贸易课程的理论重构。当前国际贸易课程中的专业理论部分是按照“绝对利益—相对利益—资源禀赋学说—里昂惕夫悖论—当代解释”的演进线索进行讲授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每个国家都根据自身的禀赋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这样生产成本越低、出口价格越便宜、竞争优势也越强,就不会出现商品价格低廉反而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当前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何以如此?必须对西方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学说的理论结构、前提条件、模型假设进行反思才能够找到答案。如果我们从新古典经济学“相对价格”转向古典经济学“绝对价值”的理论框架,就会发现:“剩余价值”是解决这一理论难题的入口。当代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国际分配理论从“中心—外围”的视角已经揭示了贸易摩擦背后的理论真相[5]。例如一些学者醒悟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中美贸易战则提醒我们在战略上应当扬弃比较优势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6]

三是当前疫情加剧了国际地缘政治的复杂变化,促使我们在国际贸易课程中植入国际政治领域的形势与政策。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大国优势以应对复杂局面?首先,应结合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实践,讲授我国的外汇储备、回旋余地与战略定力。其次,应结合疫情国际联防联控状况讲授我国抗疫“总体战”的大国担当以及“复产复工”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维护保障的“压舱石”作用。再次,应结合国际贸易体系中TPP、CPTPP、TIPP、RCEP的最新动态⑩和我国不断推动国内自贸区建设的趋势⑪来讲授“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以及中国在推进全球化经贸多边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高度和疫情国际联防联控机制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欧美日韩等国疫情防控措施才能够深入领会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价值[7]。

四是当前疫情加剧了西方民粹主义势力的抬头,促使我们“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国际舆情中的反华噪声。如何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据理力争?为此可以围绕抹黑中国的各种言论包括“盗窃知识产权”“工业间谍”“经济恐怖主义”“极权经济”等逐一进行分析,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感知中国为什么会“越骂越强”的道理。同时以国际贸易中的“碳交易”“碳关税”为切入点,讲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中国主张”:首先,碳排放与大气污染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因而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其次,应协调统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三者关系,进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再次,促进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有助于解决气候问题。最后,技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不难理解,气候问题与病毒问题都具有“跨国界”的公共性,仅凭“某国优先”不仅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反而会因“以邻为壑”导致问题的恶化与升级。我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引导“基础四国”⑫应对“中国污染论”的方式方法与成功经验在当前尤其值得借鉴与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8]当前疫情冲击下各国的不同反应为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教学材料,因而不容轻易错失和浪费。国际贸易课程思政也只有利用当代鲜活案例与素材才能够完成“八个相统一”⑬,进而释放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青年学生只有在现实基础上经历过理性反思所树立的“理论自信”才能够笃定不移。

四、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与基本要求

近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主持召开了七次社会各界的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格局、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新局面做出最新阐述。这些系列讲话一以贯之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强调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在“六稳”“六保”任务中加深对“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而树立对我国超大规模的国家治理优势的理论自信,这也是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与指导原则。

2020年8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拐点,货物进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的累计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都实现了“由负转正”⑭,国庆假期刚刚过半,国内出行人数已达到5.5亿人次⑮。这表明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已经率先复苏并领先一步,其背后依靠的正是万众一心的抗疫力量和超大规模的国家治理优势。为此,课程思政要将这些事实和数据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以避免空洞抽象、概念标签和口号泛化的教学方式。而国际贸易的课程思政更具现实性的示范意义。这是因为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就是西方近代国家竞争历史背景下的学术工具,而疫情冲击导致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更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9],加之大国竞争导致国际产业链重构重组并形成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贸易理论不仅关乎经贸规制与话语权,而且还成为意识形态的斗争的焦点领域。正如习近平主席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中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为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从“理论—政策—课堂”“三位一体”地构建国际贸易的课程思政,这具有增强“四个自信”以防范外部风险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意义[10]。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因素、多变量、非线性的复杂性现象,这种复杂性不仅来自于疫情冲击造成的事态多样性,同时也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以及相互认同与感染程度。因此,直面现实问题保持理性分析和反思意识,摒弃简单思维与抽象说教,“依据事实”且“以理服人”是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两项最基本的要求。

注释:

①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所著的《塔西佗历史》中说:“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之后被引申成为一种现社会现象。

②即中国主张在贸易便利化、公共卫生健康、知识产权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免关税免配额待遇等方面先达成一致。

③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存在诸如“里昂惕夫悖论”“特里芬两难”之类的无解矛盾。

④科斯称西方主流经济学为“黑板经济学”,讽刺其只注重抽象的演算而忽视现实的经济现象。

⑤河南省教育厅近期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发起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

⑥例如当前美国原油期货剧烈下跌导致中国银行“原油宝”投资者巨额亏损。

⑦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最早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美元流出美国并不断沉淀导致国际收支的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是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保持长期顺差。两者之间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⑧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5941.1亿元,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⑨原名“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即“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海联运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通道。

⑩国际多边合作自贸区呈现出“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犹如“意大利面”一样纠缠不清的竞合状态。

⑪9月21日国务院又批准了北京、湖南、安徽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方案。

⑫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前夕,印度、巴西、南非代表曾齐聚北京共商其基本立场,故称“基础四国”。

⑬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八个相统一”。

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0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009/t20200915_1789617.html。

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http://v.iqilu.com/jcdb/ysxwlb/202010/06/4846556.html,2020年 10月6日。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思政理论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