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李有权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创业基地的建设让其有了展现的空间,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环境制约着创业的实施。资源有限,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致使他们的一些创业点子在落实中遇到困难。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同学的创业热情爆发出来是高职院校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从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谈一谈高职生创业问题。
创业指导是知识与技能交叉的学科,其所表现出的综合性与专业性要求教师掌握相应的实践经验与技能[1]。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是从一所学校跨入另一所学校,缺乏对行业亲身了解的机会以及创业实践经验,所能够为学生创业的提供的帮助停留于理论层面。在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教师对典型创业案例的讲解缺乏生动性,难以帮助学生把握创业关键点。这样的创业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是纸上谈兵,他们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将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团队所发挥的群体智慧,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单一,限制了群体智慧的发挥,难以实现对师资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就当前而言,专业教师多为思政课程教师和学生处教师兼任,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发挥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在创业指导方面的优势,但是其他学科教师的缺席为创业教育内容造成难以弥补的短板。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背景、教学经历、知识积累的相似性,难以实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其次,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偏年轻化,这些教师头脑灵活、干劲足,但是这种年龄结构的单一也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因。
为了激发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普遍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制度。教师工作考核多以学年和学期为周期,缺乏对教师工作过程的监督与考核,对教师的激励效果有限。其次,考核周期长也就决定了考核标准难以细化,考核表难以完整体现教师工作。这种情况下,考核制度对于创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1.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引入新的创业教学理念,增强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指导老师的指导能力培养。
2.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从学生层面而言,要大力宣传高职生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促使学生积极配合创业指导教师工作。从教师层面而言,强化正向激励制度。对于创业指导教师所作出的成绩与努力给予肯定[2]。
3.加强指导老师的企业创业能力培养训练。鼓励创业指导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操作,以促使教师对行业发展形成比较深入的了解,促进创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开展。
4.优化创业指导老师筛选、面试录取和考核工作,签订创业指导老师责任保证书,形成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5.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的创业交流咨询室。安排创业教师轮流做创业政策及创业困境的解惑,提升学生的创业勇气及动力,并做好创业基地的创业批次轮流进驻的方案。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和指导老师作为重点研究与实践对象,一方面调查高职学生目前创业情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中希望得到哪些知识方面的指导和已经创业学生目前遇到的指导困境,研究找出高职生需要指导创业的特点及规律[3]。一方面调查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老师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并修订制定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的规章制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为就业工作减轻压力。总结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经验如下。
1.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面向就业的高职教育而言,强化学生创业指导,是应对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创业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和时间的投入。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创业指导服务质量的直接因素。这一直接因素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保障条件,因此建立一套完善有效且有实质性帮助的服务保障体系,是对创业指导教师工作效果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保障与支持:第一,政策的支持。高职生需要学习多门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而且对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这就导致其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创业手续的复杂性、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其需要占用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排上,高职院校需要向创业活动倾斜,比如为其“开小灶”,灵活安排面授、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保证其学业创业两不误。第二,资金的保障。资金问题是学生创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资金不足是严重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难题。要保证高职生创业项目的顺利启动以及后续运行,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广泛吸纳创业资金,并为其专门设立专项创业实践基金,从而做到专款专用。此外,也可由指导教师或系部进行资金资助入股,这种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2.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依靠学校,企业的参与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教师在创业理论和教学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这是需要进一步发扬的地方。同时,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师资建设也应看到教师在创业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加强校企合作,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对此加以弥补,让学生创业少走弯路。
比如,让企业参与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首先,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和发展意愿进行调研,而后拟定合理、适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职业规划与意愿,在创业指导教师的管理方面创建人本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和计划,要保持一定的可行性,保证培养内容与标准对教师的挑战性。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为教师提供实践的场所以及制作案例的素材。其次,根据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建立正激励制度,并将评价标准进行细化。根据短期培养目标与长期培养目标的不同,为对应的评价周期拟定个性化评价标准。从短期培养目标层面而言,可以对学生创业阶段进行划分,而后以学生创业情况来评价教师指导工作效果。从长期培养层面而言,可以将学期以及学年创业指导贡献纳入到教师评优、职称评定考核中。
3.建立教师合作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生创业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局限于校内的创业指导教室队伍的建设,要加强校外的创业指导教师的建设,并探索出一套合作的机制,教师多到企业进行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创业思考以及创业指导能力的培养。首先,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应该是教师发展的管理机构,以及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的部门,为不同学科、职务的教师构建合作平台。随着职业教育定位的逐渐清晰,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内容与目标更为务实。创业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创业方面,高职生具备技术与专业优势,高校教师的角色和职能都应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日常授课和学生管理中渗透创业教育。教育合作平台与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各门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对接。各位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彼此教学优势,促进了各门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质量的提升。其次,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应该促进专业教师与企业精英之间的合作,为其合作搭建对话平台。企业精英在实践与经验方面的优势是难以比拟的,但是其却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与教育经验,而高职教师与之恰恰相反,二者之间在创业教育方面是具备合作基础的。高职院校以邀请企业精英加入教研小组和创业规划书可行性研究的形式对高职生创业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指导。
4.优化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将“善治”理念落到实处,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为高职创业指导教育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高职生创业成功,激发教师进行创业指导的激情;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拟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创业指导教育,将其有机融入院校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中;再次,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赋予各位教师充分的发展自主权,让其根据个人发展目标和院校发展战略规划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在创业指导方面的发挥;最后,为教师发展提供资源共享、学术价值为基础的框架,促进不同岗位教师之间的协同发展,加强对个体以及不同类型合作团体的管理和激励,促进教师自我实现。
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有,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这些能看到,学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是一步就能到位,也不是只靠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创业实践指导师资队伍是艰苦而系统的事情,牵扯到很多方面的情况,比如政策、社会氛围、个人经历及个人精力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要想建设好高职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在建设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的优秀建设经验来拓宽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