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璐
(丽水学院学生处,浙江丽水323000)
“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兴起于20世纪,经历了萌发、发展、成熟三个阶段。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学说被认为是“三全育人”的理论依据之一[1]。1950年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口号,演变为后来的“三育人”[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为“三全育人”进入中国梦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与政策安排。与此同时,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有利于提高高校“三全育人”配置资源使用效率。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三全育人”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大数据技术与思维在高校“三全育人”领域的运用。
“三全育人”内涵丰富,不仅具有理念引领和实践导向功能[4],也是面向具体实践、强调参与的过程。目前,“三全育人”体系在理念认知层面和实践运用层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社会认知氛围未形成、教育内容融合性弱、教育形式单一等。
“三全育人”涉及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环境等内容。而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教育形式与教育技术的多样融合性,造成了“三全育人”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从“全员”视角看,“三全育人”预期影响的群体大,而涉及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主体所遵循的规律又存在认知的差异,“全员”参与广度与深度不足的现实问题普遍存在。从“全过程”的角度看,无断点的持续流程还未建立,以政策和考核机制解决时强时弱、时连时断的不稳定现象是时下的必然需求。“全方位”指向的是“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一体化育人格局,目前还存在点对点、面对面和主体对主体之间的同步性和融合性弱等问题。由此可见,高校“三全育人”存在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资源的同步性弱的问题。
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断进行着积极或消极的信息交流与交换[5]。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信息选择、分析和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要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协作,同时也要依靠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其对精准度和灵敏度的诉求与难点。我们可以从教育主体与客体边界模糊化、教育内容供给多元化、教育客体个性化等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
1.教育主客体边界模糊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技术、APP应用、社群平台等开拓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场景,一方面减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使得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日益瓦解,教师的“话语霸权”也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学生极易接触到除课本以外的知识和领域,减弱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2.教育内容供给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源渠道的增多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不可控的问题。一方面,分属不同国家、政治群体和话题体系的互联网企业同时进入互联网教育领域,在挤占教育内容与空间的同时,在为不同的利益群众发声,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湮没。另一方面,信息的快速传播,让网络发声的群体空前扩张,这些信息的供给渠道多样且内容杂乱无章,极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3.教育客体成长个性分明。90后、00后的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而网络文化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信息的优良性与劣质性同在等特征,不仅塑造了大学生感性、幻想、浪漫、直觉式的精神特性,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考验。比如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在促进数字资源服务普及,拓展大学生思想空间的同时,也在塑造大学生更加鲜明的个性。
可见,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三全育人”的影响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关键在于怎么运用优质的教育素材培育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运用能力去推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大数据的运用,而大数据与三全育人怎么建立正向的关联,如何发挥数字生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性影响,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大数据是一场颠覆社会关系的时代革命,对关联人与资源、促进数据资源转化、进行社会关系的优化重塑等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目前,对大数据的内涵并无统一界定,但是普遍认为,大数据是一项技术,一种手段,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因素[6]。在“三全育人”这一实践领域,大数据的运用前景比较广阔,并且也有相应的逻辑关联性。首先,大数据可以引发“三全育人”思维方式的变革:由抽样样本转向全样本思维;由模式化、标准化转向兼容并包多样化思维。其次,大数据能推动“三全育人”方法论的变革,提供了以量化和实证性研究为特征的新研究范式,可以更精准地评价和修正教育效果。第三,大数据扩展了“三全育人”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领域、新主题和新内容,有助于思想政治价值的有效传播,提升青年学生成长的有效性。
“三全育人”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而“人”“时”“处”反映的是教育的多维特征,并且每个维度的正相交关系构成了教育的全貌。从“三全育人”的现实进路看,是在梳理、整合、汲取不同领域、学科、层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激活和再分配的流程,体现了跨界、整合、融合的理念。不论是理念还是进路都体现着“三全育人”体系的多源、立体和学科交叉性。而大数据本质上就是多源异构,体现着数据交叉、方法交叉、知识交叉、领域交叉、学科交叉。由此,“三全育人”和大数据在自然属性上有高度一致的契合之处。
“三全育人”体系是由育人主体、育人载体和育人过程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落脚点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基础与保障,全过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和全方位的布置,全方位需要全过程的介入和全员的主动自觉参与。也就是说,“三全育人”体系是一种跨域关联的体系。而大数据则表现了世间万物的关联性,让人类更多地发现和认知了社会中“暗藏”已久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物与物、物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让人类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信息对称,从而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关联性不仅是大数据的灵魂,更应该是数据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灵魂。大数据的跨域关联的特性使得我们有机会和有能力触碰到“三全育人”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错综复杂、间接的非线性的关系。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并且上升为教育政策方针,相关的教育资源与素材都具有共享性。因此,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只有在形成教育界的共识和全社会共享的前提下才能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开放共享能保证“三全育人”的完善发展。
大数据真正的含义和特征是跨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可以是与传统数据的融合、与异类信息网络的融合,也可以是基于特征级别、语义、多视图等的数据融合,其内涵广泛而深刻。此外,大数据必须是流动共享的,只有流动共享才能产生价值,才能为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不同时空的人统一至同一虚拟时空中,大数据的同步共享性为“三全育人”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助于“横纵联动、无缝对接”的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高等教育任务和目标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总书记做出的战略部署。然而,由于深受实用主义影响,高等教育过分集中于知识变现、升学就业和市场研究,忽视了它“德育”的基本特点。即使在课堂思政化推进的背景下,高校还普遍存在德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再加上网络社会的开放化、数字化,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被各种信息包围,并深受影响。而一些错误的、不当的、误导性的信息,一方面会导致大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迷茫和困顿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挤压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信息素材的罪魁祸首。让“知德”“树德”“践德”回归正途,归根结底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7-8],并成为各层次、各专业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
高校“三全育人”的同步生态体系就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以大数据技术与思维解决不同要素与环节衔接的问题。首先,全员育人环节要形成一个包括教师、行政教辅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全员参与的立体化育人网络,不同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评价指标具体,能在各自领域发挥引导学生思想成长的作用。同时将学校或部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心理咨询师、社会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组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形成全员育人的轻松氛围。其次,全程育人环节关键是建立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同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流程,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与过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根据需要修正育人方式,建立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规律的育人环节。第三,全方位育人环节,要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各种教育载体,建立人与人、人与教育内容、教育技术与教育效果的同步与融合,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志愿服务、谈话等手段推动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深刻性和服务社会的创新性。
数据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有数据被使用,被分析,并用以预测未来,才能显示它的价值所在。对高校而言,只有发展壮大信息技术力量,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拓展数字校园建设内容,才能将学生、教师、教育过程等呈现出来的数据以图表、趋势、存在的短板等形式呈现,才能更直观地发现“三全育人”的内隐规律和存在问题,最终实现精准教育的效果。目前大数据在高校“三全育人”的运用可以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数字系统共建和共享过程中各种障碍的破除,二是信息伦理规范的问题。
“三全育人”体系中产生的数据分为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数据与教育主体行为的数据。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数据,可分为日常行为数据、学习行为数据和网络行为数据。日常行为数据可以通过电子学生证动态抓取和实时记录,并能在系统内自动生成各种数据统计图表,从而让学生隐性的状态和需求显性化,让学校和老师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进步或潜在的问题,并能精确地预测学生的进步空间和发展走向[9]。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布在教务处、图书馆、团委、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这对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提供了契机。教育主体所产生的数据大致上分为三类,即教育资源数据、教育手段数据以及教育环境数据。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包括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资源库、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师教学网站群、专业课程资源库;教育手段数字化主要涉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页的归档、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数字化处理、对微传播内容的情感分析等,以此来体现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数字驱动赋能优势,吸纳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网络行为参与的技术性能力;教育环境的数字化,可以通过AR技术、VR技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情境体验环境,造就和提升沉浸式、体验式等新型学习空间。也就是说“三全育人”数字系统的共建和共享,关键是要打通高校内部非涉密信息数据的共享渠道,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学习行为数据和网络行为数据归口到学生工作部门,统一管理和合法调用。与此同时,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学习强国APP等分享教学资源、德育案例、热门话题,提高“三全育人”的体验感和整体效果。
大数据运用的伦理问题涉及大数据运用的主体、范围和权限,以及大数据采集、汇总、分析、评估、运用全过程的监管责任和具体标准。一方面高校要防止数据滥用或隐私泄露,防止片面解释数据和人为制造数据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计算机编程、统计分析、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来加强数据素养的培育,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预测、危机管理强化和个性化教育。
总之,“三全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大数据技术和思维是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依托,这二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有效性,对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