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研究①

2021-12-29 09:21郭凯强钟珊珊
关键词:归属感校友导师

郭凯强 项 青 钟珊珊

(中国矿业大学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占比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核心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归属感不足。

在心理学上,归属感是指个体对群体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以致个体感到自己不可缺少。马斯洛在“需要层次模型”中提到人类都有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对自己所处的群体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比较好的情绪体验。学校归属感则是清晰地明确了主体,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被他人接受、认可的一种情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人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等院校中,“以人为本”理念将主体转移至大学生和研究生,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深化,这一理念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并蓬勃发展。

初高中、本科生的学校归属感教育已经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很大的重视,被很多教育者所研究,但是对于教育培养层次更高的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研究较少。特别在现实生活中,新时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在思想和价值观上表现出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一现象逐渐受到国家社会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随着国家社会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重视和深入研究,面对体量不断增大的研究生群体,我们必须创新思维,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在研究生日常管理生活中建构某种活动交集或共同生活,进而找到共同话语,逐步培养研究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二、研究生学校归属感不足的成因分析

1.从年龄结构、心理特点和人生阅历的角度来看,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已经经过大学或社会的洗礼,思想和心理较为成熟,独立性较强,依赖性有所降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普及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涌入我国,这对于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研究生来讲,其思想和观念很容易受到影响。这些西方社会思潮通过有意曲解马列主义等手段,致使广大研究生出现与当代大学生主旋律很不符合的价值观,甚至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这使得部分研究生更加关注于自我,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崇高的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淡化。再者,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功能出现异化现象,部分研究生沉浸于手机的世界,逐渐被手机所奴役。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导致研究生情感危机加深,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出现异化。更严重的是,研究生们更容易感到空虚寂寞,患神经官能症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因此,从研究生内部和外部环境来看,内部的思想成熟和外部的环境影响,最终导致了研究生学校归属感不足。

2.从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来看,部分高校对研究生进行班级化管理和导师责任制的培养,即研究生日常管理、团日活动、党员发展等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而班级管理模式与导师负责制下的培养模式是冲突的。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导师安排进了其所在的课题组,圈子划定在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范围之内,研究生们每天奔波在课题组、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陷入“交往真空”。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很多导师在主观上,片面地认为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科研,评价研究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就在于论文发表期刊层次的高低,出现了很多“唯论文论”等现象。因此,在导师的指引下,研究生主要关注自身专业科研的发展,对专业之外的事物漠不关心,使得研究生在所学专业内部能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但在班级内缺乏归属感,最终导致对学院学校缺乏归属感。再者,在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和研究生自身就业期望值的提高,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他们在科研之余,还要通过考取各种专业或非专业资格证书、学习小语种等手段加重自己的就业砝码,大量研究生专心于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研究生归属感的缺失。

3.从研究生的学生组织作用发挥来看,研究生会、党员工作站等研究生组织存在感较低,号召力较弱,未能发挥出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核心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一方面,由于研究生以课题组为主且思想、心理较为成熟等,研究生统一管理较难,群体纪律相对比较松散,对学生组织的活动参与感低;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学生组织自身存在管理交叉、职能重叠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举办的各项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过于单一,导致研究生活动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设想、活动品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研究生参与组织活动不积极不热情,短期影响的是研究生学生组织的活动效果,长期影响的是研究生群体对学生组织的认可度降低。最终,这样的恶性循环影响到了研究生的学校归属感。

三、建构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举措

1.以人为本,加强对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理念,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作为研究生引路人的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要坚定地站在思想战场的第一线,坚守育人初心,不忘育人使命,积极引领研究生们努力贴近实际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包括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在内青年一代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他们是新时代强国之路的“排头兵”。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教导人民心怀天下。在新时代,家国同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得到了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因此,对于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必须对其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应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得研究生群体认识到,家是组成国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国是千万家的伦理组合和共同利益体,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对研究生形成影响并深化至内心。

2.以人为本,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培养研究生归属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研究生入校分班开始,学校就应该根据实际专业、学科设置情况,尝试打破年级壁垒,采取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的纵向管理模式,并通过发放班级手册等手段,将班级的概念固化到研究生脑海中。如有可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导师作为“大家长”纳入班级管理中,不断深化“班级家庭”的管理理念。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培养方式较为接近,能够突破年级界限进行学术交流,发挥“高帮低”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入校入班后,通过举办各种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活动突出班级功能,强化班级作用,不断吸引研究生,让研究生感觉自己就是班级和学校的一员。除进行入学教育、年级大会等常规工作之外,学校还通过举办论坛、沙龙、班级展示等创新性校园文化活动为研究生增强学校归属感。

3.以人为本,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成立“班级——导师——党支部”研究生互助互通体系。一是通过班集体搭建平台,立足“职业规划、衔接社会”的现实目标,让学生之间增进了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组织研究生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通过自我展示和相互了解,使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有所提升,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二是通过研究生导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导师的学术影响力来促进研究生的交流和合作。再者,将导师纳入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建设中,结合研究生第二课堂发展的具体情况,尝试在校内选拔一批素养高、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专、兼职导师,也可将用人单位的热心专业人士纳入第二课堂建设的队伍当中,加强同一学科下的研究生交流,由于他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建立心理认同,获得归属感。三是利用党建育人的优势,让研究生党支部发挥更多的作用,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班级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在发展党员、“三会一课”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多多参与,通过举办理论学习分享会、“榜样的力量”等活动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会互助,从而获得存在感。

4.以人为本,大力发挥校级和各院级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自治作用,拓展新形式、新方法,举办更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创新性活动,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参与进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弘扬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方面是一面旗帜,学校应利用好这面旗帜,以校级研究生会为统领,加强各院级研究生会之间的交流协作,以研究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一些参与度比较高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研究生的兴趣,为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搭建一个互动性强的平台,在不断的认识学习中提升对研究生会和学校的认可度,从而获得学校归属感。除此之外,还应在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中灌输人文关怀理念,避免使用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避免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要认真分析研究生的现状,从研究生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出发,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办事。研究生会在举办自己特色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联合教师工作部、学校兴趣社团等相关部门举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开放实验室、学术论坛、创新创业大赛、文化体育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些活动中,使得研究生在繁重的科研学习之余学会放松自我,滋润心灵,培养研究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逐渐消除孤独感,从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5.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学校与校友会“命运共同体”,密切联系校友群体,利用校友手中的资源,发挥各地校友会的功能,为培养研究生归属感尽一分力。校友身处各行各业,能够为学校提供重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非常重要的公共关系资源,学校通过关心并跟踪校友群体的职业发展、社会表现等信息,建立校友人才发展数据库。一方面,创新工作形式,邀请知名成功校友为本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沙龙,可以极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可邀请校友们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升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不断加强校友与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交流;另一方面,校友在大学中经历颇丰,是在大学精神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走出校园后,他们仍然是大学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尽管已经离校一段时间,但是学校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是持久的,校友身上继续延续着大学精神,并由此形成独特的大学校友文化。这对在校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激励他们争取走出校门后也成为学弟学妹眼中的成功校友。再者,由于校友对母校有着真挚的情感和难舍的情感寄托,他们非常关心支持学校和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友背后所代表的群体、企业可以为毕业生推介相当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学校就业工作的压力。这就意味着大学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从校园内拓展到了校园外,从研究生离校之日起,就建立了完善的跟踪和联系机制。校友会提供优质岗位给学校,由此吸纳了学校的优秀人才,使学校与校友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良性循环,长此以往,研究生的归属感也会愈发强烈。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作为青年优秀分子和国家宝贵人才资源的研究生,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研究生群体在推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高等院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对这一群体的学校归属感教育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在国家“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力推动下,学校、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身体力行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成长成才规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一点一滴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当代研究生“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同并进,逐步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学校归属感,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归属感校友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V eraW an g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