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岭
(亳州学院 中文系,安徽 亳州23680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节序词中的不朽杰作,历来阐释者相继,其中影响较大的阐释角度有两个:一是渊源论,认为词的上阙脱胎于李白诗《把酒问月》和《花间独酌》;二是政治解读,认为此词表达忠君思君。但这两种角度,都与词序和词的文本产生一些矛盾,如:“独酌”和词序中的“欢饮”;同时,若“起舞弄清影”的舞者是苏轼,和“何似在人间”一句矛盾,因为苏轼本来就在人间,两句不能构成比较。如果变换角度,从宋代中秋节俗和月宫传说的民俗角度解读,就不会产生这些矛盾了。该词与月宫传说、宋代中秋节俗关系密切,试以疏证方式解读如下。
词序云“丙辰中秋”,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苏轼当时在密州任上。中秋节来源于周代秋分祭月的习俗,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曲洧旧闻》卷八载,中秋玩月,兴盛于开元以后,到宋代更流行,“今则不问华夷,所在皆然矣”[1]。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城市解除了宵禁,从王公贵族到普通士众都参与到欢度中秋的活动中,夜市“通晓”开放,游人“至晓不绝”,儿童“连宵嬉戏”,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故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梦粱录》卷四)[2]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东京梦华录》卷八)[3]
这种彻夜嬉闹的风习,两宋相承不变。“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竟夕乃止。”[4]中秋游赏之风,遍及民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西湖游览志馀》)[5]
因此,苏轼在中秋之夜“欢饮达旦”,正是宋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纪实无疑。中秋佳节,讲求的是欢乐和团圆。苏轼在这个夜晚“欢饮”,显然不会是一个人的“独酌”,一定有相契的朋友相聚,有欢快愉悦的氛围,才能饮得畅快,通宵达旦。
目前学者大都认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而来,如郑文焯云“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6],龙榆生先生笺“明月二句,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7],唐圭璋先生释云“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8]。这样的判断,大概是受黄庭坚把苏轼与李白相比附的影响:苏轼曾有《和李白并序》,黄庭坚次韵曰“不见两谪仙”云云。[9]
“起舞”句,龙榆生先生笺:“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7]唐圭璋先生说:“‘起舞’两句,仍承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8]虽没有明确说从李诗化出,但“徘徊于月下”,显然是用李白诗句“我歌月徘徊”解读苏词;同时,用“徘徊于月下”释“起舞弄清影”,那么舞者就是苏轼无疑了。夏承焘先生持此说(见后文),袁行霈先生也持此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10]
这样来看,则词的上阙主要是从李白诗脱化而来的,同时,因为《月下独酌》中月下的舞者即是诗人,所以袁先生认为词中的舞者就是苏轼。从载记看,认为舞者是苏轼的最早源头可能是宋代的蔡條所记:“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汹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11]按,苏轼有《金山妙高台》诗,写于元丰八年乙丑(1085)[12],苏轼在妙高台起舞应在此年。虽然与写作此词的时间(1076)已过了八九年,但还是让人容易产生苏轼写作此词的当时也曾在月下起舞的联想。
但这样的解读产生了两个矛盾:其一,李白《月下独酌》一诗着意在表达个体的孤独,诗中反复书写自己、月亮、自己的影子,放大“独酌”时的孤独之感,然而苏词序中却分明说的是“欢饮”,是友朋相聚的欢畅,而不是孤独。其二,若“起舞弄清影”的舞者是苏轼,就与“何似在人间”一句矛盾,因为苏轼本来就在人间,两句不能构成比较。
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先跳出从李白诗化出的思维定式,尤其是开头两句,因为对这两句出处的判断,可能影响对后两句的理解。对前两句,从句式看,认为是从李白诗化用而来,固然是可以的。但也可有更宽泛的视域,如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指出“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13]617推而广之,“在《诗·小雅·大东》中就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自屈原《天问》以来,就形成了文人问天的传统。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则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浩叹。”[14]这样就不必拘泥于李诗。
同样,“起舞弄清影”一句若不牵拘于李白《月下独酌》,舞者也就不必限定在苏轼。那么,词中“弄清影”的舞者是谁呢?当指嫦娥。“清影”,是清冷寂寞的身影。月宫中的嫦娥,是孤独寂寞的,古诗词中的嫦娥形象也多是这一特征,如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15]韩琦《中秋月》:“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16]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寂寞,才和苏轼中秋夜“在人间”“欢饮达旦”的欢乐构成对比。把舞者确定为嫦娥,也和前文“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广寒宫的想象意脉贯通,一气而下。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注云:“起舞句,谓天上的人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互娱乐,形容清寂孤独。”[17]已摆脱了前人的影响。
在古人的想象中,天上的神仙界和人间世界岁月不同。所谓“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就是这种观念的表达。此种观念由来已久,多与神仙传说有关。如《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事:“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问‘来何晩耶?’因邀还家。”半年后,求归家。“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18]《述异记》中王质观棋烂柯的故事:“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19]《类说》卷二十三“纸月”条:“杨晦之谒王先生。先生令其女刻纸,状今宵之月,施于垣上。是夕,光自东垣发,洞照一室。八月十二夜也,晦之将去,先生以杖画地,视其庭悬崖万仞,有积水岩谷重叠。先生曰‘陵谷变迁,吾子安所归乎?’晦之泣告曰‘诚不知一日有桑田之变,岂仙都瞬息而尘世已千年乎?’先生笑曰‘子无惧,吾以为娱耳。’于是持篲扫其庭,有顷如旧,晦之乃归。”[20]这些故事都含有仙界与人间在时间上的不对等、不同步:仙界“半年”,人间“七世”;仙界“俄顷”,人间“无复时人”;仙界“一日”,人间“有桑田之变”;仙都“瞬息”而尘世“已千年”。其意在突出仙界的恒久、人世的危浅短暂。在词中,苏轼则反推之,由人间已是“丙辰中秋”,逆向追问天上该是何年何月。夏承焘先生认为这两句“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21],还是拘于政治解读的限制。
“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都是传说中的月中宫殿,名广寒宫,见诸记载很早,如署名东方朔的《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22]32唐代《初学记》卷二十三引《曲素决辞经》:“《高上玉皇辞》曰‘目即西华馆,意合广寒宫。’”[23]柳宗元《龙城录》有“明皇梦游广寒宫”: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霭欝,视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舞笑于广寒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而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24]
又,《山堂肆考》引《明皇杂录》:
八月十五夜,叶静龙邀上游月宫,将行,请上衣裘而往。及至月宫,寒凛特异,上不能禁,静龙出丹二粒进,上服之。[22]199
对读这两段文字,可知宫名“广寒”的字面意和特征就是“极寒”“寒凛特异”。苏词“高处不胜寒”即是“不能禁”,用的是“广寒”的字面意和明皇的故事。这是词之本意。
唐圭璋先生曾说:“‘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蕴藉。”[8]寓意是什么?唐先生没有直接点破,只说“极蕴藉”。对寓意的具体解读,主要有三种:
其一,“爱君”说。刘熙载说:“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25]揣摩刘熙载的话,《水调歌头》极空灵含蓄地表达的即是感念君恩。持这种理解的,还有清代黄蓼园:“按通首只是咏月耳。前阕是见月思君,言天上宫阙,高不胜寒,但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次阕,言月何不照人欢洽,何似有恨,偏于人离索之时而圆乎?复又自解,人有离合,月有圆缺,皆是常事,惟望长久共婵娟耳。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玩味不尽。”[13]3069清代董毅:“忠爱之言,恻然动人。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以为‘终是爱君’,宜矣。”[26]而其源头,应是宋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对苏词的解释:
是词乃东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兼怀子由。时丙辰,熙宁九年也。元丰七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外面新行小词,内侍录此进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27]
这种解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熙宁九年(1076)至元丰七年(1084),两者前后相隔七八年。这样的解读“是从词完成之后的状态中找寻与政治的关系。因为总有一些词在流传过程中,会获得大臣甚至帝王这类政治人物的阅读和评论。于是,诠释者便从这些评论中去发掘该词的政治意义。……将苏轼七八年前写的词与他七八年后的政治遭遇联系在一起,组合在一起,显然是诠释者从他自己的个人理解和体验出发所得出的见解。对此,我们只能把它视为一家之言。”[28]
其二,惮于争斗,自戒早退。俞陛云说“‘琼楼玉宇’二句,以高危自警,即其赠子由词‘早退为戒’之意。”[29]夏承焘先生认为“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作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21]都是从朝廷中的政治斗争这一角度理解的。
其三,入世和出世的矛盾。王水照、王宜瑗解说上片云:“上片从问天发端,突出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痴问,实是迸发了对现实生活极度苦闷的心情,接写由不满现实而企图追求上天的纯洁,然而终究离不开人间,则又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30]
除了政治解读外,还有论者论及此词的哲理意蕴,此不再赘述。然而,若对文本寓意的阐释,脱离了本意的约束,就容易流于穿凿与空谈。同时,对寓意的过度强调,也会形成对文本本意理解的屏障与误导。对词本意的探寻,才是理解和阐释的第一步。
在中秋节,宋人还有对月祈祷祝愿的习俗。宋代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八月”条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所以当时赋词者,有‘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常娥爱少年’之句;女则澹竚妆饰,则愿貌似常娥,员如皓月。”[31]词的下阙,扣住“兼怀子由”,既有中秋之夜不能与兄弟团聚的遗憾,也有对月而发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愿彼此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在相隔千里的异地共享一轮明月。这一表达,仍没有离开宋人的中秋习俗。
要言之,从词的本意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节序词,具有鲜明的宋代中秋节俗特征,浸染着浓郁的人间气息。词以中秋之月为中心,上片,是他的醉人醉语,对月发问,从月亮何时出现,问到此时天上是何年何月;由问月,又想到月宫的极寒、嫦娥的寂寞,发出“何似在人间”的慨叹,这一慨叹绾合“欢饮达旦”和“兼怀子由”,突出对人间的友情、亲情、欢乐的牵念和热爱,自然过渡到下片。下片则由兄弟不能团聚的遗憾,生发出兄弟平安长久的祝愿。全词句句不离月,紧紧扣住月宫的传说和宋代的中秋习俗书写。因此,在解读时,从宋代中秋节俗、月宫传说的民俗角度切入,还原苏轼咏月的社会文化现场,是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