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语言表达的现实困境及解决策略

2021-12-29 07:15陈桂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妹妹法治

□ 陈桂萍

课堂表达是学生德性成长和知、情、意、行统一的外显形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学习内容表达理解、传递情感、讲述方法、展开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上所获得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反思进行内化和输出的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既要通顺、完整、清楚,又要诚实、准确、开放、思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语言表达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失于规范、迎合权威、缺乏思辨、内容单一。

通过对这些现实困境进行归因分析,探索提升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真实性、思辨性、开放性的策略,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道德反思,使其形成正确观念,提升其德性素养。

一、厘清专业术语,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准确表达的前提是对事物具有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理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而产生学习兴趣,阅读教材来获得感知,反思生活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形成观念,最终能够对某一道德观念进行准确理解和恰当表达。但学生往往因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不足,出现表达“失范”的情况。

例如,教师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第4 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先请学生说说法律赋予公民哪些基本权利。学生陆续说出了受教育权、自由权、平等权、休息权等。突然,学生小A大声说:“面子权!”该回答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小A十分不好意思。其实小A 想说的是“人格权”。他隐约知道其中的意思,但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他无法用准确、规范、严谨的法律语言进行表述,于是用了简单、随意的生活俚语来代替。这种语言表达的失范现象经常出现在一些比较抽象、知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中。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厘清道德认知,准确地进行表达,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

针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失范现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回顾生活,找到生活经验和道德认知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儿童化,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内容。上述课堂中,教师笑着追问小 A:“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面子’吗?”他说:“就是别人看得起我,不嘲笑我,也不羞辱我。这就是有面子。”教师提示道:“你希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尊严的,对不对?”小A 恍然大悟,抢着说:“我知道了,‘面子权’就是做人要有尊严,不能低人一等。”教师随即板书“人格尊严”,并强调:法律规定保障我们的人格尊严,这是宪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和已有的道德经验,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初步了解“尊严”一词,并能用所学的法律语言说出“面子权”与“人格尊严”的关系。

二、创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儿童表达的积极性源于课堂的开放性和教师的宽容性。在相对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参与是积极的,语言表达是自主的。这必然会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但是儿童天生具有向师性,基于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或对教师人格的崇拜,学生常常会隐藏真实的道德判断,不敢说出真实的想法,导致他们在课堂中呈现出非道德性的学习状态,出现盲从、人云亦云、师云亦云的情况。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一课时“担当家庭责任”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活动园“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我们家有了新成员,我会怎么做?”交流中,学生基本上会说自己很喜欢弟弟(妹妹),会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长大后会带他们玩。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化身为模范哥哥(姐姐),变身为爸妈的小帮手、家庭的小主人。但这与生活事实是不相符的,许多学生在弟弟妹妹出生后都有失落感,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为什么课堂上没有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呢?一方面,他们知道教师欣赏的是大度、有爱心的孩子,加上对教师的敬畏和喜欢,学生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另外,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知道在接纳弟弟妹妹这件事上应如何选择,因此不会暴露自己自私、狭隘的一面。

面对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接着追问:弟弟妹妹还很小,爸爸妈妈会花更多的时间照顾他们,你心里怎么想?学生此时还是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他们小声议论,却不敢公开表达。此时,教师“虚晃一枪”:你们想不想知道以前老师面对这一情况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一半期待,一半疑惑。教师随之分享了自己在童年时有了妹妹后的失落以及带妹妹的烦恼和辛苦。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说出了刚有弟弟妹妹时的担心和不适,分走父母爱护时的嫉妒和不安,以及面对弟弟妹妹哭闹时的不知所措和厌烦。此时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多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予以同情和安慰,让学生逐步放下戒备,将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想听听现在老师作为一个姐姐的感受吗?教师以“有个妹妹真好”简单概括了妹妹和自己四十多年的相互依靠、激励,共同分担、成长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如何面对这个新成员,如何承担自己作为哥哥姐姐的责任。这样的示范引导为课堂创设了宽松的氛围,使学生逐渐放下戒备,主动分享,再现真实的自己。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获得道德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指导多维思考,引导学生辩证表达

辩证表达是指学生由生活实践和自身实际出发,以科学、理性和开放的态度,冷静思考、客观评判,灵活运用所掌握的道德观念,多维度思考,多角度表达,形成道德思维能力。然而,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偏离就事论事、阐明观点的要求,其观点的碰撞时常演变成道德品质层面的互相指责,甚至人身攻击。

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二课时“科技改变世界”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影响。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找到的相关资料,开展“小小辩论会”——互联网快速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正方、反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阐述观点,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辩论中,教师发现有一小组的学生开始还能根据生活中利用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发表各自的观点。但是到了最后,正方指责反方思想守旧,不懂科学,只能生活在原始社会,反方则指出互联网已经沦为骗子的工具和帮手,而且伤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支持互联网就是支持骗子。显然,这一小组的辩论已经偏离了议题的讨论方向,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甚至上升为对同学的人身攻击。

针对这一组的辩论情况,教师在全班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聚焦议题“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学会一分为二地思考问题,初步懂得事物具有两面性的道理。学生冷静思考后再组织语言,发表观点。他们逐步发现:无论是从生活、学习还是从工作方面来说,互联网对于现代社会都可谓必不可少;互联网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如何使用互联网,使用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维的开放性、辩证性源于认知的多元性和深入性。教师通过设计拓展性、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探究科学技术中蕴含的利和弊,让学生理解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对比中明白,只有善用科技,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样的课堂能够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表达观点。

四、引入真实情境,鼓励学生延伸表达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通常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经验、活动体验、各类生活场景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这既体现了教材对学生童年生活和道德经验的尊重,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质的引导。然而,课堂上,学生时常会出现轻率的表态和不假思索的承诺,导致道德认知存在局限性,道德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可持续性。利用真实的情境能够启发学生的生活智慧,涵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教学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5 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的活动园时,教师让学生对公共场所的行为进行选择,并思考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知道一个人注意言行必然能受到赞扬,一个人自私自利、不注重礼仪,必然会遭到批评和谴责,因此他们会想当然地进行表达。这样的表达只是基于学生的基本认知,并没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事项,教师出示在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时学生的种种表现,如穿着睡衣上课,边吃零食边看微课等,以此引出“在私人空间,只要不违背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的理念。接着,教师提问:那么在公共空间呢?我们可以这样吗?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得出在公共空间要注意衣着得体、说话轻声、礼貌,不能影响他人。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生能够深入自省、反思。由此,学生从课堂走向了生活,其思考和表达更具延伸性和开放性,其情感更具真诚性。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道德与法治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帮助学生积累学科语言,提高理解能力,明晰道德认知。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起到示范作用。准确到位的表达意味着学生的思维也处于清晰、明了的境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将自身的德性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妹妹法治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我的妹妹不爱我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