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 宁
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如果我们党没有得到整个工人阶级全心全意的拥护,就是说,没有得到工人阶级中所有一切善于思考、正直、有自我的牺牲精神、有威信并且能带领或吸引落后阶层的人的全心全意的拥护,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
……
布尔什维克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只有布尔什维主义存在的整个时期的历史,才能令人满意地说明,为什么它能够建立为无产阶级胜利所必需的铁的纪律并能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住这种纪律。
这里首先发生这样一个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一个革命政党,要真正能够成为必将推翻资产阶级并改造整个社会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没有上述条件,就不可能建立起纪律。没有这些条件,建立纪律的企图,就必然会成为空谈,成为漂亮话,成为装模作样。可是另一方面,这些条件又不能一下子就产生。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苦的实践才能造成这些条件;正确的革命理论——而理论并不是教条——会使这些条件容易造成,但只有同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革命的运动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些条件才能最终形成。
【题解】
本文节选自列宁于1920年写作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标题为编者所拟。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同时,重点批判了共产国际内部存在的“左倾”思想,总结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理。
本文着重讨论了“铁的纪律”是无产阶级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的重要原因,并对维持“铁的纪律”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欧洲“左派”力量迅速发展,德国、匈牙利等国家的年轻的无产阶级政党都试图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但都告以失败。究其原因,他们都不善于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为此,列宁深感亟须为缺少理论修养和斗争经验的“左派”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战略和策略,使其认识到纪律之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极端重要性,并不断巩固之、加强之便是重中之重。
列宁在总结俄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他进而通过“三靠”和“两个只有”来展开他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的深刻思考。归纳言之,一靠觉悟与忠诚,二靠联系最广大的群众,三靠正确的政治领导。然而这些条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从天而降的,“只有长期的努力和艰苦的实践才能造成这些条件”,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革命的运动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些条件才能最终形成”。这些思想精粹历久弥新,被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的百年征程中一脉相承地坚持着,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古 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