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恒,候署兰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教学部,湖南常德 415000)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劳动教育,在课程实施的各环节落实劳动育人原则,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1凡是能经受时代考验、实践检验的发展理念,都有借鉴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新发展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深度融合和理论创新,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基本要素,为我国实现高质发展规划了蓝图。劳动实践是连接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纽带,积极、科学、有效的劳动可以创造和谐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2020 年底,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劳动的非凡意义在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 年11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5]。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并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新路径。
首先,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缺乏统一标准。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将“劳动”与“卫生扫除”划等号,劳动教育的原义为“卫生扫除”所遮蔽。对劳动内涵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偏差导致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步伐缓慢:有的高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但是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此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很少从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高度开展劳动教育。
其次,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评价机制。高校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生学习评价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做法,评价机制比较成熟。但是,劳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比较片面而且缺乏针对性。教师往往以试卷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参与劳动的全程以及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考查。
最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理论支撑。与专业课程一样,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实施和评价需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引领,吸收优秀的研究成果。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研究内容缺乏针对性、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的缺憾,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对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进行深入思考。许多高校不重视劳动课程的体系建构、实施策略和课程评价,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首先,没能处理好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劳动教育课教师很少深入社会生活去考察劳动现象,很少对社会劳动问题做深入研究。这使得教师对劳动问题的分析呈现单一化、形式化、浅显化的倾向,在教学中援引劳动教育案例时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怪圈。
其次,没能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加关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构,并在师资、课时、资金和设备等方面为课程实施提供全面保障。高校对课程设置的区别对待,容易使学生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不重要”的认识误区,不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再次,没有处理好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的关系。为了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高校必须重视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建立家校一体的劳动教育推进机制。当前,高校与家庭连接的主要渠道是辅导员建立的家长QQ 群或微信群,而辅导员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无法与学生全面沟通,更无法与家长深入交流。因此,教师难以了解大学生在家参加劳动的情况,家长也不容易得知学生在校接受劳动教育的情况,影响了家校协同机制的建立。
最后,没有处理好学生劳动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面向社会需求尤其是面向行业岗位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高校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然而,高校往往在专业领域之外另行设置劳动教育内容,虽然安排学生参与了劳动实践,但是由于未能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客观上造成学生的劳动素养难以契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首先,劳动教育课程的主旨限于“动手实践”。许多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范围狭窄,仅满足于劳动知识传递或形式上的动手实践。此外,高校教师与具体劳动实践的疏离,也造成了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浮于表层。
其次,劳动教育课程未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劳动文化传承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教师虽然教育学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但是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仅要求学生熟记相关概念和原理,没有站在相关理论的高度对学生的劳动实践做具体而有效的引导。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情绪多变、心思敏捷,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些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往往一成不变,教育形式也缺乏创新性,导致大学生失去了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
首先,劳动教育课堂缺少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有些高校的劳动教育方式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要模式,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环境和心理特征往往相距甚远,不能呈现真实的劳动场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其次,劳动教育课堂缺少环境创设理念。劳动教育课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应该以深刻的劳动理论为工具,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改进劳动技能和提升劳动成果。但是,有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常规知识传授,不善于创设劳动环境,无法使学生在贴近职场的环境中参加劳动实践。
3.4 烟农缺乏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 烟农不能准确把握用药关键期,达不到最佳防治效果,促使烟农加大农药使用浓度。施药部位不明确,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不仅达不到防治效果,还会造成农药浪费及污染。
最后,劳动教育环境难以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代入感。劳动场地的选择往往受到空间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有的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选择的教学场所大多不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实际场域。大学生往往以受教者而非劳动主体的角色投入劳动,无法产生真实的角色代入感,自然难以深化对劳动过程的体验和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首先,高校未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有些教师反复教育学生要认识到接受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却忽视“共享劳动成果”思想的养成教育,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劳动为自我”的狭隘观念。
其次,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实现劳动知识向劳动技能的转化。有些教师擅长讲授劳动教育理论和传授劳动知识,有的教师只重视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无论哪种做法都割裂了劳动知识传达和劳动技能指导之间的关联,难以指导学生以科学的劳动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
最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劳模精神的激励作用。在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劳模事迹往往成为教师论证某种劳动精神、启发学生思考的佐证案例或材料。教师很少对劳模精神的缘起、形成、认同进行深层次思索,难的使学生深刻感受劳模事迹蕴藏的精神力量。
首先,按照科学的课程标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高校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全面性,既要设定合理的劳动知识目标,又要考虑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养成,把理论、实践与拓展结合为一体。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标准的制定还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架构,注重教学结构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实践作业设计,把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6]97。
其次,改进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评价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思想观念是否有转变、有提升;二是学生在实际行动上是否有落实、有成效。教师要围绕劳动观念树立、劳动方法运用、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效果反馈等方面设置量化指标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操作。
最后,以教育研究引导课程建设。高校要注重引导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时间、课时数、内容、场所和实施方式,优化和完善现有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高校还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从内部脉络和外部脉络分析课程要素和实施机制[7]367。围绕内部脉络,高校要研究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应当具备的师资条件、教学设施、硬软件等内容;围绕外部脉络,高校要研究学校所处地区的劳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需求和自然资源等情况。
其次,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关系。高校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纳入学校专业课程体系,并从全盘统筹入手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教师要根据学校课程的统一安排,合理规划具体实施方案,选择与学生劳动素质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并分配到各学期的教学计划中,从而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协同并进和功能互补。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课学习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的关系,使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善于积累劳动经验、重塑劳动认知。
再次,处理好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之间的联动关系。学校劳动教育场域以校园为主体,而家庭劳动教育场域涵盖了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所有劳动场所。大学生在进入社会职场之前,大多行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学校劳动教育要想取得延伸效果,必须坚持把家校联动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途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吸收家庭力量,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协同和助力作用。比如:与家长合作,指导学生料理家务、打理家业、承担劳动任务;提倡家长身体力行,为学生参加生产提供示范;帮助家长打造优良家风,共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最后,处理好学生与社会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了使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校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借助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从事某种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些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提供工作或劳动场域,便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劳动任务。高校应该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进程安排劳动教育内容,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结合起来,从而使人才培养与职场需求挂钩,使劳动教育与企业生产接轨,提升课程“为学生输入技能、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
劳动教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绿色生态思想融入课程实施全程,用生态文明理念巩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在绿色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应该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劳动精神统领课程实施,用劳动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劳动精神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治理自然灾害的奉献精神;有为实现全面小康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帮扶精神;有改善生态开荒造林的创业精神;有钻研劳动技艺的工匠精神。二是注重把科技元素融入课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生产理念、生产工具、生产管理方式也日新月异,劳动领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紧随时代步伐,把“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作为重点,教育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创新劳动,运用科学方法推动生产发展。只有根植绿色生态思想,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才能突破“为劳动教育而论劳动”的局限,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劳动思想境界。
开放、包容、自由的劳动教育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为了从校园小课堂走向社会生产大课堂,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注重劳动教育环境的优化,为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要创建有“温度”的劳动教育环境。劳动教育课堂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当是师生共筑的温馨大厦,师生在其中产生思想碰撞、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要循循善诱,拨动学生劳动思想的心弦;学生要在实践体验中用心体会,感受劳动育人的魅力。教师要将有关问题层层剖析,带领学生步入劳动创造的世界;学生要深入思考,有的放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要创建有新意的劳动教育环境。要想使劳动教育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教师还要考虑环境创设的新颖性。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不仅来自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娴熟驾驭和指导学生参与劳动的科学策略,而且来自富有新意的劳动活动环境。新颖的环境能使学生很快沉浸在劳动氛围之中,愉快地接受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最后,要创建真实的劳动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劳动学习体验转化为真正的劳动参与体验,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带领学生走入生产场域,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例如: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中的生产劳动,能使学生体验到如何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劳动,能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劳动;“三下乡”服务活动、支教活动中的劳动,则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机会。
高校应该把“共享”这一新发展理念引入劳动教育课程[8]200,让大学生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与社会共享专业学习成果。
首先,教师要发挥“共享”理念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精致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教师要利用劳动教育这一阵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丰富精神世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标尺,增强对不良思潮的免疫力,以才智服务社会,以成果奉献社会。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积极投入社会生产。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担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职责,激励他们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勇担使命、奋勇拼搏,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提升统一起来。
最后,教师要用劳模精神激励大学生不断进取,争当时代楷模。无论先进人物来自哪一行业,他们的先进事迹都蕴含着可贵的劳动精神。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先进人物的事迹中感受他们崇高的精神、高尚的品格,指导学生学习他们精湛的劳动技艺,激励学生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