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界思想认同凝聚中国精神
——评《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研究》

2021-12-29 03:08刘振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精神思想

刘振江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思想是无形的,但科学思想可以穿越历史时空,凝聚气势磅礴的精神伟力。 思想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 “道不空行,必依其人。” 任何民族和国家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都毫无例外地重视知识界的思想认同。 丘吉尔曾说,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与知识创新关乎国运兴衰、民族未来、民生福祉,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志趣喜好、是非判断,而是关乎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关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凝聚国人价值共识、理想信念的“风向标”与引领力量。 朱培丽副教授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几易其稿,出版新著《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研究》。 通读全书,释卷感怀,字里行间满溢理性省思与忧患意识,兼具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的思想认同催人思索与奋进。 该研究成果对于团结我国知识分子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捍卫国家文化安全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总体来看,该书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研究特色。

一是鲜明而突出的问题意识。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知识分子观作为理论根基,直面和回应当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即如何认识和澄清思想文化多元多样与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之间的张力与矛盾。 知识界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孵化器”,也是思想观念多姿多彩的“梦工厂”。 知识界思想认同之所以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因为它可以而且必然经由文化的中介,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动员力和引领力。 该书客观、全面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境遇下中西方意识形态较量日益向学术研究和思想文化领域渗透的新趋向。 在此情况下,我国知识分子前所未有地成为敌对意识形态渗透的“青睐”对象和重要圈层,少数“文化人”甚至沦落为反动思想体系的“吹鼓手”“意见领袖”。 因此,维系和建构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既不是走向思想的自我封闭,也不是走向思想的虚假繁荣,而是要站在时代精神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制高点,走向更高层次的思想解放,塑造整个社会的精神秩序和思想版图。 这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对知识界的角色期待,而且应该成为我国知识界的思想共识。 这样的问题分析思路,情理交融,理在义先,将知识界思想认同置于国家文化安全和中西方意识形态较量与博弈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性和现实观照性。

二是独特而新颖的学术论点。 知识分子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充当着思想先锋的角色,是最先觉悟的社会力量,这已经成为党史、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共识。 作者选取知识分子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思想文化主体作为理论研究的典型观测点,研究思想先锋的思想认同,无疑具有较大的研究难度,但也匠心独运、别具风致。 从学术观点来看,作者在吸收已有知识分子论、意识形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讲出新意。 概言之,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继承“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政治判断的基础上,从知识分子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相叠加的身份“二重性”出发,明确提出: 标识我国知识分子身份和角色的,不仅在于拥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于坚守人民立场的精神品格,以知识、文化、思想为媒介,关怀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未来发展走向。 第二,坚持辩证思维,对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含义、生成、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提出知识界思想认同具有实践精神的品格,既关涉政治倾向,也关涉思想文化,在内在结构上体现为政治认同、真理观与价值观认同、哲学世界观认同三个不同的层次。 这样的结构划分对于研判当下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总体态势,以及区分主流思想倾向与非主流思想倾向,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深刻分析了知识界思想认同的背景与格局、境遇与考验、建构原则与路径等,此为该书的鲜明特点。 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学理阐释,作者特别强调了知识分子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之间共生、互构的双向运动关系。 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为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关怀精神为主流意识形态创新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库”。 可以说,全书的理论分析架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内容阐述有理有据有观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是高远而宏阔的研究视野。 作者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秩序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主流与非主流、形而上与形而下等“视阈融合”方式,围绕知识界思想认同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体现出高远的立意和宏阔的视野。 在“古今中外”的时空变迁和比较研究中,作者理性省察了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例如,从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战略全局出发,研判知识界思想认同的战略意义,进而从战略原则、战略保障等不同层面探讨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建构方略,体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制度性与灵活性、唯物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统一的理论清醒与方法自觉。

四是严谨而求实的叙述风格。 作者行文运思缜密,文风朴实,深挖和回应了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逻辑必然与价值应然。 思想认同是一项铸魂育人、凝心聚力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柔性”的精神气质,任何简单粗暴的“刚性”做法和形式主义的“教条”之举都是不恰切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对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研究,同样也要入理、入情、入脑、入心。 作者并没有空洞性、重复性地使用政策性话语,也极力避免陷入无意义的“话语空转”,而是注重学理分析,注重追问思想认同背后的深层逻辑,注重研究我国知识界“索我理想之中华”的精神风骨与思想认同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作者的哲学思辨、价值关怀、现实观照。 同时,作为严谨的理论思考,作者澄清了“价值中立论”的本意及其对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掣肘”,深入剖析了“普世价值论”“告别革命论”等知识界错误思想倾向的严重危害。

研究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因为它面向的对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主体,研究本身意味着对“思想者”的思想重构或者思想再造。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朱培丽博士力争攻坚克难,持论公允。 然而,书中也不免存在疏漏之处。 比如,结合文化心理学、近现代中国思想史等进行跨学科研究,稍显欠缺。 但总体而言,该书是一部弘扬知识界爱国奋斗主旋律、凝聚思想共识和中国精神的新创获,期望能为学术研究的百花园增添一抹亮色。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