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四川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四川 成都 610065)
宋代笔记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有宋一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文白夹杂的行文风格,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语料。其中有很多的词语,未能引起学者关注,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文中简称《大词典》)在这些词的处理上,存在未收、释义不确和所引首例晚的不足。
2015 年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文中简称《近汉词典》)吸收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成果,补订了《大词典》之不足,“在收词量和释义的精细度上都大有提高,共收词51 000 余条,900 余万字,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开创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新纪元。”[1]然百密一疏,也存在与《大词典》相同的问题。文章选取“漏蹄”“淮白”等十个词语进行释义梳理,希望在说明这些词语源流及使用情况的同时,能对两部大型辞书未来的修订提供参考。
此牛经患漏蹄,疗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孔平仲《续世说·德行》)
按:漏蹄指一种动物疾病。牲口害此病时,蹄子上有白粉,有的甚至有洞,使得牲口疼痛,无法走路。该词南北朝已有,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治马漏蹄方:……”[2]212胡荧《卫生易简方·附录》:“治牛漏蹄用紫矿为末,猪脂和,内蹄中,烧铁烙之。”[3]343赵学敏《串雅外编》卷四:“(治)漏蹄,人发灰、石灰、黄丹、沥青、为末猪脂熬膏贴之。”[4]57漏蹄亦指漏蹄风,人脚部患的疾病。沈之问《解围元薮》卷一:“漏蹄风,此症于当脚底中央踏不着实处,乃是涌泉穴内生……”卷三:“似觉伤人脏腑,姑集之,以备参考。能治漏蹄、蝼蝈、糍糕、脱跟、疙瘩等风。”[5]71、213陈秉钧《陈莲舫先生医案》卷上:“漏蹄风,风邪湿热未清,脘闷神疲,治以疏和。”又:“足跟痠痛,防成漏蹄风。”[6]22《大词典》未收。《近汉词典》仅释义为“牲口脚上的一种疾病”,不确;引高明《琵琶记》为首例[7]1206,晚。
(1)文靖夫人因内朝,皇后曰:“上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相公家寿州,当有之。”夫人归,欲以十奁为献。(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
(2)邵博公济言吕文靖公为相,其夫人马氏因时节朝宫中,慈圣谓曰:“今岁难得糟淮白,夫人家有之乎?”(徐度《却扫编》卷上)
(3)适淮上诸将送糟淮白数头、兔犭巴十余只、鹌犭巴十数对,遂以白鱼二头作一合,兔犭巴二只、鹌十只作一合复赠。(赵鼎《辩诬笔录》卷一)
按:淮白,一种味道鲜美的淡水鱼。也作“淮鲌”“鲌鱼”“白鱼”。梅尧臣《糟淮鲌》诗:“寒潭缩浅濑,空潭多鲌鱼;网登肥且美,糟渍奉庖厨。”[8]100《广雅·释名》:“鲌,鱎也。”王念孙疏证:“今白鱼生江湖中,鳞细而白,首尾俱昂,大者长六七尺。”[9]367这种鱼,产于淮安的最为出名。淮安文史资料网有这样的记载:白鱼,淮安地方志中称之为鱎鱼,以其通体洁白如银而得名;淮水所产之白鱼谓之为“淮白鱼”,古典诗文中所谓“淮鱼”“淮白”“银刀”皆指“淮白鱼”。据史书记载,淮夷“水多鱼美,白鱼尤为世所珍”,淮水流域皆产白鱼,而以淮安所产最为知名。淮白鱼外形美观,口味绝佳,出名较早。夏商时期淮白鱼已成贡品,唐宋时声誉则臻鼎盛,明清时期淮白鱼成为淮扬菜的名菜,俨然淮扬菜的头牌,现代淮白鱼堪称淮扬菜的典型代表和形象大使。[10]《大词典》《近汉词典》未收。
胡公谨云:登州城山出鳆鱼,俗云决明,可干食。(江休复《江邻几杂志》)
按:决明是一种蚌蛤类海生软体动物,“鳆鱼”或“鳆鱼甲”的俗称。也称作“石决明”。一说“紫贝”的別称。《大词典》仅释义“决明”为一种植物名。引杜甫《秋雨叹》为首例。植物的决明有明目的功效,这种蚌蛤类的海生动物“决明”有同类功效,因此得名。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七:“决明子,味咸,苦,甘,平,微寒,无毒。叶如江芒,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用之当捣碎。又别有草决明,是萋蒿子,在下品中也。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云∶石决明,是蚌蛤类,形似紫贝,附见别出在鱼兽条中,皆主明目,故并有决明之名。”[11]467王好古《本草品汇精要·虫鱼部上品》:“决明附石而生,壳大者如手,小者三两指,海人亦啖其肉,亦取其壳。”[12]686-687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二十五:“石决明附石生,惟一壳,无对。大者如手,小者如两三指,旁有十数孔。或云即鳆鱼,王莽所食者。《本草图经》谓鳆鱼别是一种,与决明相近耳。”[13]532朱橚等《普济方·本草药性异名·玉石部》:“石决明:俗名紫贝。又云,是鳆鱼甲、九孔螺、真珠母也。紫贝即牙螺,非决明也。”[14]547《近汉词典》未收。
东海员峤山有水蚕,长七寸,有鳞角。以霜雪覆之,始为茧,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投火不燎。(李石《续博物志》卷十)
按:水蚕指传说中养在水里的一种蚕,吐的丝自然五色,所织之物绚烂珍贵。“水蚕”也代指这种蚕吐的丝,水蚕丝也称作“灵泉丝”。该词唐时已有,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神锦衾,水蚕丝所织也。方二丈,厚一寸,其上龙文凤彩,殆非人工……上始览锦衾,与嫔御大笑曰:‘此不足以为婴儿绷蓆,曷能为我被耶?’使者曰:‘此锦之丝,水蚕也;得水则舒,水火相反,遇火则缩。’遂于上前令四官张之,以水一喷,即方二丈,五色焕烂,逾于向时。”[15]14-15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四对水蚕的生长有较详细的记载:“唐小说载元和八年,大轸国贡神锦衾,水蚕丝所成。云其国以五色石甃池塘,采大柘叶饲蚕于池中。始生若蚊睫,游泳其间,及长,可五六寸。池中有挺荷,蚕经十五日,即跳入荷中成茧,自然五色,亦谓‘灵泉丝’。山蚕、水蚕皆物产之异。”[16]584《大词典》《近汉词典》未收。
是非曲直在听断之审。请以药物喻之,医方谓药物有相使相反者,如甘草为国老,以性能和众药,放汤齐中,不论寒温多用之。而斑猫有毒,相反,若用之则致害人。(高晦叟《珍席放谈》卷上)
按:斑猫是一种能飞的昆虫,可入药。即斑蝥。该词唐时已有。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四:“同州:寒水石、斑猫、麻黄、廑虫、麻黄根……”[17]6后代还有用例。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聋用巴豆一粒取心,斑猫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捣膏,绵裹塞耳中,再易甚验。”[18]481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樗鸡》:“斑蝥,释名:斑猫、螌蝥虫、龙蚝、斑蚝。气味:气味辛、寒、有毒。”[19]1022包诚《十剂表·药味别名》:“斑蝥:俗名斑猫。”[20]161《大词典》“斑蝥”引《本草纲目》为首例,晚。《近汉词典》未收。
(1)巴榄子,如杏核,色白,褊而尖长,来自西蕃。比年近畿人种之,亦生。树似樱桃,枝小而极低。(朱弁《曲洧旧闻》卷四)
(2)石栗,圆如弹子,每颗有梗,抱附之类杓柄,肉黄白,甘韧,似巴榄子。(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3)更有干果子,如锦荔、木弹……番桃、松子、巴榄子、人面子……(周密《武林旧事》卷十六)
按:巴榄子即巴旦杏。《骈雅·释木》:“巴旦,北杏也。”[21]89清《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巴旦杏,一名八担杏,又名忽鹿麻,出回回地。树如杏而叶差小,实尖肉薄,其核如梅,其仁甘美,味如榛子。”[22]4341巴榄、巴旦、八担是音译词的不同文字体现。《大词典》《近汉词典》未收。
友人董耘馈长沙猫笋,荐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辄作诗为贶,曰:“因笋寓意,且以为赠尔。”(李廌《师友谈记》)
按:猫笋是一种笋的名称,即猫头笋,也作猫头。猫笋定为美味,宋时成为馈赠佳品,多出现在宋人诗句中。杨万里《记张定叟煮笋经》:“江西猫笋未出尖,雪中土膏养新甜。”[23]卷二十八.13方岳《新晴》:“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24]505也有人说猫笋实为“毛笋”的俗称。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诸蔬部》:“毛笋即茅竹笋,笋之大者。笋谱∶毛笋为诸笋之王,其箨有毛,故名。俗呼为猫笋者,非也。”[25]353猫笋也作“猫头”。陈师道《寄潭州张芸叟二首》诗:“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26]276-277冯坦《句》诗:“终日无人到,隔林惟鸟啼。雀舌收先雨,猫头掘带泥。”[27]1114《大词典》《近汉词典》未收。
(1)是日,中使押赐大行遗留,宰臣金百两、珠子七万……黑犀作子一……(曾布《曾公遗录》卷九)
(2)霍山行祠,正赛长生马社是诸王府第娇马,或用金鞍、银鞍、绣鞍、养鞍、金勒、玉勒、乌银勒、玉作子、码瑙作子、箱嵌作子、透犀作子、七宝作子、玉作子、玳瑁作子。(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
按:作子是古代贵族马鞍上的装饰品,也称鞍作子。古时贵族用的马鞍配饰极其奢华,用金银珠宝进行装饰,装饰物总称“闹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闹装,带名。始於白乐天诗‘贵主冠浮动,亲王带闹装’……盖子弟腰带所垂,以系觽帨等具者。”[28]155《文献通考·王礼考十二》:“驾马,鞍勒有金、玉、水晶、金涂四等闹装。”[29]1060“作子”则是单指每件装饰物,可计数。佚名《百宝总珍集·鞍作子》:“闹装作子五百个,七宝碾成真堪美,簇三不下八十只,结裹银鞍贵人玩。玛瑙、水晶、犀玉、间镀金银作子,如闹装,五百五十件左侧方全。簇三百六十件左侧方全。如件暇以下不全,难着主。如有更教鞍作,商议相度。”[30]808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四》:“鞍辔金银镀作子一,金镀银平级花桥瓦一……”[31]9804《大词典》仅释义为“方言。陷害人的圈套。”义项不全。《近汉词典》未收。
(1)既退,遣御药刘援押赐对衣、金带、鞍、辔、马于都堂,制作皆精。(曾布《曾公遗录》卷八)
(2)对衣皆造成者,有红罗绣抱肚、白绫袴、黄绫衬衫、勒帛紫罗公服各一。(同上)
(3)对衣谓上衣下裳,一对也。(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
(4)惟从官初除,鞍马、对衣之赐犹存,而省其半。(庄绰 《鸡肋编》卷中)
按:上衣下裳谓对衣,即套装。以上可见,对衣在宋代笔记中是较常用的一个词,笔记外还有用例。苏辙《谢对衣金带表二首》:“伏蒙圣恩赐臣对衣、金带者。”[32]1050脱脱《辽史·太宗本纪》:“辛亥,墨离鹘末里使回鹘阿萨兰还,赐对衣劳之。”[33]47《大词典》《近汉词典》未收。
(1)契丹重骨咄犀,犀不大,万株犀无一不曾作带,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天祚以此作兔鹘(自注:中国谓之腰条皮。)插垂头者。(洪皓《松漠纪闻·补遗》)
(2)古以韦为带,反插垂头,至秦乃名腰带。唐高祖令下插垂头,今谓之挞尾是也。(王得臣《麈史·官制》)
(3)古有革带,反插垂头,秦二世始名腰带。唐高祖诏令向下插垂头,取顺下之义。(孔平仲《谈苑》卷四)
按:垂头指带状物前端的下垂部分,常用于腰带。古时腰带反插垂头,有顺从的意思。《文献通考·王礼考七》:“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曰‘䤩尾’,取顺下之义。”[34]1015“垂头”也指雕刻的一种造型。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七:“雕銮匠之职,在角梁头、博缝头……净瓶头、莲瓣芙蓉垂头……并斗口各科,工用有差。”又:“镟匠职在鼓心、圆珠帘、滑子、净瓶、大垂头、仰覆莲、西番莲头、束腰连珠、镟牙、粗牙诸役。”[35]463“垂头”还指风水的一种地形。周景一《山洋指迷》卷一:“大矬大平者,形如长宽牵线,极矬极平者,形如极宽线,其垂头之情不拘远者近者,横看对看,明眼庸眼,皆可得见。”又:“所谓垂头者,不必定如仰鹅毛之平斜倚靠也,如鹅毛之竖倚靠亦是,故削脚江削脚,不在山之峻与平,只在形之覆与仰,至峻之下,略还跷便是垂头。至平之后,无一矬即为削脚(后无矬则前不还跷),故曰:垂头不削脚,削脚不垂头。”[36]19、2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楚人谓顷襄王:秦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之鄢、郢鄢、郢,见前子男赖国及楚都,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37]32《大词典》释义为:①低头;②犹伸颈。义项不全。《近汉词典》未收。
注释:
①文中例句皆引自大象出版社历时十九载2019 年出版的《全宋笔记》(全102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