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宇尘 江 帆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园林景观是旅游城市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建成后评估是使用后评估的一种,是对园林景观项目建成使用后产生的视觉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本调查以较为典型的旅游城市南京两个广场绿地使用后实际效果与使用前决策预想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考核,确定项目预期指标是否实现,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1]。
华东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南京是六朝古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至今城市内仍然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建筑遗址和文物。同时作为国家东部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体量庞大,人口密集,商业发展迅猛。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既要结合原有地貌,不破坏文物遗址,弘扬历史文化,同时又要兼有旅游城市的现代风貌和其他城市绿地的功能需求[2]。
(1)查询资料。根据现有资料和地图提供的影像资料分析广场的建设背景、空间布局、建设目的、建设要求,作为后续现场调查的对比参照资料。
(2)实地踏勘。详细描法:首先确定所选广场绿色空间的景观要素,如绿化、水体、铺装及景观小品,然后进行描述和评价。本文以广场设施的研究为主,分析其使用密度和情况。行为场所观察法:通过照片、行为地图来记录人群在广场内部环境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各种绿地和景观的使用密度。
(3)问卷调查公共偏好法:采取问卷和口头采访,调查不同年龄居民对广场景观的心理偏好程度。
(4)分析方法以10分制为标准,对回收数据进行计算,制成表格后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使用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文化心理需求,通过调查绿色空间的景观布局,包括广场内绿地结构、各景素、布局、功能,利用空间美学的艺术眼光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广场环境景观中现存的问题[3],见表1。
表1 广场群众印象评价分析表
1 空间布局模式
汉中门广场于1997年建成开放。从整体空间看,广场由古城堡和古城墙围合,空间较为封闭,有“闹中取静”的效果。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突出了以石城门为核心的传统风格,使新建广场与古城在基调上取得了统一。从广场的整体布局上看,广场分为南部的下沉式广场活动区、休闲漫步区和北部的回归田园区。
2 实际使用情况
(1)地理位置:汉中门广场周围小区分布密集,半径300米内约有八个住宅小区。经路人随机采访,得知在广场上人群绝大多数是周边居民,基本都是步行来到广场,用时20分钟以内。此外由于广场位置附近交通便利,有大量公交站台、地铁站等公共交通系统,因而也有一些经过的旅游人群,人流流动性很强。
(2)人群活动:调研时为盛夏,天气极为炎热,广场高大乔木不多,并且没有大面积水域,硬质铺装为主,调节气温能力有限。因此中午停留的人极少,多为经过。大约五点之后逐步有人外出,老人和孩童为主,青年和中年人人多为孩童家长,或者遛狗人群,学生和普通上班族多为经过,极少停留。六七点左右是人流量的高峰时段,许多人,包括旅游人群来场地散步、集会跳广场舞。
1 建设背景
鼓楼市民广场位于鼓楼转盘东北角,2017广场改造保持原鼓楼——北极阁广场城市东西轴线布局不变,在保留原广场功能与大树的基础上,再造西北广场附属区块,整体广场可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块”:西南主广场草坪观赏区、西北城市花园活动区、东南主广场区、东北城市林荫广场区[4]。
2 使用情况
(1)地理位置:鼓楼市民广场周围小区没有汉中门广场那么密集,集中分布在广场的东北侧。但由于附近商圈极为丰富,是多条交通干道的交汇点,因此也是南京市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旅游及本地人流量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鼓楼市民广场的人员也来自四面八方,经现场询问,人员以小区居民为主,但也有来自于鼓楼医院或旅游停留的。总体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鼓楼市民广场的辐射范围比汉中门广场更大。
(2)人群活动:鼓楼市民广场依然是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年轻人较少。相对而言,附近风格年轻时尚的凯瑟琳广场更加吸引年轻人。盛夏时节,由于鼓楼广场东北林荫广场区高大乔木多,人群出现的时间更早,数量也更多。与汉中门广场的城墙包围式不同,鼓楼广场三面临街,加上改造了原本郁闭的空间,所以显得极为开阔,也因此群体活动更加丰富。下午时密林区树池花池边缘常有老人坐着闲聊。北面在广场和楼房之间有一条小巷,很多老年人挤在小巷里下棋[5]。傍晚五六点的时候是儿童外出活动的高峰期,调查中发现很多小朋友非常青睐跌水台地的区域,由于高差很丰富,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玩耍。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缺乏适合儿童的户外游乐设施。晚上七八点左右广场舞依然是广大中老年人最热衷的娱乐活动,也得益于场地丰富的高差和开敞的空间,使得广场被分为数个高度不同、相对独立的区域,音响的声音甚至不会互相影响。经统计,同一时段广场舞群体大约有五个,最多甚至可能达到六个,同时跳广场舞的人约有一百四十人。
(3)数据分析与总结:通过数据发现鼓楼广场的评价总体来说略高于汉中门广场。一方面鼓楼广场的建设经历过一次更新,总体风格更加现代化和时尚。而汉中门广场建设年代比较久远,虽然设置了大量富含古典元素的景观小品,也在轴线上突出了汉中门的位置,但是没有很好地突出宣传历史的科普教育功能,现场的科普力度比较一般。如果能采用更醒目的方式,如宣传栏之类的设施,对汉中门进行相关的设计和介绍,或许汉中门广场的文化意义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管理维护角度来说,明显可以看出鼓楼广场的维护更加严格,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草坪、花卉、树木的维护,当有人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会及时地加以制止。汉中门广场管理力度很小,以至于出现了大量人群违反规定遛狗,儿童翻弄破坏花坛也无人制止的现象[6]。
综上,儿童和老年人的户外需求相对来说是大于中青年人群的。但是南京很多广场和公园在适合儿童游乐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有不足,只能依靠原有的高差设计和广阔的铺装场地给儿童提供活动的乐趣。针对老年人喜欢下棋和喜欢跳广场舞方面的需求也不是太能满足。现在已经推出公园棋盘的设备,认为可以在公园的部分场合应用。同时广场可在局部地区使用一些微地形,设置一些游乐设施供儿童游玩及其他有锻炼需求的人群进行运动和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