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场域转换

2021-12-29 02:30韦江萍
记者观察 2021年30期
关键词:场域账号领域

文 韦江萍

当前,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各类政务号成功打造“短视频+政务号”的模式,逐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从传统场域到新媒体场域的转换,进一步抓牢传统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力和话语权。紧随政务号的脚步,各大高校也主动顺应媒介发展新趋势,以各大短视频平台为据点,开通官方短视频账号,快速搭建短视频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

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场域转换的良好态势

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我国短视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以秒拍、美拍、小咖秀等应用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渐被大众知晓,用户开始接纳、喜爱以短视频为主的新的传播形式。第二阶段是2015年至2017年,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得到资本注入,各互联网巨头在短视频领域开展抢夺、瓜分大战,传统媒体也转战短视频领域。第三阶段是2017年至今,短视频总播放量以平均每月10%的增长速度快速扩大传播,同时吸引了更多创作者加入其中,短视频覆盖内容不断扩大,垂直领域不断细分,用户粘性不断增强,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平台整改乱象,传播正能量

在短视频流行之初,由于平台审核、监管制度尚未成熟,各平台的视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从快手APP中狼吞虎咽的“吃播”到抖音APP中拜金炫富的“潮人”,各类低俗、博眼球的视频内容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监督的不断加强以及平台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类受到谴责批判的视频内容和视频创作者逐渐被整顿、规范,短视频内容开始正向引导。短视频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利用重要的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弘扬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同抗疫,涌现出了一批批舍身忘我的团体和个人。在此期间,短视频平台积极推送大量最新疫情资讯和抗疫感人事例,用户即使无法出门也能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华夏儿女团结一心的超强凝聚力。这些都为高校在短视频领域进行意识形态场域转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短视频+政务号”典范模式引领

短视频发展初期只是受众用来娱乐的一个平台,随着用户数量激增,传统媒体、文化、旅游、消防等大量政务号加入其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信息传播新模式,打造出的“短视频+政务号”传播模式反响热烈,并涌现了一批运营典范,这推动了短视频成为社会传播主导形态之一。传统媒体借助短视频阵地,扭转以往官方刻板形象,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通过热门视频了解掌握大众舆论热点和兴趣爱好,及时引导网民辩证地看待舆情,这既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环境良性发展,又推动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度,为高校进行短视频领域意识形态场域转换提供了大量可鉴经验。

“短视频+高校官方账号”初成生态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0所高校开通官方抖音号,其中包括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等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在内的校园类官方账号超过700个。高校账号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风格在短视频平台展示学校形象,宣传校园文化,助力高校的宣传和传播工作。各高校尝试将意识形态教育与短视频相结合,在选题策划中注重价值导向,在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中传递积极情感,不少高校官方账号或高校专家学者个人账号在短视频平台成功“出圈”。例如南宁师范大学一段军训生跳兔子舞的视频在抖音平台爆火,收获超过217万的点赞量以及1.3亿播放量。由此可见,在高校探索意识形态场域转换过程中,搭建的“短视频+高校官方账号”模式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生态。

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场域转换存在的困境

多元社会思潮涌现和扩散,弱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用

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性程度极高的场域,因此多种话语势力都企图占据这一舆论场。创作主体广泛、创作内容自由多样、传播理念多元是短视频的特点,每一个短视频内容,不仅仅是单纯叙事,而且还体现着创作者本身的价值理念。植入了价值倾向的短视频作品被传播给受众,与作品产生思想共鸣的受众容易被创作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同化。当今社会发展状况纷繁复杂,在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以隐蔽的形式夹杂在各类短视频内容中,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短视频领域涌现以及扩散,影响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仍处在探索、学习阶段的青年学生,三观尚未成型,极易被各种社会思潮迷惑带偏,受错误思想渗透,主流意识的宣传受到影响。

高校对短视频领域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短视频之所以能在青年学生中盛行,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丰富的娱乐性,学生通过娱乐来缓解学业、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焦躁情绪。长期以来,高校以相对单一和单向的形式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平台在网络空间已不再新潮,短视频新颖、接地气的风格比这些平台发展更快。部分学校网络文化育人理念相对保守、落后,因短视频风格的娱乐化而对短视频领域产生偏见,无法认识和利用短视频的优势,行为被动,错失了在短视频领域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先机。

高校内容创作质量有待加强

尽管已经有不少学校意识到高校意识形态在短视频领域进行场域转换的重要性,早早开设短视频官方账号,并且持续创作出了不少视频作品,但是学校账号的实际运营基本都是有学生团队进行,负责老师仅做指导。学生思想层次较低,所创作的视频作品大部分还停留在仅具有趣味性的层面,无法兼具趣味性和深度性,不能将主流意识形态更贴切地融入到短视频作品中,无法充分发挥短视频影响力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难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高校意识形态场域转换的有效路径探索

提高重视程度,主动探索路径

高校要突破固有的传统、保守工作思维,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短视频作为网络文化育人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媒介的身份,积极主动加快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建设阵地,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正能量的载体作用,加强高校对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指导,引领青年学生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牢把握高校在短视频领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重视内容创作,改进价值渗透方式

高校要积极策划、创作出优秀的短视频作品,通过优质的视频内容实现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无论是在平台选择还是内容倾向上都要精准对接大学生的需求,通过专业生产,创作简短、可视、可互动的网络作品,增强短视频作品的吸引力。可充分发挥短视频“短小精悍”的特质,聚焦挖掘典型,树立典范;或将娱乐化与严肃性有机结合,以丰富的形式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先进典型榜样、社会热点问题等,使宏大、意义深远的主流价值导向变得鲜活立体,更易被学生所接纳、吸收。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合力育人

高校应加强对参与短视频策划制作各个环节的领导干部、教师、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媒介素养培训。一方面,通过专题研讨、沟通交流、线上线下学习等多样形式,进一步坚定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政治立场,加强领导干部和教师引领意识形态工作在短视频领域进行场域转换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孵化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通过同伴示范作用,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带动其他学生正向学习。

构建良性工作机制

高校要不断完善自主监管制度,助推优化短视频领域的内容生产环境,从选题策划、拍摄制作、文案编辑、后台互动等各环节中严格审核把关,建立相关行为规范和制度准则,营造良好的短视频生产和传播环境;要加强搭建高校短视频生产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彼此的学习交流,不断适应短视频平台的规则,提升短视频制作的操作水平;要建立、优化内容创作的奖励机制,提高官方账号运营者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做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正确价值导向的精品视频。

猜你喜欢
场域账号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