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东北地区的妇女工作研究

2021-12-28 02:51隋悦
行政与法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妇女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妇女解放、促进男女平等写在奋斗的旗帜上,百年来一以贯之,孜孜以求,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与中国实际状况相结合为原则制定妇女工作指导方针。本文对“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开展的妇女工作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开展妇女工作取得的辉煌业绩和积累的成功经验。新时代,应引导广大妇女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引领妇女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诉求融入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坚定走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妇女工作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1)12-0031-07

收稿日期:2021-09-24

作者简介:隋悦,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妇女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妇女运动研究(1921-1949)”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BDJ072。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要牢牢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我国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同步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领导妇女运动、开展妇女工作的经验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整理,总结和归纳,汲取、丰富和发展其宝贵的智慧成果意义重大。本文力图通过对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及妇女运动的兴起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妇女开展艰苦卓绝斗争的研究,揭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讴歌东北妇女的伟大精神和卓越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东北的传播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苏俄无产阶级的妇女解放观,并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他们将性别问题与经济、阶级紧密联系起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提出妇女解放“非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制度不可”。[1]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名为《战后之妇人问题》的文章。他认为“女权运动和劳动运动纯是两事”,“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利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由此提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在他们看来,妇女的不幸在于婚姻家庭制度的腐败;妇女获得经济解放是争取其他平等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才能够改变妇女的命运。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束缚中国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有“四大绳索”(即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并阐述了这四大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妇女解放的前提是推翻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只有农妇加入革命阵营,她们的个人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同时指出:“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特别受压迫的状况,不但证明妇女对革命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2]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以政党名义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明确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性质和任务。1924年,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马骏[3]从天津来到吉林市毓文中学以教书为掩护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秘密成立了“读书会”。受其影响,吉林女子师范学校、吉林女中等学校的师生也成立了“读书会”,传阅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24年春,中国共产党委派恽代贤夫妇(共青团员)到长春教书,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为基地传播革命思想。1926年,杜继增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到吉林省开展工作,与长春其他进步组织联合宣传革命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东北妇女运动的兴起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了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吉林省各地女学生积极加入到斗争行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毓文中学、省立女师、省立女中等学校的学生纷纷罢课、示威游行、演讲、募捐、号召抵制日货;吉林柳河女师师生在女共产党员张光琦的带领下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反对侵略,反对临江设领”等口号并闯进了警察署。

1926年,吉林龙井东兴中学的朝鲜族女学生组织成立了吉林省第一个妇女团体——“间岛女子青年会”,向妇女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1927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强行过江在临江县城设立领事分馆,妄图把东边道变成“第二间岛”;8月,中共柳河小组领导全县中小学师生罢课示威游行,仅柳河女师就有150名师生参加。[4]游行队伍高呼“撤销柳河日本出张所”等口号,商人、农民也加入其中,示威游行持续了3天;10月,在东北各界人民群众强烈反对下,日本侵略者被迫取消了在临江设领的侵略活动。同年,吉林汪清县成立妇女会,组织妇女上夜校,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婚姻自由。随后,东满各地纷纷成立妇女会。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赤色工会、贫民妇女协会、农民协会、反帝同盟、争自由大同盟、护济会等注意吸收積极进步的妇女参加,并通过政治训练、文化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

1928年3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将北京香山慈幼院师范班毕业的进步学生派到延边地区,其中共产党员程桂珍等7名学生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受其影响,延边龙井女学生组织成立了进步妇女团体——“槿友会”,并在纲领中提出了“废除对妇女封建的、社会的、法律的一切差别”“废除早婚,实行结婚、离婚自由,禁止人身买卖,废除娼妓制,保护妇女的经济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实行妇女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口号。斗争中,“槿友会”利用女性相对不易引起敌人警觉的优势建立地下联络点,转移护送东满特委干部。5月13日,张作霖与日本“满铁”秘密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消息传出后,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洲告同胞书》。5月27日,吉林女子师范学校、吉林女中、毓文中学等学校的师生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各派出2名代表参加江南农场会议,商讨反对建筑“五路”签约。10月,广大民众继续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路运动,大量女学生参与其中。

1929年2月11日,中共满洲省委制定《满洲省委工作计划大纲》,提出“女工与农妇运动应立即开始,发展女工组织与本身特别利益的斗争,一般妇女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应开始活动”。[5]东北各地的先进妇女们随即行动起来,组织农村妇女到夜校学习,提高她们的阶级觉悟和反抗意识。

1930年初,中共吉林地下党组织东兴支部以东兴中学为基地,组建妇女夜校作为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负责传递党的重要情报及保护东满特委干部工作,同时为百姓站岗放哨。4月,为贯彻中央关于在“五一”举行全国总示威的指示,中共满洲总行委发出《“五一”工作计划》,要求东北各党团组织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游行示威和罢工。延边各县妇女会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妇女参加示威游行,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捐抗税”“反对高利贷剥削”等口号。仲坪、九龙坪一带的妇女还乔装打扮,把文件藏在发髻中、裙带里,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联络通信、到日伪统治区张贴传单等任务。发动起来的妇女勇敢地参加了“红五月”斗争和“八一”吉敦暴动,和男子一起审判罪大恶极的亲日走狗和地主,焚烧契约和账据。8月,中共满洲省委通过了《关于妇女工作》第十一号通告,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建立妇女组织,规定“在一个月内不能成立妇委的地方,至少要有妇女干事1人负专责”,并指出“组织妇女群众斗争,是满洲的党当前主要工作之一”。[6]中共东满特委和南满特委还在农民协会、反日会等群众组织中设立了妇女部。至9月末,东满所有党组织都建立了妇女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在59个基层党支部的639名党员中有女党员160多名。[7]斗争中,妇女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汪清县依兰沟妇委会组织妇女群众配合游击队抢粮,把抢到的粮食送到八区;中共和龙县委以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3周年为契机发动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位县妇委会干部在散发传单时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三、“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下的东北妇女反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建立“满洲国”并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其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王道”与日本的“皇道”揉和在一起,大肆宣扬“日满不可分”“王道政治”,妄图泯灭东北人民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思想,成为“顺民”为侵略者效力。占东北人口一半的妇女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其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会极大地影响到子女、丈夫、父母,因而倍受日伪统治者的关注。为麻痹和控制东北妇女,日伪当局无所不用其极,通过成立妇女组织、改造妇女团体、学校教育、新闻宣传等手段来打造所谓的“王道下的新妇女”。如要求东北女性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要遵从“三从四德”,做“贤妻良母”;要求东北女性向日本女性学习,在“家庭强化”“铳后援”“民族和谐”三个方面做积极实践“建国精神”的“新女性”。受此毒害,个别东北妇女以“满洲国人”为荣,并规劝丈夫、子女做殖民统治者的忠实“国民”。[8]在日伪当局的教唆下,一些妇女团体先后成立。如1931年12月6日,“全满妇人团体联合会”成立;[9]1934年10月,由“满洲国”军政要员的老婆组建成立了“大满洲帝国国防妇人会”。[10]这些妇女团体提出了“培养国家观念”“慰问军队”“日满两国亲善提携”等口号,鼓动东北妇女成为“民族协和”的积极群体,并组织了向日满军队寄送慰问信、慰问袋,到车站码头迎送军队等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满各地妇委会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减租、减息、武装夺取粮食等反日斗争。如延吉县的秋收斗争有2500多名妇女参加,珲春黄区的秋收斗争妇女占60%。在中共东满特委领导的秋收斗争和春荒斗争中,有10万多名妇女参加。[11]为抗日军队做衣做鞋、募集经费、救护伤员、送子参军,在爱国的东北农村妇女眼里这是很平常也是最經常做的事。如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妇女裴大娘,在1932年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牺牲后,鼓励女儿和三儿子继续杀敌,女儿于1938年也不幸牺牲。

1931年,中国东满特委调整领导班子,由汪清县妇委委员金英信主持东满特委妇委会工作,她成为东满特委妇女工作委员会第一位女委员。[12]2月,满洲妇委向中共满洲省委报告了东北各地妇女组织、妇女工作情况工作计划及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具体计划,满洲省委发布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日决议案》,向满洲全党提出“组织城市与乡村的劳动妇女创造和利用公开的半公开的团体,如补习学校、缝纫学校、识字会、放足剪发会、疾病失业互助会等组织,做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的任务,号召东北妇女“自己的利益要自己争取”。[13]“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妇救会、反日会带领广大妇女以各种方式开展反日斗争,如在黑龙江省抚远、饶河、海伦等地开展反日示威游行,采取撒传单和贴标语的形式进行宣传。9月22日,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口号,东北妇女踊跃加入赤卫队和义勇军。11月,在满洲省妇委工作的李秋岳深入到工厂、市民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大批党员、团员、进步学生到农村建立游击区,组织妇女参加“反日同盟会”“姊妹团”“大众读书会”“识字班”“绣花组”等抗日救国组织。这些妇女抗日组织受“反日救国会”领导,是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向群众宣传抗日、组织妇女参加反日活动、发展反日会员、支援抗日部队等。黑龙江汤原、依兰、萝北等40多个县先后都成立了妇女抗日组织,有的妇女组织人多且机构健全,如黑龙江珠河中心县委妇女部建立了“妇女反日会”,大约有450多名女会员;依兰县80%以上的妇女参加了反日会。[14]在黑龙江的宁安、汤原、珠河、饶河等中心县委,所属的县区都建立了妇女抗日救国组织。3月1日,中共满洲省委在“三八”劳动妇女节宣传要点中提出:“我们劳苦妇女必须在革命的总的战线上与劳苦弟兄一致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和他的走狗出境,建设苏维埃政权以取劳苦弟兄总的解放,同样亦取得妇女真正的解放。”[15]1932年春,东南满各县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在吉林延吉依兰沟的游击队里就有30多名妇女参加。珲春县有100多名妇女参加赤卫队和义勇军,[16]她们不仅为战士准备粮食、看护伤员、传递情报、站岗放哨,还直接拿起武器参战。为了掩护部队、保护乡亲,有的妇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9月,吉林省柳河县成立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由共产党员具恩惠担任会长。同期,在中共哈尔滨市委领导下,全市举行了大规模抗日示威游行,女工刘桂清、何静珍等在道里石头街道一带进行演讲和散发传单,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32年-1934年,党组织派赵一曼、于佩贞等人到哈尔滨老巴夺烟厂(后来的哈尔滨卷烟厂)开展女工工作,这里女工占全厂工人的四分之一,是女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她们通过和女工拜干姐妹、扎花会、参加婚礼、给小孩过百日等活动联系女工,发展骨干成员,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公开名义是“大众读书会”。

1933年3月6日,《宝铎关于满洲问题的报告》在“妇女工作和护济会工作”一节中这样描述到:“满洲的妇女群众的斗争情绪非常发展,在奉天(今沈阳)的纱厂烟厂的过去的斗争中,女工部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奉天的女工是全满洲最多的地方。在农村中的农妇,最近得到外县的报告,都可以看到她们在许多反对地主的斗争中是非常积极与勇敢。磐石妇女群众曾经抢回被捕同志和群众;至于当侦探放步哨,妇女都占很重要地位。”[17]

1934年2月28日,《饶河中心县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接受吉东局指示信的决议》提出要“加强妇女的教育工作,成立识字班党报和列宁主义的研究会、俱乐部等,以加紧妇女教育工作”,[18]并强调“成立县委的妇女部专来领导妇女工作。成立她们单独的支部和小组,指定女同志领导她们,不要把男同志组织一块开会。组织妇女侦探队、慰劳队、看护队、洗衣队等。加强妇女的教育工作,成立妇女识字班、党报和列宁主义的研究会、俱乐部等,以加紧妇女教育工作。”[19]4月28日,《吉东反日战争新形势和我党的迫切任务》提出:“反对把妇女斗争和一般的反日斗争和阶级斗争分开,引导女子反男子或破坏劳动者家庭的道路上去。”[20]5月,吉林通化成立妇救会。8月,南满成立反日总会。至11月,妇女反日会会员达700余人。[21]10月,日伪发动“第二期大讨伐”,面对野蛮屠杀,700多名失去亲人的珲春永昌洞妇女强忍悲痛,在村妇女会领导下给部队缝制军衣。为弄到白布,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敌占区,在东北寒冷的冬天,有的人脚趾被冻坏了,走路一瘸一拐。延吉县王隅沟的50多名妇女步行50多里给部队送去1000公斤粮食,她们用头顶着苞米,有的还背着孩子。路途中,她们随时会遭到敌人的进攻,有的妇女不幸被俘,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根据形势需要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等几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书写了辉煌篇章。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女战士,为此东北抗日联军先后成立了妇女团、妇女连、妇女队、妇女班,人最多时达到300多人。[22]女战士们在战时和男战士一同打仗,部队修整时还要继续从事后勤工作。如在第二路军四师二团,有一支由100多名朝鲜族妇女组成的女兵连,她们和男战士并肩战斗英勇杀敌,在安图县大酱缸战役中消灭李大山杂牌军500多人;配合杨靖宇带领的警卫旅活捉日军18人。抗日民族英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女共产党员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昏迷后被俘,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于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

在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下,一些女知识分子通过报纸、著作等宣传爱国反日精神。如《国际协报》女编辑白朗连续发表多篇抨击反动势力的抗日文章;女作家萧红发表于1935年底的《生死场》是20世纪30年代最早出现的抗战文学之一。哈尔滨医务界女医务人员在党领导下积极为抗日志士治病疗伤,其中包括帮助赵一曼逃跑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随着反日斗争的深入,哈尔滨工大、师范、女中等大中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反帝大同盟”,从事地下工作,秘密资助党组织和游击队。1936年10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对爱国学生实行了大逮捕、大屠杀,在哈尔滨南岗极乐寺后面杀害了包括医专和工大女学生在内的80多名爱国志士。[23]1936-1937年,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团体迅速发展壮大。

1938年,东北的抗日斗争进入到极端艰苦阶段,抗联四军随西征部队转战。9月,部队回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时剩下100多人,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带领的8人。8名女战士为了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背水一战,誓死不做俘虏,互相搀扶着跳入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八女投江”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东北妇女抗日史上的壮丽篇章。

在艰苦卓绝的反日斗争中,东北妇女是最果敢、最坚决的。[24]她们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度政治觉悟、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女共产党员。

结  语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谈话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这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確道路。”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民族复兴是相融相嵌的,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妇女工作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必由之路。妇女除了具有性别属性外,还承载着阶级、民族等更多的社会属性,实现妇女解放必须紧紧与摆脱民族国家危机、实现民族国家复兴的总目标融为一体,这是由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和国情所决定的,并非单纯的男女平等问题。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是在参与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中国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之上的,与西方女权主义所追求的极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做好党的妇女工作关系团结凝聚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关系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力量。”同时指出:“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妇女工作要引导广大妇女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家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參考文献】

[1]陈独秀:答费哲民(妇女、青年、劳动三个问题)[A].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4][11-13][16][21][22]吉林省部门史·省妇联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7]吉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吉林省志·卷十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8-10]刘晶辉.民族、性别与阶层——伪满时期的“王道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15][17-20][23]黑龙江妇女的抗日斗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4]丁卫平.中国妇女抗战史研究(1937-1945)[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Research on the Party's Women's Work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May 4th Movement to the Full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Sui Yue

Abstract:Since its birth,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written the realization of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on the banner of struggle.Over the past centur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ursued it diligently and formulated guidelines for women's work on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Marxist women's emancipation thought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women's work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Northeast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and summarizes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nd accumulat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leading the women's movement and carrying out women's work under difficult conditions.

Key words:communist party of china;northeast china;women's work

猜你喜欢
东北妇女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状态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东北振兴赢了还是输了?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
抵制嫁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