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团教学标准化目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1-12-28 07:59陈俊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

陈俊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与综合素养理念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在基于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有力推进的进程中,提升艺术类课程教学或活动教学的规范性显得日趋重要,其中,构建学生乐团教育标准化范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学目标体系是标准化建设中的核心基点与重要抓手。本研究拟基于新课标学生各阶段特点的研究,设置学生乐团教育的分段目标体系,并在研究者的实践中进行验证与修正。

关键词:学生乐团;教育标准化;教学目标;学段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063-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the vigorous promo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rt curriculum teaching or activity teaching, among which,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paradigm of student orchestra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system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s the core and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each stag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is study intends to set up a segmented target system for students' orchestra education, and verify and modify it in the practice of researchers.

Keywords: student orchestra; education standardiz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learning objectives

一、研究背景:學生乐团标准化建设适逢其时

在我国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来,建设学生乐团作为重要抓手越来越普及。同时,作为推进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学生乐团建设在经济腾飞的背景下迅猛发展。标准化最初广泛适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意指产品设计的规范化和产品指标设计的统一化,用以规范产品生产。教育标准化拟揭示教育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是对具体学科目标、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提炼和归纳。教育领域的标准化改革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教育标准化改革通过成立由公民、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形式,来确定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要求。乐团教育标准化是指对学生乐团日常训练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范化研究。在各地各级学生乐团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激增的探索期之中,与大多艺术类、器乐类的课程教学一样,传统上的乐团教学大多采用经验式的、口传心授式的模式,缺乏科学的体系教学研究。而在宏观政策推动、乐团蓬勃发展、课标基础理论依据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学生乐团教学标准化体系建设适逢其时、呼之欲出。

(一)宏观政策推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标准化改革的政策

乐团教育标准化改革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标准化改革的国际影响下和国家政策推动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美国是艺术教育领域标准化改革的先行者,1994年美国教育法进一步确立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2014年美国颁布了《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美国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标准化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示范效应。教育规律的相同性和艺术的相通性要求我国艺术教育也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依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法则执行。教育具有教书和育人双重指向,所以标准化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标准化改革的作用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教育标准化工作。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新《标准化法》”)修订通过,为强化标准化工作的法治管理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我国艺术教育标准化改革提供了契机,也引发了对于乐团教育标准建设的新思考。

(二)夯实理论基础:新一轮课改中艺术类课程教学标准日趋完善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核心素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求和素质体现,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2017年版《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并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凝练,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在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育部规定中考体育将和语数外同分值,艺术将纳入中考总分,2022年将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这些文件的出台,为乐团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细则出台: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的有力驱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新时代开展学校美育改革提供了指导细则。《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并从师资队伍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从责任主体、经费保障等方面为美育工作做好了组织保障。这些指导细则的出台和执行,为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二、基于学生特点的乐团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建设是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统一规范过程。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与基点。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基于“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同时,该文件还按学段设置了“学段目标”,其作用在于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和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将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学习内容按学段设计为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7-9年级)。2017年版《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培育艺术核心素养,高中阶段各年级(10-12年级)涵盖于“高中标准”中。各学段的分级教学目标设定,成为不同学段、不同教学内容标准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样,在乐团教育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与关键。在参照上述国家权威文件的分段学生特点研究与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乐团特点予以适当修正,设置乐团分段教学目标。

(一)制定以感受體验为主的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小学生年龄偏小,一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心理稳定性较差,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领会不足,对学习的过程是否具有游戏性较感兴趣;在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象的概念较能理解。根据小学生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设置基于“感受体验”为主的乐团教育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通过旋律性与画面感强、且难度低的乐队曲目,促进小学生乐手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其体验音乐艺术情感内涵的能力和求知与探索的基本态度。由于年龄和身体等方面的因素,小学生的音乐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官能力,通过具体化的、趣味性的音乐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形成求知和探索能力。

2. 以鼓励性、启发性的乐队训练方法为主,培养小乐手重视音乐表现的学习,形成乐观、积极、自信的态度,愿意积极参加集体性音乐活动、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与集体协作的意识。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

(二)制定以求知探索为主的中学生音乐教育目标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差别性,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至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器乐的演奏技能明显提升。因此,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就需要调整为:

1. 通过乐队作品的训练,强化音乐感受与欣赏的学习,能够自主体验并感受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分辨不同的音乐体裁与形式,初步具备鉴赏力。

2. 在声部演奏、乐队合奏中,实践感受各音乐要素、理解音乐形象,同时学习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和表达音乐情感,熟练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3. 在乐队训练中融入音乐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乐手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型意识及创造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作品,个人或集体即兴创作出符合主题的音乐创编活动。

(三)制定以鉴赏创作为主的大学生音乐教学目标

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较为成熟,他们具备了初步形成音乐思维(即在声音中思考),希望通过聆听、表演和创作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以期对音乐的理解变得更丰富、更缜密。大学生的音乐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学生的视野,结合大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目标可以相应调整为:

1. 在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的前提下,通过选取思想上有一定深度、技术上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大学生的音乐教学要注重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积极、科学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2. 在多样化的乐团训练活动中,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鼓励民族性与世界性音乐表达相结合的音乐创作,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自信。通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增加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升,提高人文修养和艺术情怀。

三、基于分段目标的乐团训练实践

在基于课标进行乐团分段目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践训练对目标进行验证与修正。在目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包括指挥和声部老师)要紧紧把握艺术、科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并基于学生乐手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曲目与教学方式,使各阶段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使学生在愉悦的乐团学习中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乐团的教学手段与训练实践

小学生乐团的教学工作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音乐的体验与感受鉴赏应注意以音乐为本,教师的引导注意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注意挑选符合低龄段孩子喜爱的作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教师应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通过分层教学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音乐的创造力。

《欢乐颂》《铃儿响叮当》《雪绒花》和《青春舞曲》是比较适合这一阶段的排练曲目。这些曲目,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且旋律性强、音型简单、演奏技能要求比较低,小学生乐手比较容易掌握,同时演出效果比较“热闹”,易与听众共鸣互动,让小乐手们从体验集体演奏带来的愉悦感中获得成就感。在合奏训练时,抓大(问题)放小(问题),以鼓励教育为主;而在声部训练时,应严格要求,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中学生乐团的教学手段与训练实践

对于中学生,乐团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老师还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还要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可延展的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天空之城》《剧院魅影》《彩云追月》和《自由探戈》。这些曲目既符合学生对音乐的憧憬,还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通过教师精心细致的安排,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起到提升的作用。在对作品进行品析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与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从艺术中获得感悟与熏陶。

《耶律哥》是美国管乐作曲家阿伯蒙特的代表作之一,乐曲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耶利哥城被犹太人攻占的过程。乐曲第一部分描叙了犹太人穿越沙漠去迦南的艰苦历程,曲调充满了悲叹,表现了犹太人渴望结束流浪生活以及对家人的向往。乐曲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攻占耶利哥城。第三部分庄严宏伟的旋律表现了胜利凯旋的场面。第四部分作者运用木管乐器和传统的犹太音乐节奏,激情演绎了一个典型的盛宴场面,人们在宴会上欢歌起舞表达胜利后的喜悦。所有的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在第四部分再现。乐曲的结尾用大调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的某些片段,象征着和平与宁静最终回到人们身边。之所以选择这首乐曲,是因为作品中第二、第四部分中宏大的音乐场面,正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乐手比较擅长表现的,而乐团中的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首席又完全可以胜任开头结尾相呼应的主题独奏段落。在和乐手们分享了这部作品的内容后,乐曲段落的划分和恰当的速度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拿作品中的F段落举例,纵向整齐划一的节奏是一支优秀的学生乐团必须具备的合奏能力。

然而这一段落的音乐并没有明显且完整的主旋律,每个声部又同时穿插其中演奏,所以极其精确的节奏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一般学生乐团容易暴露问题的段落,或是青少年身体条件所决定的气息问题、或是因为技术有限造成演奏忽快忽慢、或是每个人学习乐器的经历等因素,所以要求指导者在这个片段“小题大做”,细致到每个声部的每一位演奏员的节奏,放慢到极致的速度开始循序渐进地练习,不停交替搭配各个声部进行合作。这样的标准化训练过程看似投入了相当的练习时间,但却是事半功倍,既可以很好地展现这段乐曲所需的张力,又能使乐团学生更直观地明白一个好的乐团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乐团的成长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三)大学生乐团的教学手段与训练实践

随着大学生知识、阅历等不断丰富,其精神的富足要逐步胜过对物质的追求,就会追求文化内涵的厚重。大学生乐团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吸引与激发,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型目标等,指导和引领大学生们进入艺术殿堂,领略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以演奏古今中外的音乐名作为基础,以音乐审美为主线,在排演过程中,结合阐述与音乐审美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和乐理知识。在曲目选择上,也要突出艺术审美和文化涵养,比如《纳布科》序曲、《芬兰颂》《我的祖国》《红旗颂》。这些作品既具有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也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音乐审美。

《但丁神曲》根据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著的《神曲》改编而来。《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成就,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从中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和思考。这首由作曲家罗伯特史密斯谱写的作品,其中有几段非常著名的慢板旋律,都是由两个乐器合作完成,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二重奏。其中,双簧管与短笛的合奏是主要旋律,横向的旋律线条在五线谱上高低起伏的同时又内含着紧密联系。这段旋律音区跨度很大,双簧管有极限的低音,而短笛又有偏高的音域。比如说乐句的第一个音F,双簧管这个音用常规指法是偏低的,加了右手的按键又会偏高;再比如说降D音,双簧管这个音通常很低,但短笛恰恰相反,音准又会偏高很多。类似问题在管乐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受到指法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诸如气息、口型,甚至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类似音乐片段时通常会要求他们:第一步,先完成巩固个人练习并使用校音器等辅助工具仔细核对自己的音准,因为这时候这两个乐器演奏者本身的绝对音准非常重要;第二步,这两个乐器演奏者单独进行合奏练习,在演奏的同时仔细聆听对方的声音,尽量予以靠拢,使两种声音尽可能地合为一体,培养学生随时注意辨别自己音准的习惯,提高学生随时自我控制与调整音准的能力。要想使合奏的声音悦耳,一个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条件就是,所有参加合奏乐器的音准必须建立在一个标准上。

四、构建学生乐团教学分阶段目标体系

在充分结合国家音乐类课标与乐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学生乐团的分段目标体系。在不同阶段(包括小学低学段、小学高学段、初中学段、高中学段)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储备层次和兴趣爱好阶段确立不同学段的乐团教育目标。为乐团教育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环节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作者将在研读国家文件的基础上,继续在乐团训练实践中积极探索并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冯健.管乐团排练的几点思考[J].四川戏剧,2015(6):168-170.

[2]梅群.谈高校管乐团排练中常见的几个问题[J].音乐大观,2014(11):209.

[3]盖幢幢.大学管乐团建制与发展现状——以江苏师范大学管乐团为例[J].北方音乐,2016,36(3):186.

[4]杨光.对学生交响管乐团排练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2(8):80.

[5]侯晓龙.关于对中学生交响管乐团排练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20):183-184.

[6]赵起超.大学生管乐团训练要点[J].北方音乐,2020(2):246-247.

[7]季小琳.综合类院校音乐方向藝术硕士参与乐团训练的途径[J].北方音乐,2020(6):236-238.

[8]刘洋.管乐团演奏训练方法之探究[J].艺术评鉴,2019(24):57-59.

[9]吴铮.从“中庸之道”窥探我国《音乐课程标准》[J].当代音乐,2019(8):60-62.

[10]许冰.从英国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改革中获得的启示[J].人民音乐,2019(7):79-81.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