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苏佩佩,姜 丹,薛 源
(无锡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214000)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局部的病理扩张,会引发患者脑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出血,则再出血的风险也很高,造成严重不良后果[1-2]。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行开颅手术治疗,但手术效果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如果位置较深或长在重要功能区,则手术效果可能不佳[3]。风险护理是指通过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预防,给予重点干预,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的目的,目前在重症监护科、急诊科均实施风险分级护理[4]。本研究将风险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探究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及GOS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确诊颅内动脉瘤;意识清晰,可配合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0~70(55.9±2.4)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0(54.6±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入院后给予心理疏导,保证病房环境安静,保证良好睡眠,避免患者由于感染、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高而出现颅内压增高,术前做好评估,一旦出现剧烈头痛、生命体征不稳等情况,立即与床位医生联系,术后做好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2.2 观察组 采用风险护理干预措施。①成立风险护理小组。护理人员需熟悉颅内动脉瘤手术特点,根据手术特点对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明确目前存在的风险,互相探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改进、调整护理措施。②加强护理小组人员培训。护理人员讲解疾病及风险护理相关内容,包括风险管理主要模式、手术注意事项、颅内动脉瘤相关知识,每次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通过考核人员可以继续参与研究。通过培训提升风险意识,增强责任感,认真开展护理工作。③做好仪器管理工作。明确手术过程中所用仪器设备,指定单人进行检查,明确仪器是否丢失或损坏,每次检查完毕后做好维修记录和巡查记录,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遵循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医疗事故发生。④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床头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发生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情况,注意患者肢体温度、皮肤动脉搏动等是否改变,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告知手术医生进行处理。⑤心理护理。与患者随时沟通,仔细了解其内心想法,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做好解释工作。疾病恢复期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促进术后康复。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该量表包括社会、躯体功能、认知、角色等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比较两组预后良好率。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包括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轻度残疾、恢复良好5个等级,记录不同等级人数,计算患者预后良好率(%)=良好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出血、颅内压升高、脑血管痉挛、切口感染。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瘤样凸起,但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创伤、感染和先天性因素有关,尤其是激动时易导致血压升高,导致瘤体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颅内动脉瘤病死率高,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是疾病恢复良好的关键。研究指出,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因为瘤体破裂而死亡,二次出血病死率更高,目前随着手术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动脉瘤的理想措施[7]。常规护理干预只能起到部分效果,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识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有更高风险[8]。患者行手术时风险因素很多,包括护理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有效规章流程、管理能力欠缺等。
风险护理是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最科学的管理体系[9]。本研究有效监测患者的疾病状况,评价患者病情,制订有效护理措施,提升治疗有效率。另一方面在风险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防止长时间昏迷,密切监测,及时判断,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使其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术后恢复。实施有效风险护理要从护理人员着手,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探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合理调整护理方案,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10]。成立相应风险管理小组,结合多方面进行有效风险分析,判断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小组成员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护理人员造成的风险事件[11]。检查仪器,对于损坏或缺失仪器及时进行维修,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仪器问题导致治疗延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护理人员熟练运用各种设备应对突发事件,有效解决突发事件,降低患者病死率。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多变,较复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应对能力,采用风险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以保障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12]。及时给予有效心理安慰,疏导焦虑、抑郁情绪,给予患者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13]。此外,增强患者的健康促进意识,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过程中,积极陪伴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干预,进而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干预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