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1-12-28 03:21杨秋芬姚璐爽谢丽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有氧心脏护理人员

杨秋芬,姚璐爽,谢丽敏

(1.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 河南平顶山467000;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第三派驻门诊部)

慢性心力衰竭是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异常升高,心室射血能力及体循环受阻的心脏内部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心血管内科系统性疾病,常表现为患者自觉肢体疲乏无力、上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以及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还会出现肾血流灌注量不足、肝部发生淤血性硬化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不仅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因其可有效降低心脏的前负荷、改善患者水肿及呼吸困难等,成为临床治疗首选。但是部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忽视了患者自身心理情志及生理发展恢复需求,临床护理效果不容乐观[2]。因此,实施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组合式有氧运动根据患者实际病程发展情况,制定合理、全面的有氧运动训练计划,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护理领域。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组合式有氧运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NT-proBNP、心脏肌钙蛋白(cTn)、心脏核磁共振评估左右心室心肌薄厚程度,胸超声心动图以及X线胸片以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检查发现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二尖瓣环E/E比值在15以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学标准者;②经心功能分级(NYHA)评估测量,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者。排除标准:①经测量收缩压峰值在5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出现严重主动脉狭窄、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者;②在静止休息时,心电图显示ST段发生约2 mm位移、合并急性心肌炎以及活动期心包炎者;③患有高钾血症、急性甲状腺炎、肝肾脏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等严重代谢系统性疾病者;④合并较为严重的呼吸肾脏功能衰竭、支气管哮喘及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将纳入研究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主动性,护理人员可实时关注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临床护理的感受与评价。对患者因疾病造成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通与开导,将慢性心力衰竭相关专业知识及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对患者加以详细讲解,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促使患者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状态去面对疾病。同时,还可根据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工作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调整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②为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感染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可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铺整洁,用热毛巾对于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擦拭按摩,利于促进患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营造较为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定期对病室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始终处于新鲜状态。③加强患者对疾病预防及自我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护理人员可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详细询问患者病程发展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自我护理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嘱患者遵医嘱定时服用药物,监测机体各项指标。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组合式有氧运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估量表、心率、血压、脉搏、NYHA、心肺运动试验(CPET)及各项机体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病情程度进行合理、针对性较强的有氧运动护理指导。

1.2.2.1 慢跑和羽毛球家庭式运动指导 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在静止状态下,对自身出现的非阵发性或阵发性心动过速,能够进行很好调节、未发生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运动试验<6METS时,自身收缩压数值呈升高状态以及没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发生,心肺功能水平在Ⅰ~Ⅱ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家庭式有氧运动指导。可指导患者进行慢跑和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训练,告知患者在进行慢跑时,应注意上肢与下肢肢体之间保持平衡状态,并配合正确吸气与呼气方法[3]。在开始跑步时,步伐应以小碎步为主,同时为促使跑步训练能够达到最佳效果,还应指导患者平均每跑2步1吸、2步1呼,随着自身机体对运动强度的承受能力逐渐提高,患者还可逐渐加快跑步速度,与此同时,还应将自身呼吸时间延长,将呼吸调节为每3步1呼、3步1吸,25~30 min/d,直至患者自觉身体疲惫为止。为促使患者自身血液循环能够更加顺畅,护理人员还可指导患者进行羽毛球训练,告知患者可在晚饭后30~60 min进行适量羽毛球运动锻炼,每天30~40 min,直至自觉胳膊及下肢酸胀疲惫为止,连续运动1~2个月。

1.2.2.2 快走配合太极拳监测运动指导 对运动或静止休息状态下,曾出现心搏骤停,非持续性行动过速、收缩压数值范围在运动时低于静止状态、运动试验在<6METS时,缺血性ST段呈下移趋势且阵发性心绞痛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心脏功能分级处于Ⅱ~Ⅲ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训练。在患者进行运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自身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快走配合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嘱患者在运动初期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5~10 min期间,每运动2~4 km,可休息1 min,运动距离可随着患者自身机体接受程度而逐渐延长,运动强度按照患者自觉身体微微出汗,运动后心率水平在100~110次/min,并在5 min内可自行恢复为宜,每周5次,每次30~40 min。同时,护理人员还可聘请专业康复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的动作和套路,告知患者可跟随较为轻柔舒缓的音乐,施展动作较为缓慢轻柔的太极拳动作,2次/d,每次15~20 min,坚持运动2~3个月。

1.2.2.3 扶持行走及蹲起间断运动训练指导 对自身可出现不定时心律失常、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分级>Ⅲ级以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程情况,对其进行室内反复行走及蹲起等间断式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可在病室内部进行移步、扶持行走和手扶栏杆做缓慢下蹲、站立等有氧运动,在运动时应注意时刻关注患者自身状态变化,若发现患者呼吸成急促状态,可协助患者端坐病床休息片刻,直至可进行正常呼吸后在进行运动训练,每天训练累计时间应在30~40 min,2次/d,连续运动4~6周。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情况:观察心排出量(CO)(正常范围4.5~6.0 L/min),心率(HR)(正常范围60~100次/min),脑钠肽(NT-proBNP)(正常范围<220 pg/m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范围≥50%)、左心室直径平均直径(正常为45 mm)等心脏功能,严密监测并详细记录。②临床指标: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综合测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角色、情感角色、心理功能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通过应用CPET对患者最大耗氧量(VO2max)进行综合评估,正常范围14 ml/(kg·min),数值越低说明病死率越高。采用6 min步行试验,对患者运动恢复情况及呼吸困难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步行距离越远说明恢复情况越好。呼吸困难指数(Borg scale)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呼吸状态越好[4]。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5]。相关资料显示,全球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高达2250万例,每年呈逐步增长趋势;我国35~74岁成年人的患病率为0.9%,年病死率高达50%,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临床治疗领域中亟须解决的问题[6]。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内分泌系统紊乱,机体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导致心脏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增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肌负荷量,临床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及心律失常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患者骨骼肌发生病理性改变,运动耐受能力也随之下降,不仅影响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因此,实施合理、系统的运动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加强患者心脏功能尤为重要。

组合式有氧运动护理是在以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创新,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8]。本研究发现,研究组CO、HR、NT-proBNP、LVEF及左心室直径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为更好地锻炼患者腿部肌肉和呼吸肌,护理人员可对心脏功能处于Ⅰ~Ⅱ级区间的患者,进行慢跑和羽毛球有氧运动训练指导,告知患者在进行慢跑时配合正确的呼吸法,不仅能够增强患者跑步时间,还能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很好地锻炼[9]。每天进行30~40 min的羽毛球运动训练,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增强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及抵抗能力。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VO2max及Borg scale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为促使患者自身机体运动耐力水平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还可对心脏功能分级处于Ⅱ~Ⅲ级的患者进行步行配合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指导。此外,对于心脏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室内反复行走及蹲起等间断式运动,可有效对患者自身肌肉进行锻炼,增加患者回心血量,改善其心肌缺血状态,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问题,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组合式有氧运动训练护理,可达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水平和临床指标的效果,对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有氧心脏护理人员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