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胜
(武昌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共收小篆字头9353个,外加重文1163个。《说文》不仅是一部字典,更是一部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辞书,记载了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技与文化。许慎之子许冲在《上〈说文解字〉表》中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1]321许冲的这段话表明《说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笔者在《〈尔雅〉与〈说文解字〉释义比较研究》一书中也说过“:阅读与研究《说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探寻古人的心路历程。”[2]13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工是男耕女织,所以纺织业很早就兴盛起来了,而印染则是纺织中重要的一环。先秦典籍《周礼·天官》就载有“染人”,专门“掌染丝帛”。赵翰生在《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一书中说:“我国古代纺织生产中的印染技术,是我国古代纺织生产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成就,也是我国古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可贵的成就。”[3]156在上古即先秦时期,印染技术就已经很发达了,人们能够染出五颜六色的布帛,穿上各种颜色的衣服。从《说文》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印染之一斑。
现代纺织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化学纤维占多数。在天然纤维中,棉纤维占多数,而在上古时代,纺织纤维只有天然纤维,主要是丝纤维、麻纤维、毛纤维,没有棉纤维,故《说文》无“棉”字。《说文》:“絮,敝绵也。从糸,如声。”[1]277段玉裁注:“凡絮必丝为之,古无今之木绵也。”[4]65《9说文》所载的“絮”不是棉絮,而是丝絮。据历史记载,棉花在汉代以前就已经传入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但被视为稀有之物,直到宋元时期才在中原地区广泛种植,并成为纺织的主要原料。
《说文》:“织,作布帛之总名也。”[1]272意思是说,纺织就是制作布帛。布指麻布、葛布、毛布,帛指丝织物。上古印染的织物主要是布帛,《说文》也记载了很多布帛的名称。《说文》:“纻,檾属。细者为,粗者为纻。”[1]278意思是说,“纻”是用麻类植物织成的布,细麻布叫,粗麻布叫纻。《说文》记载的麻布还
古代染料一般分为矿物染料、植物染料和动物染料,上古时代主要是用植物染料来染色。植物染料是从植物的茎、叶、树干、果实等提取的汁液。《周礼·地官》载有“掌染草”一职,“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据估计,世界上有数千种植物可提取色素用于印染。《说文》中记载的植物染料主要有如下几种:
(1)蓝草。《说文》:“蓝,染青草也。”[1]10蓝草是一种染青色的草。在植物染料中,蓝草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古代典籍对蓝草多有记载。《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礼记·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蓝以染。”蓝草为总称,包括木蓝、菘蓝、马蓝等。
(3)茜草。《说文》:“茜,茅蒐也。……蒐,茅蒐,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1]13茜草的根含有茜素和茜紫素,可用于染红色。《诗经·郑风·东门之》:“东门之,茹藘在阪。”“茹藘”就是茜草。“茜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我国商周时代,茜草已是主要的红色植物染料。”[5]用茜草染成的赤色丝织物叫“”。《说文》:“,赤缯也。以茜染,故谓之。”[1]274
(4)橪。《说文》:“橪,酸小枣。从木,然声。一曰染也。”[1]11《2正字通·木部》:“橪,或曰雀梅。实小黑而圆。皮可染绿。”“橪”也可用于染色,但不常见。
(5)栀子树。《说文》:“桅,黄木。可染者。”[1]113“桅”当作“栀”,即栀子树。《说文新附·木部》:“梔,木,实可染。”[1]121“梔”即“栀”。栀子为茜草科,果实长椭圆形,赤黄色,可作黄色染料。由于这种染料可直接染丝、麻等纤维,因而成为古代应用最广泛的黄色染料。
由此可见,上古印染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天然植物染料一般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而且资源丰富,一些天然的植物染料来自药用植物,它本身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6]102因此,为适应绿色印染的要求与发展趋势,现代印染应当适当开发天然植物染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安大布,采用的就是天然植物染料,这种布料是一种绿色纺织品。
现代染色技术先进,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将织物染成各种颜色,其实上古时代人们就能染出不同颜色的衣服。《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意思是将衣服染成玄色(黑红色)和黄色,我染的大红色很鲜明,拿来给公子做衣裳。古代染色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多次浸染法、套染法、媒染法。多次浸染法是将织物多次浸泡在同一种染液中,浸染的次数不同,染出的颜色就不一样;套染法是将织物多次浸泡在不同的染液中,浸染的染液不同,染出的颜色也就不一样;媒染法是借助某种媒介物质(如明矾)进行染色,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染色方法。古人使用这三种染色方法能够染出各种颜色,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古老的染色方法有的现在还在使用,如红安大布就是“将一札札的纱札放入已添加天然植物染料的染缸或染锅内,经过多次浸染成色”[7]。
从《说文》中可直接或间接窥见上古染色的方法与技术。《说文》:“,帛赤黄色。一染谓之,再染谓之,三染谓之。”[1]275释义源自《尔雅》,《尔雅·释器》:“一染谓之,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染一次染出的颜色叫“”,染两次染出的颜色叫“”(“”与“赪”为异体字),染三次染出的颜色叫“”。《说文》:“,赤色也。”[1]21“2,浅绛也。”[1]274这里所用的染色方法当为多次浸染法,浸染的次数不同,染出的颜色分别为赤黄色、赤色、浅绛色。
古人对于颜色,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染丝。因此,《说文》所载颜色词多从“糸”,即“纟”旁,且以丝帛的颜色来描述颜色本身,如《说文·糸部》:
(1)“绿,帛青黄色也。”[1]274意思是,绿指丝织品呈青黄色。
(2)“缥,帛青白色也。”[1]274意思是,缥指丝织品呈青白色。
(5)“绌,绛也。”[1]274意思是,绌为深红色。
(6)“绛,大赤也。”[1]274意思是,绛为大红色。
(7)“绾,恶也,绛也。”[1]274意思是,绾是一种较差的绛色。
(8)“缙,帛赤色也。”[1]274意思是,缙指丝织品呈粉红色。
(10)“缇,帛丹黄色。”[1]275意思是,缇指丝织品呈橘红色。
(12)“紫,帛青赤色。”[1]275意思是,紫指丝织品呈青赤色。
(13)“红,帛赤白色。”[1]275意思是,红指丝织品呈浅赤色。
(15)“绀,帛深青扬赤色。”[1]275意思是,绀指丝织品呈深青色而又散发着红光。
(17)“缲,帛如绀色。或曰深缯(缯当作绀)。”[1]275意思是,缲指丝织品呈现像绀一样的带红的黑色。另一义是,缲指比绀色更深的青黑色。
(18)“缁,帛黑色也。”[1]275意思是,缁指丝织品呈黑色。
从上述21个颜色词可以看出,上古时代染色技术已经很发达,染出如此丰富多彩的颜色,不可能只是使用简单的浸染法,一定会使用较复杂的染色技术,如媒染法。
总之,从《说文》记载来看,上古时代印染工艺高超,能将麻布、葛布、毛布等织物染成各种颜色,而且某些地方的印染业还很有名。《说文》:“,帛青经缥纬。一曰育阳染也。”[1]274育阳(今河南南阳)这个地方染的丝织品就叫“”,可见古代育阳的印染业发达且有名。正是由于上古时代纺织与印染工艺发达,所以自汉代以来中国就将精美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衍生了丰富的“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