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怀宁学院 郑素霞 汪千强
中职生的就业认知力对其职业人生起到指引和导向作用。本文从“意识形态”“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三个方面积极探索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就业认知力的路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人才以及在稳就业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各行各业对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2018年7月,教育部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时就指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在此宏观背景下,中职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但在对中职生就业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学生到岗后因现实与自己对职业的想象差距太大而很快选择离职、跳槽,中职生的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如何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保持就业的稳定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中职生受年龄、知识、阅历、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复杂的就业心理,他们在择业时往往无法正确自我评价,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职生的综合认知力是影响他们就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些问题,职业学校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就业认知力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规划能力,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
(1)自我认知不足,目标定位不准。中职生自我认知不足,定位不准确,一部分是因为自卑心理: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因为中考失利而被迫选择职业学校的,他们本能的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对未来感到迷惘;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自负,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因而在择业上表现的好高骛远,只顾眼前利益,缺少发展眼光,没有团队意识和大局精神,这部分人贪大求洋,很容易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2)缺乏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现代很多年轻人在择业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选择工作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却忽略了自身的综合条件。还有一些人,自我意识过强,没有什么责任担当,工作中稍不如意,说撂挑子就撂挑子,根本不管自己的行为给同事、给部门带来多少不便和损失。
(3)年龄偏小,家长溺爱,缺乏独立进取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孩子的经济支出也提高了。现在高中生很少有经济上的窘迫。加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年龄基本在十七八岁,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还是孩子,对他们的要求较少。生活的安逸,家长的溺爱,让许多学生也产生我还小的想法,他们缺乏进取心,宁愿在家玩或是在社会游荡,都不愿选择一份工作。
中职生存在的这些认知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变,那么,他们在将来的工作旅途上会多添坎坷,也有可能会被现实的就业现状所击垮。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当前的就业环境,培养他们的就业认知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教育是中职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社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认知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首先,加大心理学、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职教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当前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以职业及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因受大市场环境的影响,职业竞争激烈使社会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中职职业学校为了迎合市场、企业的需求,过于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等理论课程的作用。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提高了,但就业稳定性却降低了。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进入职高开始,就要重视职业道德方面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
(1)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使中职生懂得职业义务,崇尚职业良心,追求职业荣誉,明确职业纪律,自觉养成职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积极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生活规划设计活动,使中职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专业,憧憬未来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其次,加强职业指导在职教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中职学校在实训课程开设的过程中,不应忽略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和发展眼光来看,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遴选那些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知识和其他管理学科知识的老师,组建专门的职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加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实训比重。职业指导机构要积极开展职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向社会、企业针对性的推荐毕业生。
(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员工很少跳槽,虽说其“年功序列制”是关键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社会价值观中的“忠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日本社会上有一种“离职意味着背叛”的思维方式,因此很多人在一个企业往往一工作就是一辈子。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就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与儒家思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之对应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却成为全球“跳槽王”。据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领英)发布的《2016年中国人才趋势报告》指出,在中国只有13%的职场人士从事本行业超过20年,而全球平均水平是17%,北美地区则是28%。不愿工作、频繁跳槽折射出的是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能只是口头上说一说,或是背几句古诗词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纳入到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
(2)做好心理梳理与辅导工作,搞好沟通教育,使中职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应对挫折的心理调适技巧,建立良好的有利于建功立业的人际关系。
(3)加强岗前心理辅导,健全择业心理素质,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中职毕业生因受年龄、阅历、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企业、社会了解较少,往往不能正确估量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认识不清,因此往往心存侥幸,期望值过高。这些人受挫时更容易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所以,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岗前的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技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岗前心理辅导,使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处理社会大环境与自身的具体矛盾,让学生看到越来越广阔的就业前景。
(1)加强政府、企业、学校及家庭之间的合作,重视转变传统人才观念的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社会上很多人也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将来才能有保障,许多企事业单位为追求名声效应,也是只认“文凭”而忽略实际需求。要想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不仅仅是家长和企业的事,还需要学校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要加大对中职人才的宣传,让公众改变“只有没出息的人才去做技术工人”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积极乐观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2)多方通力合作,将“工匠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企业、学校及家庭四方合力,将爱国教育与爱家乡教育、儒家道德教育与爱岗敬业教育有机结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帮助职校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摒弃那种只有大城市才有工作前途的观念,投身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实践中。
(3)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中职学校承担着学生基础文化课及专业技能课的教育培养工作。我们可借鉴德国职业学校的“双元制”教学,教学规划由政府统一制定,理论教学由学校完成,实践性教学由企业完成,并以实践为主。或者是借鉴美国“宽专多能型模式”,聘请相关专家按照岗位需求,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提前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有了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客观评价自我,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认知力。
校企合作是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在设计学生能力培养模式需要考虑的不单纯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有职业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对参与的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毕业考核中,避免学生只重视动手能力的养成而忽视职业道德的树立。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这种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顶岗实习是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其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及职业定位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业学校要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意识形态”“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及自身综合实力,有技巧、有方向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认知力,帮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