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埋一颗种子

2021-12-28 20:21管窥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学课火箭种子

○管窥

“一二三,发射!”

“啊!成功啦!”随着一枚“水火箭”冲天而起,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欢呼声不绝于耳。

近日,一段师生自制“水火箭”发射成功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这位叫王印的老师是浙江省安吉县一所学校的普通教师,他任教的科学课这学期的主题是“太空探索和人类文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带领学生用三个雪碧瓶制作了一枚“水火箭”。“水火箭”的原理和真正的火箭是一致的,舱体主要由饮料瓶衔接而成,把水注入动力舱,加入高压气体,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即能快速升空。

王印说,其实在发射成功之前,他们曾因为开伞过早、方向不正等原因多次失败,但是谁都没有气馁。他和学生一起不断改进降落伞舱,调节参数,还参考了国内外各种设计,以便让火箭能飞得更高。最终“水火箭”发射成功了!虽然没有用专业仪器测试,但自制的“水火箭”升空高度目测可达百米以上。

一次体验胜过百句说教。相信这段经历一定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探索太空的种子,点燃学生的求知梦。许多网友激动地留言:“希望这样的老师多些,再多些!”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唤醒沉睡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世界。好奇心是强大的学习动力,是人在外界新奇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探究反应。孩子主动学习,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外界刺激——产生好奇心——寻求知识主动学习。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对真理有追求的欲望,是成年人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经常责怪学生不爱学习,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力?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在保护还是在扼杀他们的好奇心?

现实是,在许多小学,科学课都被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不但课时得不到保障,而且缺乏专业师资。学生在校接受科学启蒙的机会非常有限。进入中学后,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教师却为了“不浪费有效上课时间”,宁可讲实验也不做实验。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实验结论。不少学校花费大量资金添置、更新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只是为了达到标准化学校的验收要求。达标验收结束后,实验器材基本都成了摆设。

在口头上高喊素质教育,在行动上却原地踏步,这就是不少学校的教育现状。

童年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的时期,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的科学课,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科学知识,对儿童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一时期如果能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将为学生一生埋下一颗宝贵的种子。

知识传授不是信息传播,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没有学科实验的教育教学,仅仅是纸上谈兵,既违背人性又违反理性。好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保持对知识的汲取动力。保护好奇心,就是保护一种创新的可能。

“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如果我们从未埋下种子,又怎能期待花开?

猜你喜欢
科学课火箭种子
难忘的科学课
桃种子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可怜的种子
透视奇妙的火箭
科学课教学反思
超酷的火箭
浅谈科学课中实验的运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