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中心学校 韩永胜
看了《河北教育》(德育版)第5期张桐老师的《陪跑员——家长应扮的角色》一文后,深有同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做“甩手掌柜”,要“陪伴”,要“同跑”,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陪伴的重要性。
有的钱陪身不陪。很多家长劳心费力地挣钱,只为给孩子拼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却将自己置身于教育之外,仿佛孩子进入了重点学校,上了各种课外补习班,衣食住行都妥妥的,自己的责任就算尽到了。孩子出息了,归功于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成功,则怨天尤人。
有的身陪心不陪。部分家长看似待在学生身边,但不走心,不注重和孩子沟通,“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孩子方便,特意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让孩子在家吃饭,而晚上却让孩子在学校住。除了图自己“清爽”,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什么理由。新冠肺炎疫情线上学习期间,有的家长每天忙着打麻将,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对老师的催促有时还挺不耐烦。
这类事例比比皆是,而所涉家长却往往不自知,值得反思。
所谓“跑”,就是和孩子的生命一起律动,一起追求心灵的成长、生命的完整。
“陪跑”该如何理解?
首先,不是主跑,家长不能喧宾夺主。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容易走两个极端:大包大揽和撒手不管。撒手不管肯定不行,但管得太多——不给孩子留成长需要的空间和时间,剥夺了孩子必需的亲身实践、反思的机会,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被父母“抱”着、“捆”着走,肯定是走不远的。
其次,父母要“助跑”,确保孩子跑在正确的主方向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线。作为父母,既要在陪伴中保护孩子独特的个性,也要明察秋毫地发现孩子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引导和疏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家长要有悦纳心。孩子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可惜的是不少家长只擅长发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感觉迟钝。整天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恣意批评和指责,以致优点的“种子”还未生长就枯萎了。发现孩子的特长所在是家长的重要责任,正如张桐老师在文中所说:他也许不适合考试升学,他也许在运动、艺术、动手能力等方面更擅长,与其在升学的独木桥上苦苦挣扎,不如引导孩子多发掘自身长处,培养一技之长。
陪跑,还要求家长做好示范。在亲子教育中,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去成为那样的人。孩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模仿师,他的语言、行为、观点很多都是父母的翻版,父母的兴趣往往会成为孩子的兴趣,父母的坏习惯往往会成为孩子的习惯。就像郑渊洁所说:“父母合格,孩子才能优秀。”
让我们努力做好“陪跑员”的角色,真心陪伴,“助”跑孩子最关键的人生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