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卓越中学 李秋亮
在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近10年后,笔者就职于全日制学校。对比教育培训机构与全日制学校,笔者认为二者均满足了社会、家庭、学生对教育的部分需求。站在新的角度审视教育培训机构,笔者有一些新的认识。
有需求就有市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强烈需求引发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兴盛。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教育发展要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参与,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校外机构、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从《规划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外教育在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高分数是升入一所好学校的前提,对于无法给予孩子专业性辅导的家长来说,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成绩。教育培训机构是除学校和家庭之外最佳的学习、生活场所,它解决了家长工作繁忙无法兼顾孩子教育的难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家长希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而学校提供的教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开设的体育、绘画、书法、乐器、舞蹈、棋类等课程,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发展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在教育培训机构兴盛发展的同时,有一部分机构未能坚守住教育底线,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打着“提高学生成绩”的旗号,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提前学习文化类课程知识,以此来获得家长的认可。短期内确实能看到学习内容增加,但从根本上来说学习能力未得到提升,仅仅是学习进度赶超了其他学生。到最后,超纲教学反而会因为不同教法打乱了学生在学校正常的学习进度,导致学生厌学,违背了教育初衷。
而搞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灌输式教学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导致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力也会逐渐退化。正可谓是“既然束缚了肩膀,就不要抱怨孩子不会飞翔”。
过于追求节约成本导致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办学场地的安全性令人担忧——根本达不到办学许可证标准,仅能以教育咨询公司或文化公司的名义申请注册。在招生方面,教育培训机构也存在不择手段获客、进行低价引流进而推销高价课程(课时量大、时间久、费用高)的问题。除此之外,为降低人力成本,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存在降低师资标准的问题,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与宣传中的承诺相去甚远。教育培训机构若只重视眼前利益,不关注教学质量,最终只会失去家长的信任,成为“一锤子交易”。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明确规定,“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一旦发现,坚决吊销办学许可证。”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并未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工作由非专业人员来兼任,招聘要求过高、薪酬待遇太低、招聘渠道不足、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导致人才输送管道极其狭窄。师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培训机构向高层次培训机构发展的“瓶颈”。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培训机构都不能把文化课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办学成绩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获得提升才是核心目标。学校、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在以下4个方面做好工作: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触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时为学时,帮助学生设置自己的精细化时间管理,合理经营自身时间,科学经营学生时间,确保教学成果最大化。
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都应把“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遵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活动,将更多的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和高雅情趣融入教育之中,挖掘素质教育内涵,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幸福感。
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说多学多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练习内容,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耐心执行,细心总结,保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取的一系列办法,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教师素质外化于形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教师需要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行为。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培训机构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层次,采取最优的教学行为,产生最佳学习效果。
教育培训机构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得以兴盛,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诸多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教育培训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其担当的社会责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为学生的培养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