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管理类课程混合式金课模式研究*

2021-12-28 19:45:53
南方农机 2021年9期
关键词:金课教学活动院校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高职院校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混合式金课模式的研究,需从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高效应用两方面着手。高职院校需对学生成长规律、教育目标、市场就业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在专业课程指导及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做好教育与培养。混合式金课模式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既要为学校创新性发展与改革提供新策略,还需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类人才。

1 高职院校在管理类课程中应用混合式金课模式的根本价值

1.1 进一步创新与丰富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金课模式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高职院校在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在线上平台、线下传统课堂等不同渠道学习知识。在不断创新与丰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推进提供新思路、新策略、新方向。不再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局限在教室授课,而是以新的教学视角出发设计更具有现代性、时代性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致力于学生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而混合式金课模式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可促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教育深化改革,通过打造一流教学课程,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教学效能,进而激发高职院校社会功能与价值,真正肩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1]。

1.2 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的推进,既要满足常规性教学要求、教学规律,还需依时代发展态势,不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而混合式金课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即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促使他们深度、全面研究与探讨专业知识,也能促进线下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演练,使学生明确专业知识的应用范畴与技巧。更重要的是,混合式金课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构建具有探讨性、研讨性的学习空间。学生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在线上实现不间断的学术讨论,不仅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科研精神,还可促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现阶段社会不仅需要具有夯实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急迫需求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管理类课程中应用混合式金课模式,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管理类人才。

2 高职管理类课程混合式金课模式的架构设计

2.1 全方位整合管理类课程教学资源

混合式金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需基于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同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适应性、挑战性、多样性的教学素养,以确保混合式金课模式的架构设计。因此,教师需对管理类课程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与集成,即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配置,并对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进行完美对接。既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化混合,还需对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科学融合,以丰富的案例、讨论、动画等教学资源为载体推进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资源的质量,会对最终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性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将课程微课、传统教材、实践训练课程等进行深度融合,确保混合式金课模式架构设计的丰富性、全面性、系统性、实效性[2]。

2.2 创建基于智慧技术的高效互动教学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面向高职学生展开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需充分满足教育对象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有效迎合高职同学认知与获取信息的习惯,令他们全身心、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在智慧技术、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应致力于创建具有高效互动性的教学平台。通过设计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视频课件、精品课程等,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下载与存储既定的学习资料与素材。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平台上进行深度的交流与互动,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在对传统教学流程、教学手段进行颠覆创新的基础上,使学生打破对传统教学的依赖,通过构建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探讨知识、应用知识。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可将学习任务发布、作业批阅、答疑解惑等教学环节转移到线上,并利用专业化的教学软件,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进行跟踪与监管。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全面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3]。

3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管理类课程混合式金课模式实践策略

3.1 以高职管理类课程为关键精准设计教学目标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师需形成与时俱进教育理念。在开展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巩固、实务操作、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努力。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对管理类课程的应用领域、实践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还需有意识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洞察能力等。关于混合式金课模式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师需精准确立实践训练总体目标,以及管理类课程专业知识总体目标。即教师需紧密结合管理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混合式金课模式。教师既要确保学生深层次了解理论知识,还能将此转化为自身的人生智慧。同时,需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拓展、丰富知识层次,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亦可将线上微课资源科学融入传统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不同主题的任务实施、问题探索过程中获得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需以螺旋上升金课目标为导向,以动态视角审视目前管理类课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课程连贯性上优化与完善,促使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与预设的总体目标达成高度的一致性[4]。教师需真实发挥“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价值,切实将现代教育手段与管理类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所设计的混合式金课模式,应做到线上平台与传统课堂实现完美对接、网络视听资源与传统教材进行合理化渗透与交叉。不断丰富与拓展专业知识资源,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并对知识进行不断升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管理能力的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3.2 将混合式金课模式应用于前转、中转、后转循环教学环节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因此,高职教师必须以正确的实训教学目标为导向,将混合式金课模式应用于前转、中转、后转循环教学环节中。例如,教师在实际开展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前,需根据企业需求的具体能力制定提升目标与要求,科学设计项目任务,并提供必要的知识资源与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在线上平台学习理论知识,并掌握必要的实训目标、实训流程、实训内容。教师通过有效把控前导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使学生能够以明确的思路、目标推进实训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整个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管理与协调能力,并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考核标准。这样,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完成前转教学环节。而正式进入实践教学中转环节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改,令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探寻答案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结合具体的任务、要求设计管理方案过程中,当产生问题、疑惑、困难无法推进实训项目时,可鼓励他们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平台等工具,获取利于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各种信息资源[5]。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基于线上学习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展开头脑风暴,逐渐形成新的灵感与创意想法。无论是师生间的讨论,还是学生间的观点探讨,都可助力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在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此,将混合式金课模式更好应用在中转教学环节中。当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巩固金课内容。教师可结合传统教育、微课资源,制定更具有深刻性、探讨性、创新性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实现优质化的再学习。在后转教学流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操作问题、技能要点等进行总结与复盘。既要求学生明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重点,还需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使学生有方向性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带着明确目标不断自主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

4 结语

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市场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职院校实际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切实利用一流课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模式,科学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利用混合式金课模式助力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实践专业能力、管理水平、创新精神等方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与强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金课教学活动院校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8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