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林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1],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自古以来,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天地人和’‘元亨利贞’自然和合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2]这一自然和合观强调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让天、地、人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之中。而一旦打破这一平衡,受伤的就不是一方,而是三方。因此,在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准确定位人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3]对于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生态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人们居住的家园,又是人们可以从中挖掘出的可运用的资源、可使用的工具等等。因此,生态环境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础。而如何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呢?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和自然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人们不能狂妄地认为人不仅是社会的主宰,更是自然的主宰,反而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即要重视生态环境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心怀感恩之心来感激大自然给人们的馈赠。
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之间发展得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理想的状态已然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而被打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河流干涸、树林锐减、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等等的生态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的生态效应层出不穷。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然大大超过了负荷,其产生的能力和效率也不得不大大降低,这无论对于人们的生活还是生产,都是极大的不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已是迫在眉睫。
处在新时代下,构建美丽中国最为关键的就是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种理想的、平衡的状态。一方面,必须要保护好现存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各自的存在与制约来达到自然环境的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自然界就必然会失衡。因此,对于目前还并未完全开发、开放,并处于一种比较稳定、良好的平衡状态下的生态自然环境,应当予以保护,限制人们的无止境地开采与砍伐,强调社会各主体在使用和开采自然资源时必须要注重其合理性、恰当性。只有在自然与自然间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之后,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和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推动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恢复受损的生态自然环境。虽然发展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于过去由于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严重受损的生态自然环境,应当通过运用各种方式和措施来将其恢复。例如,被称做“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的治理,就因为因地制宜地引入科学技术,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治理沙化土地共1.26亿亩,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同时,也要看到,恢复受损的生态自然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长远的恢复期,因此,应当规划好合理的时间、措施来进行系统的治理,从源头来恢复其勃勃生机。
自然是指大自然中各个事物的总体,它既可以是土地、湖泊,也可以是森林、植被等等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在人类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被赋予重要的价值,并通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将这些自然资源变为财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人们在开采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好一个度。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5]尤其是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原材料,一旦过度开发,必然会导致资源的减少,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就不能够再生。因此,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即人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来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的正常运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永续”的资源动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可行吗?很明显,是不可行的。牺牲掉生态环境,相当于牺牲掉人类自身的家园,不仅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还不利于持续的发展。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早期以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这也给中国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仅要经济上的“金山银山”,更要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开发和运用自然资源。新时代下,坚持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在经济上要求人们要合理地利用和使用资源。首先,要改变人们固有的对于开发自然的经济思维,从征服自然转换为尊重自然。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思想,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然而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很难再恢复如初,且会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日趋紧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经济发展思维,强调发展不是一切,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次,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坚持做到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6]只有推动经济结构和方式的不断调整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促进产业结构和方式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就在于要坚持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度相适应。因此,对于产业结构偏重的地区,应当优化结构,适当减少重工业、污染大的产业和企业,或者布局到“新地区”,减轻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做到产业结构的平衡,以此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是要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我国的发展一直比较依靠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但是随着这些资源的不断消耗,会面临资源枯竭的状况,因此必须要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寻找、发展和推广新能源,例如,风能、潮汐能等等,以此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最后,要建立健全供给侧环境、资源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工业用地价格改革等措施,推动我国的发展朝着“绿色GDP”发展。在中国的发展中,努力争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不能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而且要看到处理好了,‘绿水青山’就能变成‘金山银山’。”[7]这样既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仅要侧重于“自然”部分,更要重视“人”的部分。这体现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幅度提高,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能力开采和运用更多的自然资源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使得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与自然同是一个地球村上的居民!在这一时期中,无论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导向还是工厂主的利欲熏心,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妄图征服自然的风潮,而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隐患。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8]正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污染,正是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的不到位,再加上工厂主的利欲熏心,促使大量工厂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泰晤士河之中,使得清澈见底的“母亲河”变为了奇臭无比的污水河,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而面对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愈发严重的“母亲河”,英国政府开始采取治理的措施,依据泰晤士河的地理环境,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了如拦截式地下排污系统等等的方式,历经20多年的艰苦整治,最终使得泰晤士河重新恢复生机,使得人与自然又达到了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因此,一个国家出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措施,对于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在新时代下,党必须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一是党要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多跟中国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备有关,因此,只有将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法律之下,才能够使得整个社会做到依法发展、依法保护环境。二是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不能再走,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保护力度。通过划分生态保护红线,了解各生态功能区的现状,确定哪些区域是处在红线之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从而禁止对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放,以此来恢复、保护生态。三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面对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等的中国十大突出问题,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大对其的治理力度。只有突破生态环境保护的难点,才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形成生态文明保护的大格局,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可以说,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一种生态文明理念,是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与理论总结,其内在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应当处于“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存在状态。”[9]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中,曾经经历过敬畏自然、征服自然等等的阶段。在敬畏自然阶段,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以神明为名,对其不敢轻易地加以开发和运用。然而在征服自然阶段,由于金钱与欲望的驱使,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整个社会文化指向呈现出拜金主义的倾向。人们开始不尊重客观规律来加强对大自然的掠夺,以此收获财富与地位。但最终这种扭曲的文化遭到了大自然的现实报复,例如沿着西方国家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轨迹来探寻,就清晰地看到从风景宜人的国家变为污染严重的国家,其根本就在于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间的关系,不正确的生态文化理念导致了不正确的行为,最终酿成了悲剧。因此,只有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够不在利用和开发自然中走弯路,才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健康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不能再像过去式的无节制地使用资源、过度开发大自然,因此必须提出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理念,以此促进整个国家向着生态文明这一文明形态不断迈进。与此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旨在促进中国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齐头并进,即“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在生态领域是一大创新,从根本上指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更离不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只有不断挖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才能够真正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10]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就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环节,而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无疑强调从人与自然两个方面实现共存、共发展的“双赢”局面,从而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实现“中国梦”。
坚持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过上更有幸福感的日子。当前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会造成人们患上哮喘病、白血病等等的病状,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的破环等等也破环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人们的生存。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无疑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营造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整个社会都在重视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从大环境中感染到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每个人。要想营造这样良好的氛围,就要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之中。正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于经济发展中那样,就应当制定和完善类似《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等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在经济发展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开发行为,努力在发展中做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绿水金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从而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才能够实现在发展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紧张逐步变为和谐。
在新时代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层面上的努力,更离不开人们的力量。因为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人们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方面,人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人们具有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才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们需要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吸纳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中来,共同为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总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仅只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它内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大价值维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绿色发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行之路。同时,只有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之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中国梦”,构建真正的美丽中国!美丽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