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贝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000)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文化的极端重要作用,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因此,文化自信问题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词语来理解和把握,即“文化”和“自信”。文化这个词语源自《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是指人文化成、人文教化。随着时间的演变,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广义狭义之分,在对“文化自信”这个概念进行认知时,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即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自信”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它是个体对自身实力综合评估后对自己能力的确信,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坚定的思维意识,与定力、激情、韧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予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那么,将两个词语合二为一,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理解为对自我文化的内容、价值、地位、成就以及发展前景的确信,蕴含着对其的肯定与认同、崇敬与自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一种文化体系的认同实际上也包含着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正是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等共同的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因此,“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这一身份的高度认同和深厚情感,“文化自信”之“自”指的就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关于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因此,文化自信包含着三个层面,缺一不可。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广泛”,而中国人对这一层面的自信就是来源于此。其一是源远流长,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这一地理环境中创造出了独特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国的文脉,伴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脉由细小逐步变壮大,最终形成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二是博大精深,从器物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思想文化,古代中国人在众多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以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文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不仅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篇章。屈原、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们的文学创作穿越数千年而不朽。其三是影响广泛,作为古代东亚地区早熟的文明,毗邻中国的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等都曾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构成了一个汉文化圈,至今仍极具生命力。除了上述地区之外,中华传统文化还伴随着商品货物的输出影响力远达中亚、欧洲等地区,向整个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带领中国人民所创建的文化,它带有着鲜明的革命色彩,红色是其最重要的象征,它意味着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了今天这面飘扬在中国大地上的五星红旗,提醒着后世牢记历史、缅怀先烈。革命文化是革命年代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文化带有着自由的、平等的、正义的及为人类和族群所肯定的积极内涵”[4],为当代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众多的精神成果,其中蕴含着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的精神信仰、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以及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他们的初心与使命。对革命历史的铭记和对革命文化的自信是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许多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它将激励着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培养‘四有公民’为具体目标,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优越,是因为其体现了指导思想的真理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及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迪,正是在其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在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现了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这种指向于人自身的解放、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模式代表了人类文化前进的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被提升至治国理政中相当重要的位置,是由历史、时代、现实等多重因素综合促成的。
为何要提振文化自信?是因为部分国人在文化上存在着“妄自菲薄”的心理。通过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就可以探寻这一心理形成的背后原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自信心越来越受到打击。洋务运动是中国人试图通过技术的学习来挽救民族危亡的自强运动,此时中国人的不自信主要还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心还未完全丧失。但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的自信心遭致重创,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被边陲小国日本打败这一事实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是难以言说的屈辱和痛苦,同时引起了士大夫阶级里面一部分人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怀疑,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把目光转向了制度变革。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启发下,中国开启了制度变革的尝试,但是戊戌变法在百天之后就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推翻封建帝制的胜利,但是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并上演了一场复辟的闹剧,这就使得中国的知识阶层意识到制度变革之难背后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即文化的落后,中国人的不自信此时已经从制度的层次过渡到了文化的层次。在新文化运动中,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全盘西化的主张则一度甚嚣尘上。文化他信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就是文化迷茫以及文化上的自轻、自卑甚至自贱。近代以来形成的这种文化上不自信的心理,一直到现在,在我们社会各个方面都还有不少表现。譬如有的人主张一切向西看,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先进的,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就可以窥视到部分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推崇。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资本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渗入也消解了部分国人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认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一系列消极腐朽的思想对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丧失了忠信、礼仪、仁德等使社会正常运转的行为准则,由此引发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社会风气败坏的后果。这些由于文化上不自信所造成的种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格外的关注与警醒,文化自信首先就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果没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那么文化自信又从何谈起?
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以来,其经历了从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演变为治国理政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一个动力元素的发展历程。在现代的国际交往与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致力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发挥自身文化的优势、制定本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每一届政府在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时都会把文化问题考虑其中,《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0》将实现“道德上的领导地位”与军事实力、经济竞争力方面的领导作用一并纳入“重振美国和领导世界”的战略。近年来“美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都要占到美国GDP的四分之一以上。全世界60%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都由美国控制;它的电影产量只占到全球的6%到7%,但是却占全世界电影放映总时间的50%以上。”[6]美国正是通过这些举措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文化市场,将他们的价值理念通过文化产品输出到各个国家,提升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也都竭力向文化制高点进军,以期提升国际竞争力,譬如英国在2013年专门成立了软实力和英国影响力特别委员会;日本则从2013年起大力推动“魅力日本战略”致力于“重拾日本人的骄傲和自信”等等。相比而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竞争力不够强,话语权不够大,整个世界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我弱的局面,中华文化的对外吸引力与影响力还有待提升。那么如何在文化热战愈演愈烈的世界图景中占得一席之地?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新时代展现中华文化新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世界大国不能仅仅依靠经济这一个支撑点,它还需要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力量的支撑,否则,就只能称之为一个跛脚的大国。纵览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文化盛世。以唐朝为例,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那时的长安可谓是世界文化中心,各国的僧侣、学者、留学生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旅游、参观、学习甚至定居,“仅日本就先后派遣了十多个遣唐使团,他们都将当时先进的大唐文化传向世界各地,中国的文学、科技、天文历法、哲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舞蹈乃至服饰、礼仪,都成为世界一时之风尚。”[7]因此,盛世的背后蕴藏着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对于中国人而言,强国不是靠穷兵黩武来实现的,靠的是文化的力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8],这和如今所倡导的“文化软实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不能够表现出吸引力与影响力,它就不能获得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同和接受,不能在全球文明秩序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更不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话语权、为自身利益寻求合理的表达,那么又何谈实现国家的崛起,树立自身的文明大国形象呢?今天,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文化诉求,那就是恢复文化盛世;正是基于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并列的位置,进一步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地位。
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句口号或空话,而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构建并不断增进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谱写好民族复兴的宏伟新篇,才能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才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当今时代,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交融、交锋无时不在,可谓是“众声喧哗”。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竭力抢占价值观的高势位、鼓吹自身价值观的普世意义;在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不少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理论学说纷纷假以学术的面目招摇过市,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依旧错综复杂。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口,如果放任这些社会思潮泛滥蔓延,将会极大地威胁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牢牢把握意识领域内的领导权确立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第一任务,因为它关系着党的旗帜能否屹立不倒、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偏离、关系着我国的政治、文化是否安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因此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具体而言,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立足中国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国际话语体系,善于在不同文明与价值观的国际对话中展现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要加强阵地意识,区分好思想领域内的红色、黑色、灰色地带,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一再涅槃重生,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的“文化的生命”如同微弱的火种一样被历代保存下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来,为中华民族战胜无数困难、再创新的辉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对于中国人而言,需要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根脉,否则只能陷入“数典忘祖”的文化泥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文化自信之根,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髓,为当代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资源,如“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等等,这对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乃至于处理国际社会所遇到的难题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汤一介先生曾说:“人类必须追求新的轴心时代,以使人类社会重新燃起火焰。而这其中,中国文化必须发挥作用。”[9]这是智者的呼唤,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推崇,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新时代能够成为民族复兴的战略性资源。同时,在继承弘扬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两个维度,一是辩证取舍,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精华与糟粕如水如泥,混在一起,为此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代中国担负起价值引领与精神重构的重任。
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自大与自负,更不是文化上的自我保守与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拒绝交流只会导致自身的衰落。近代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由盛转衰,与文化上的自满虚骄心理以及由此导致的闭关锁国政策密不可分;历史证明,清朝的闭关锁国以及对外来文化居高临下的俯视最终让其自食恶果。因此,新时代中国需要构建的文化自信必须要摒弃狭隘的眼光、保守的偏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肌体。文化自信,既要理性地看到自我之所长,也要看到自己之所短,更要敢于、善于识人之长、取人之长。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的自信心越强,越有开放包容的气度、择善而学的从容以及美人之美的雅量;文化越开放包容,越能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增强自信心。
“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包含着双重指向:第一,对内“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整体国民文化素质;第二,对外“弘扬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吸引外国民众,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声音。而要实现这种双重指向,就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体而言,一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改革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动文化领域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要向广大的农村、山区以及贫困地区倾斜,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均衡地配置,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四是要加强文化能力建设,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品牌;五是要加强对外沟通与交流,借助孔子学院等平台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化年”“民俗交流节”等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大国的靓丽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10],这深刻诠释了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在历史的风浪中砥砺前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回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精神”的伟大。譬如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代表的价值理念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同时,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开拓创新、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等精神更是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更需要构筑中国精神,发挥其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筑牢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辉煌!具体而言,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带头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坚定发扬者,要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时代先锋的作用,带领全国人民将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伟大社会实践。二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主体自觉。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人民培育的,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建设中去。三是要注重发挥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面临着良好的人生发展机遇,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广大青年应胸怀大局、顽强拼搏,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