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云
(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广东 广州 510900)
法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法治的认知、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意识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的必备素养,是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和突破。议题式教学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以设置议题为主线,以选择真实情境为载体,以组织议学活动为路径,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是培育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面以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
法治认知是培育法治意识的基础,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法治认知体系,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法治理论认知体系。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立足《课程标准》和教材,深挖教材文本,理清教材逻辑,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清晰明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构建法治认知体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思维堵点、价值冲突点,采用结构化和序列化设计教学,力求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结合,为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高一学生对法治社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为议题式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但他们的理性认识不系统、不深刻,因此议题设置要考虑重难点,提高针对性,考虑知识构建,提高逻辑性。本节课以“依法文明养犬”为切入口,设置总议题“法治让社会更和谐——从文明养犬说起”,以及分议题“法治清明——思法治社会内涵意义”“社会清朗——探法治社会建设长路”“人心清爽——践法治社会之我能行”,总体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学科逻辑,以及法治意识、法治实施、法治效果的实践逻辑。这样的议题设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构建法治认知体系,也能将教学导向深入,实现法治意识的有效培育。
法治情感是指在法治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法治的信任与依赖,对法治秩序和行为的认同与欣赏、敬畏与尊重等内心体验。法治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法治意识的培育不仅需要理性的法治认知的规范,还需要感性的法治情感的熏陶,以发挥情感的驱动作用。情感的产生需要情境,议题式教学强调在真情境中培育学生的真情感,真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真情境体现在真素材、真体验上。真素材要求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社会法治热点案例或事件,为学生的感知、活动、体验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知识构建和思维提升。真体验要求为学生提供合作对话、互动体验的场景与机会,让学生对法治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法治知识的理解,进而深刻认同与信任、欣赏与敬畏法治,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在这样的法治情感基础上,法治意识才会油然而生,法治意识学科素养培育才能落实。
本节课内涵丰富,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这就要求议学情境要选择符合“三贴近”原则的社会法治热点事件,因此笔者选择了养犬法律新规落地作为切入点,主要设置了两个情境。
情境一:观看新闻视频《2021年5月1日最严“养犬令”(〈动物防疫法〉)实施》。该视频介绍了该法律出台的背景,指出法律出台后遛狗不拴绳等不文明养犬现象虽大为减少,但依然有市民无视法律新规。笔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案例去体会、感悟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明白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全方位、长期的努力。身边具体可感的事情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新规的政治认同。
情境二:观看新闻视频《济南一小区遛狗拴绳率近100%》。该视频介绍了某大型社区实现依法文明养犬的真实案例,主要成功经验是居民积极参与法律新规的落实,共建法治社区、法治社会。这种正能量案例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相信法治社会一定会实现。如此,既能培育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和自信,也能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和处理事务的基本准绳,将法律要求运用于分析、处理具体法治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以法律为准绳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思维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法治意识培育的难点。法治思维必须在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不能简单说教。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情境和教材重难点,渗透丰富的法治思维,设置合适的议学问题,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相对复杂的情境中开展对话、互动、探究、辨析等议学活动。只有在活动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而产生的法治思维,才能内化于心。如此,学生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
本节课根据依法养犬的情境,设置了两组问题:
1.不文明养犬有哪些表现、危害?谈谈国家出台法律要求文明养犬的必要性。出台法律规范文明养犬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文明养犬法律出台后,如何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构建法治社会?如果出现恶犬伤人事件,如何化解纠纷?
这些结合真实情境的真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广泛、有效地参与到对话、互动、探究活动中,他们讨论激烈,观点有冲突有碰撞,之后又往往能达成一致。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在充分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展示议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法治思维也于无形中渗入学生的心灵。当然,教师要在对话、互动中及时点拨,尤其是在思维的堵点、观点的冲突点上,要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深化思维和思想。
例如,针对“你喜欢狗吗?你喜欢养狗吗”这一问题,有学生说“养狗又脏又臭又恶心,讨厌养狗”,有学生反驳“养狗是我的权利,你管得着吗”,观点针锋相对,带有火药味。面对这一教学意外,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笔者顺势抛出问题:“养犬是权利,那有什么义务呢?有什么相关法律法规?”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化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思维,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后来,有一组学生还设计了“爱犬是你的权利,依法养犬是你的义务”宣传标语,赢得了阵阵掌声,法治思维就这样在问题探究中得到升华和运用。
又如,本节课在展示材料“流浪狗伤人,法院判流浪狗原主人赔偿”后,课堂上出现一阵“骚动”。有不少学生当即提出反对意见“狗自己走失,我也去找过,找不到,难道我还要赔偿吗”,并自我感觉“合情合理”。这时,笔者展示《民法典》第9章第1249条: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接着,笔者提问:“依据相关法律该如何处理?”学生很快认同法官的公正司法,形成要依法判断是非曲直、处理事务的法治思维。
法治习惯是指按照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养成符合法治要求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要养成“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在学法知法基础上的守法用法。因而,法治习惯是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关键落点。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主动、有意识地去守法用法,日积月累,量变就会产生质变,法治习惯自然就会形成。议题式教学应通过创设真情境,引导学生真活动,在议学活动中真解决议题。何谓真解决?就是要知行合一,把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议题式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实践性相统一,把社会大课堂引入思政小课堂,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到课堂以外,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具体形式可以是实地考察、法院旁听、参观检察院等课外实践,也可以是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参与度高的课内议学活动,这些都有利于法治习惯的养成。
本节课第三个子议题“人心清爽——践法治社会之我能行”,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参与法治社会建设,养成法治习惯。在观看视频《济南一小区遛狗拴绳率近100%》后,笔者设置议学任务:
1.为建设法治和谐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管希望你帮忙设计1~2条有关依法文明养犬的宣传标语。(要求20字以内,依法依规,善意提醒,易记有效)
2.假如你见到小区内有人遛狗不牵绳,你要如何提醒劝诫?(要求文明礼貌,善意提醒,有理有据)
以上任务二选一,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展示议学成果。
这个议学任务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引领与开放相结合的特点,能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做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享有者。
总之,高中生正处于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培育的拔苗孕穗期,思政课要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设计,通过议题设置、情境选择、活动开展、导学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法治认知、培养法治情感、启蒙法治思维、养成法治习惯,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打造“知—信—行”闭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法治扣子,使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