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玉 乔
(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3)他代表党中央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目前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览全局,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总体原则,要求通过做到九个“必须”落实该原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重要性。他不仅指示弘扬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P8)为主要内容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1](P22)。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依靠多种因素。智商、情商、意志力、信念、德性修养、行为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状况都对个人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理,一个集体的成功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全球性话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P4-6)。经过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不仅自身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而且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行稳致远?这是因为它坚持实施固本筑基工程,不忘本来,守本、务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知道自己的根本是什么,并且重视巩固自己的根本。具体地说,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巩固自己的思想之本、民心之本、传统之本、道德之本和智慧之本。不断巩固这五个“根本”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行稳致远的法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它基于思维而产生,依托人脑而存在,因此,它是人内在具有的精神力量。人的行动既可能由外在于其自身的客观因素(环境因素)来发动,也可能由内在于人的精神因素来发动,甚至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产物。能够发动人的行动的内在精神因素主要是思想。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它不会仅仅内在地存在于其自身的精神世界,而是会外化为人的行动。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思想代表的是人的“理论态度”,而行动代表的是人的“实践态度”,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2](P15),实践之中也包含理论的东西。
理论和思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它一旦形成和传播,不仅会对个人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而且会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人的德行应该合乎中道的正确伦理思想,但他的“地心说”和“生物不进化论”也误导了西方人2 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才被纠正。最让人惊叹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爆发和持久发展,将世界划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中国共产党就是由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可见,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系统化思想的力量更是强大。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3](P26)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仅用事实证明了正确思想、理论的强大力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格局、中华民族的命运。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前,我国已经有许多仁人志士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希望通过西方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中国状况、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甚至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最终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局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用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蔡和森、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理论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出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艰苦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变化,而且对世界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下不断壮大自己的。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之本。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4](P180)。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构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改革开放思想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这与它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根本。一个政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规律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尊重规律、正确运用规律的必要性,要求人们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张在正确认识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体现人的自由。马克思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5](P120)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革命运动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它是科学的、正确的思想体系,科学性、正确性是它受到中国共产党青睐的根本原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P13)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本,还因为它经过了合理的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主张思想与现实的结合、观念与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对将思想、观念和理论教条化,这为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提供了正确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僵化的教条,历来主张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些是它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学习的思想精髓,也是它能够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的思想法宝。
思想是个人获取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一个有思想的人在社会上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他是难以成功的。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6](P3)任何个人的生存方式都是必须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因此,能否得到他人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成败。
同理,一个集体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集体总是社会中的集体,其本质属性也是社会性。对于一个集体来说,社会的支持主要来自人民群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而且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才能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也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因此,它历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路线。
政治本质上是人民政治。在专制政治体制中,统治阶级凭借手中的专制权力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但他们的统治地位最终因为得不到民心、民意的支持而被人民群众唾弃甚至推翻。在古代中国,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的关系往往被哲学家描述为“水”与“舟”的关系。例如,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P81)
在当今中国,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其政治地位得到根本性提高,这使得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获得了新时代内涵。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能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习近平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8](P182)如果脱离人民群众或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就会失去。“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置于心头,始终为人民办事,心里有人民,做事想人民,才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并不断强大。”[9](P2)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也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人民群众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才能很好地开展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否则,就会迷茫、找不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公仆,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不是人民群众的统治者,因而从来不用旧社会统治者的专制方式来“统治”人民群众。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但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邓小平曾经指出,“要使一个党逐步成为成熟的党,同群众有联系的党,是不容易的”[10](P78),但“我们的党史证明,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10](P75)。习近平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P11)其意指,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民心之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即民意,民意即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即人民的支持度。在白色恐怖时期,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立身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推动形成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在解放战争时期,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不能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要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更加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牢记并感恩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不忘本来的底色。
“在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4](P20)中国共产党能够达到目前的发展高度和水平,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就、每一个胜利、每一个辉煌都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血和贡献。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发展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认识和诠释不能脱离人民创造历史的客观事实。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政党,应该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能脱离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心不能变。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行稳致远必须依靠的民心之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该牢记自己的民心之本。正如习近平所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11](P17)
在汉语中,“传统”既可以当作一个形容词,也可以当作一个名词。无论当作何种词性,它都与“过去”有关。过去的东西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作为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来,“传统”因此而产生。传统的东西不一定具有哲学合理性,但一定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曾经存在过,因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它不一定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必然性特征。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传统”采取正确的态度。
需要指出,“传统”与“文化”常常被视为两个可以贯通的概念。人们在谈论“传统”的时候,往往用它指称“文化”;人们在谈论“文化”的时候,也往往用它指称“传统”。因此,英国学者伯克说:“文化的观念意指传统的观念,是代代相承的有关某类知识和技能的观念。”[12](P28)伯克将文化或传统仅仅归结为“某类知识和技能”的观点值得商榷,但他强调文化与传统的可贯通性的立场是值得肯定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传统的尊重就是对文化的尊重;反之亦然,人类对文化的尊重就是对传统的尊重。“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很多时候具有相同的内涵。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但不同民族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深厚的民族往往具有相对较强的传统文化意识,他们尊重、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相对较强,而传统文化浅薄的民族往往具有相对较弱的传统文化意识,他们尊重、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相对较弱。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民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培养了自强不息而又戒骄戒躁、尊重传统而又与时俱进、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变通等美德,并且将这些美德代代传承,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地传承传播是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的根本原因。
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是精华和糟粕的统一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实践智慧、行为习惯等内容的统一体,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血脉,但它与所有的传统文化形态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每一代中华儿女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采取批判或扬弃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诞生和发展壮大的一个政党。它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传统之本。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13](P5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大量积极、有益的成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强大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先进政党文化、治国理政和行稳致远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建构的一个大家庭,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依托“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诞生和发展,它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是命运与共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毛泽东说:“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3](P57)习近平说:“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4](P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指,中国共产党无论走多远,它都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价值体系,它是支撑中华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者。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和建构的革命道德、革命道德文化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和建构的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文化,都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指中国共产党应该继承和发扬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建构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指中国共产党应该继承和发扬其自身为中华民族贡献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应该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贡献者、弘扬者,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伦理智慧。紧密依托优秀传统,才能更好地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向过去学习,向历史学习,向传统学习,向记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应该培养的重要美德。
记忆对人类生存具有根本性意义。对人类个体如此,对人类集体亦如此。记忆存在,不仅意味着我们能够记住和回顾曾经拥有的经历,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存根基深厚。
记忆根基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根本,但我们往往倾向于忽视它的存在。这不是因为我们认识不到记忆的重要性,而是因为我们对“记忆”容易抱持“日用而不知”的态度。我们随时随地在记忆,记忆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内容,几乎变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以至于我们对它的存在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对于很多人来说,记忆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我们根本无须考虑它是什么、因何而来、如何发生等问题。人类最容易忽视自认为最熟悉的人和物。这也是我们忽视记忆的根源所在。
记忆是照亮人类生存世界的明灯。由于具有记忆能力,人类不仅能够而且能够看到现在和展望未来。记忆使我们有能力穿越到过去。对于我们来说,“过去”是可以记住和回顾的时间域,我们在过去经历的一切会通过我们的记忆不断再现出来,而这是我们人之为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记忆是个人能够锻炼的一种本领或能力,但它不是个人的专利。家庭、政党、企业、国家等集体形式也具有集体生活能力和集体记忆。一个集体所能拥有的集体记忆主要是关于它自身的集体生活经历的记忆。所谓“集体生活经历”,是指一个集体的组织性行为。例如,党中央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生活经历,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以组织的名义发起的,组织性是它的根本特征。属于某个集体的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可能被视为集体生活经历,但这需要经过集体的组织性裁决才能生效。焦裕禄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他被中国共产党党组织认定为优秀党员干部,因此,他的很多个人生活经历被合法地纳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生活经历体系。
道德记忆是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人类的记忆对象是其道德生活经历时,道德记忆就会产生。道德记忆的实在性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实在性一样真实。人类从古到今一直将自身视为“道德动物”,并且将道德生活视为人类生活世界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这不仅肯定了人类拥有道德生活经历的事实,而且为“道德记忆”这一概念确立了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无论是以个体(个人)还是以家庭、政党、民族、国家等集体形式存在,人类都具有将自己的道德生活经历刻写成道德记忆的能力。
作为一个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集体道德生活能力,而且具有集体道德记忆能力。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优良的革命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传统,也留下了光荣的革命道德记忆和社会主义道德记忆。革命道德记忆和社会主义道德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建构的两种主要集体道德记忆。它们属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或者说,它们属于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身后拖着一长串集体道德记忆。自1921年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奋斗目标,而且迎来了强起来的光明前景。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体现中国共产党集体性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精神体系,从而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集体道德记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是红色记忆。它如同中国共产党党旗一样鲜红,留给人们的是红色的道德记忆。
习近平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4](P184)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开始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视为具有道德价值的崇高目标。它带领所有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奋斗不息,可谓“历经苦难痴心不改”。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依靠崇高道德精神挺立起来的政党。它总是从道德上严格约束自己。在革命年代,党员干部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道德形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严抓党德党风建设,坚决与腐败作斗争,从而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了勇于自我革命的光辉道德形象。
集体道德记忆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之本。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长期尊崇道德、讲道德和守道德的集体道德生活经历或集体道德生活史,并且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道德思维方式、集体道德认知模式、集体道德情感等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价值基础。守护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即守护它的道德根本。只有守住自己的道德根本,中国共产党的良好道德形象才能得到长久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执政也才能具有坚实的道德合理性基础。
集体道德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自身的优良党德传统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推进党德党风建设,其原因之一是它的集体道德记忆总是在提供这样的警示:中国共产党是以德立身的政党,崇德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合理性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德感人、以德化人、以德服人,这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所凭借的伦理动因。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P10)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守护自己的集体道德记忆。它的集体道德记忆不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过去的集体道德生活经历,而且推动、激励中国共产党过好当下和未来的集体道德生活。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该一如既往地尊重道德、维护道德、践行道德,并且坚持刻写光荣的集体道德记忆。习近平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4](P142)只有坚持修德、坚持强化道德修养、坚持注重道德实践,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刻写出崇高的集体道德记忆,这是它树立光荣政党道德形象的必经之路,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一个人不能没有智慧。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P2)其意指,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多反省自己,就会聪明智慧,行为也不会有过错。做人应该培养好学的美德、反省的美德、明智的美德。明智是智慧的最高境界。智慧高于知识,体现人类知性的最高水平。知道人类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的事实是知识,但这种知识不能等同于智慧。“智慧”意指人类不仅知道自己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因此,智慧是人类智力达到达观程度的表现,反映人类认识能力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事实。
人类的智慧有两种形态:一是通过认识身边的人和事体现的高智力、高知性;二是通过认识自身体现的高明、明智。《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5](P83)其意指,人贵有自知之明;或者说,明智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天下难事,莫过于认识我们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是我们人之为人最难达到的智慧。
一个集体也应该具有自知之明的智慧。所谓自知之明,是指个人或集体能够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盲目自卑。具有自知之明的个人和集体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而且能够不断开展自我批评和进行自我革命。
具有自知之明的个人和集体不仅对自己了如指掌,而且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并且能够做到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知之明智慧的政党。它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并且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中国共产党强调自立,但不追求孤立;注重自强,但不崇尚自负。更进一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信的政党,但它从来不以自我为中心;它常常进行内省,同时对外部世界采取包容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具有自知之明,特别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毛泽东将批评和自我批评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并视之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他在很多重要讲话中,他一方面强调“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这是必须肯定的。”[13](P274)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我们还有缺点,这个事实也要肯定。”[13](P274)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由于具有自知之明,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理性地直面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总是能够理性地克服自己的不足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也是擅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研究和自我革命的政党。1939年,刘少奇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所作的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首先分析了共产党员应该加强修养的理由。他指出,共产党员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但我们在改造社会和世界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改造和提高自己,因为我们“离不开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16](P99)。刘少奇号召共产党员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将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统一起来,培养“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16](P133),追求和践行共产主义道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有足够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要保持自我反省、自我剖析和自我研究的态度。习近平在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如何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国际伦理关系等重大问题做出深刻论述,不仅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研究和自我革命能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P19)自知之明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年大党,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要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8](P532-535)。
自知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之本。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认识外部世界,同时致力于认识自己。这两条道路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总是朝着真理的方向奋进。通过认识外部世界,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深化对世界存在规律的认知,能够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通过认识自己,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一个大政党应有的冷静、定力和作为。
刘少奇早在1939年7月说过:“世界上最觉悟、最进步、最健全、最有道德和最富有正义感的人士,集中在共产党中,而坚持不屈地和一切黑暗势力搏斗着,为人类社会的光明和最后解放奋斗着。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共产党之一。”[16](P148-149)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如今天这么强大,但它对中国社会发展发挥了引领方向的领导作用。它既要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又要带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可谓困难重重。由于汇聚了“世界上最觉悟、最进步、最健全、最有道德和最富有正义感的人士”,中国共产党逐步成长为战无不胜的伟大政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炼成的?要回答该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且需要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政党的区别。
百年党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根本不止一个,而是一个强大的根系。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强有力的民心、民意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至关重要的传统根基,集体道德记忆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不可或缺的道德基础,自知之明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自我革命的智慧。这五个“根本”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安身立命、不断发展、行稳致远的根基。它们不仅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而且将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与世界上的其他政党区别了开来。
百年历程,百年奋斗,百年辉煌,成就百年光荣记忆。中国共产党既应该为自己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感到欢喜,也应该对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教训进行理性反思、深入总结,更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正确设计。
习近平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8](P537)其意指,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每一个作为都只是新作为的起点,它在过去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只是新成就的基础;只有不断作为、不断突破,它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他同时也强调:“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8](P538)其意为,要实现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又必须经常回头看、反思来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8](P540)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培养学习的美德。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学习的内容。只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中国共产党人才能解决“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8](P540)的问题,才能解决“把初心和使命抛到九霄云外”[8](P539)的问题,也才能知道中国共产党注重固本筑基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