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子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2)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发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提倡要以创新创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推动力,“双创”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机遇。国家自2014年陆续推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双创”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路径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
“双创”活动的开展,为高职院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在“双创”背景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为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蕴含着各种德育资源的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就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载体和体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把外在规范和内在约束相互结合的动力所在,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始终以职业道德约束自身行为,并根据其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开展职业活动,在明确自我认知前提下选择更符合自身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的职业,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第二,更有利于学生获取成功。学生在“双创”背景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将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更加科学合理地明确人生奋斗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打下成功的根基。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可以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逐渐养成良好就业和创业心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在“双创”背景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明确发展方向,有效规避盲目就业、盲从创业的现象。
第三,有利于学生增强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他们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外部的各种因素都可能会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十分重要。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很强,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咨询来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并以创新创业指导为载体,进行价值观判断,巩固自身正确思想意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前适应职场生活和工作压力。
第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双创”,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学生思维创新的发展机会。而这是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容易被书本知识所束缚,很难开展自我思考,而只能沦为填鸭式教学的被动接受者,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思考和重新再造。“双创”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总之,“双创”背景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跃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学习不再被动,充满了主动性、实践性和体验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以及学生个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在诸多因素制约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创”教育结合度不高。为了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视,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把“双创”教育理解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未能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导致人才培养中无法有效融合“双创”教育理念。当前,在创新创业教育被广泛重视,并积极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紧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在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对“双创”教育认知不足。当前“双创”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要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成才发展相互结合,“双创”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被弱化,导致“双创”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性不强。并且,从高职院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和学生都没有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给予足够重视,未能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无法做到两者的协调发展,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
第三,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渗透和融入,学生就业逐渐走向自主择业竞争模式。在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也随着发生变化,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全面的规划设计意识。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处于择业迷茫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的时候盲目、盲从,也很难快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并不注重,认为只要学生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就可以轻松就业。但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许多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降低了对自己的就业要求,直接冲击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因此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学生自身,都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正式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要对自己进行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便于学生顺利就业,也为“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载体。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摇篮,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好与“双创”教育的结合,改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创新人才技能培养机制。要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根据人才需求,建立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对办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灵活调整。从当前人才市场需求来看,用人单位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和优秀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就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帮助指导学生开展科学职业规划,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规划能力。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在“双创”背景中,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备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双创”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予以强化,推动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打造一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也为学生快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员创造有利条件。教师通过“双创”教育,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点,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准确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将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对自我精准定位和对未来发展准确预测基础上,主动探索,自觉树立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职业生涯意识,根据“双创”教育的广适性要求,把创新创业理念积极融入职业生涯规划中。
首先,高职院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过程创新创业职业规划指导。“双创”教育不应该被“窄化”,应当要“宽化”,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从意识层面“破冰”,强化认识“双创”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把“双创”教育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在学校专业课程中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推动“双创”教育理念的渗透,把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定位和“双创”教育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要不断强化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资源的衔接,在高职院校中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协同“双创”教育机制,在高职院校中探索“创业型高职院校”的建设,构建面向学生的全过程“双创”教育本土教学理念。
其次,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自觉融入发展全过程的“双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青年学生作为“双创”实践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要大力发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要素,必须对自身能力和职业锚有清醒的认识,克服创业畏难、创新畏艰情绪,对当下和未来形势进行把握,并以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自己的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应急式、短期式的寻求“职业捷径”,而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的、具有高层次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觉融入“双创”教育要求,通过多重渠道,充分了解、掌握和运用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政策,大胆发现自我优势,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主动与社会需求对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要树立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为自己未来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智力支持,积极投身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增强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断修正自我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更好地拓宽职业生涯广度和深度。
高职院校学生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明晰职业定位,设定精准目标,完善通道设计,不仅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要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的联动助力机制。首先,政府要不断完善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强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政策对接,积极倡导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地方基层、小微企业就业,也要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不断拓宽自身就业渠道。同时,还要降低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门槛,落实创新创业培训补贴、贴息、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完善创新服务,促进创业公平,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实提供保障。其次,高职院校也积极开展小企业做,引入各类企业进入校园,开展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运营、职业规划宣讲,认真吸收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的建议,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能力。并且,引入“项目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在不同企业之间搭建综合性创新创业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实现“双创”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渠道拓宽奠定基础,打通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最后一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