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 利
(新乡学院 商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越调作为河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长期以来在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越调发展一度跌入低谷。进入21世纪,在全球共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越调的发展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调位列其中。这给越调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尽管如此,限制越调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已成为当务之急。戏剧学界一直在努力探索戏剧的生存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一系列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笔者基于现状调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文化产业的视角探讨河南越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破解这种困境提供思路与建议,以期使越调戏剧事业走向良好的发展之路,并为我国的戏剧研究尽绵薄之力。
事物的功能决定其价值意义。“戏曲凝结着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以及文化意识的艺术再现”[1]。正确认识越调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发展现状是探讨越调发展问题的前提。
1.记录生活的“活化石”
越调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越调37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了诸多生活气息浓厚、内容丰富多彩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宛如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张张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越调是典型的河南“土特产”,其内容多取材于河南地域真实的人物、事件与生活场景,鲜活地记录了这一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这一地域文化,是记录该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如《李天保娶亲》剧目以明末清初河南遂平县一张氏人家为原型,演绎了一场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人间至情。越调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它以鲜活生动的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拉近了人们与历史真相的距离,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历史原貌,使人们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越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以其质朴、活态的存在形式承载着时代记忆,有助于人们更真实地去了解、认识已逝去的历史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2.寓教于乐的高台教化工具
越调在愉悦身心、满足感官享受的同时,还有传播主流社会伦理的作用,即戏剧本身所具有的教化功能。越调文化遗产同其他非物质文化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形式。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且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几乎尽人皆知。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之所以能深入人心,这种高台戏剧是其教化工具之一。越调经典剧目中演绎的历史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无所不包。如《比干挖心》鞭挞了商纣王不行王道、喜听谗言而失去江山的历史事实;《七擒孟获》再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攻打南中俘获首领孟获,采取七擒七纵攻心为上的处事策略,成功塑造了诸葛亮为经营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越调作为我国优秀的地方戏剧之一,受众面较广,影响较大,曾一度在民国以前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剧种。越调剧目以其通俗易懂在满足受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往往寓教于乐,起到了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作用,其所凝结的深邃思想感染了广大民众,在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今社会,越调在普及文史知识方面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教育工具。特别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而言,许多文史知识往往是从戏剧中获得的。
3.培养审美意趣的良好形式
艺术价值是戏剧生命之所在。越调也不例外。越调曲目丰富多彩,曲调高亢激昂,音色优美悦耳,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很高的审美价值。越调的审美价值在于它全面地呈现了广大民众的艺术旨趣。透过“土特产”的越调,可知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轨迹与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214。越调戏剧内涵丰富,能流传至今的剧目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集体智慧的审美创造,是符合当时审美标准与审美习惯的。
越调体现的真善美价值追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得到过不同时期观众的期待、认可与赞美。这些都是由越调艺术的内在性格所决定的,也正是越调自身强大魅力之所在。越调独特的内在性格往往能够瞬间捕捉观众的心灵,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使观众为之折服与感慨。越调表演艺术之所以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仍有大批追随者,显然与其强大的艺术魅力不无关系。另外,越调文化遗产中诸多美学内涵如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身段表演、演唱用嗓、审美尺度等都值得我们去挖掘、总结与研究[3]。
越调如今已走过了370余年的漫长岁月,为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的精神需求与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越调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为戏剧市场的日渐萎缩与观众群的严重流失。越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市场的盈缩直接反映出受众消费需求观念的悄然变化。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观众的多寡是戏剧市场的晴雨表。人们不禁要问,经济发展了,为何戏剧市场反而走向低迷呢?笔者认为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越调已失去原有的社会土壤
第一,越调表现形式僵化。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形式单一的古装戏表演显得较为僵化。过去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塑造,使受到多元娱乐文化影响的年轻人难以产生共鸣。第二,古装戏剧题材离现实生活较远,不太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出现,作为娱乐消费主力的年轻人生活的快节奏与戏剧艺术慢节奏之间存在着的矛盾,使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喜爱度降低。同时,生活压力大也使众多年轻人因忙于生计而无暇走进剧场。第四,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趋向多元化。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年轻人又是主流人群。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感官刺激的抖音、快手、游戏、影视剧等,对慢节奏的戏剧缺乏兴致和认同。
2.传承人流失严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人传承。首先,由于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艺人多数已至70岁以上高龄,其中离世者不在少数。失去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不复存在。其次,整个戏剧市场的不景气,戏剧发展前景的低迷与戏曲工作者的收益过低导致传承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力。最后,创新人才奇缺,全才演员更少,后备力量不足,演员年龄结构失调,断层现象尤为明显,转行从事其他剧种的知名演员也屡见不鲜。
3.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传统剧目缺乏时代特色,所反映的思想理念不适合当代观众的心理需求,或者承载的思想观念与当代人的生活理念不相协调。创新剧目较少,观众感兴趣的既简洁又明快的剧目较少,弱化了戏剧的文化影响力,造成了剧团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即使有创新,要么对文化遗产继承不够,要么对传统的超越不足,搞得不伦不类。另外,新剧创作需要的人才难以保证。
4.民营剧团举步维艰
河南民营越调剧团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但由于资金缺乏,多数民营剧团难以为继,演职人员生存困难,部分剧团濒临关门歇业的境地;还有部分剧团领导缺乏大局建设意识与业务水准,缺乏剧团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与责任担当意识。
笔者通过多次走访调查,发现在越调惠民演出活动中,上座率普遍较低,且观众多为业界人士与中老年人。其实,越调市场出现的问题也是其他剧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对我们寻求当下越调的突围之路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1.加大资金的投入
首先,充足的资金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因素。戏曲行业投入很大,新剧目生产与保留剧目的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单靠票房维持演出运营十分困难。其次,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越调行业中来,才能提高编排质量与提升演员演技的整体水平,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鉴于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帮扶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剧团引入市场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在市场中求生存,并主动接受市场检验。对民营剧团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地方政府除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外,应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或组织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民营剧团的发展建设。
2.加大越调人才培养的力度
剧团的发展与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培养关系到剧团的未来发展。人才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包括表演、艺术创作与管理人才等的培养。人才培养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针对目前越调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人才培养可采取“师傅带徒制”与“学院教学制”相结合的模式,由政府投入资金,剧团与高校共同努力,建立专门培养越调人才的机制,构建越调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越调艺术的理论研究。采用与专业院校联合办学或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要不定期派演员外出进修学习,开阔眼界。为了提升演员的素质和能力,鼓励演员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使演员在锻炼中快速成长。人才是剧团发展最能动的因素,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务必牢固树立人才强团的战略思想,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可以通过设立“艺术发展基金”的办法,对艺术创作和研究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实行重奖等。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是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戏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做得还很不够。没有观众便无法促进越调艺术的发展。不断培养和积累越调受众群,促进越调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非常重要。应该明白,戏曲文化能熏陶,戏曲兴趣可培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青少年中找到知音,需要在娃娃中扎根。加强宣传教育,要最大限度地争取青少年观众。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教育,要注重在基础教育中加入戏剧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开设戏剧知识讲座,组织参观剧院,举办戏剧艺术节等,让中小学生利用各种机会接触越调戏剧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越调戏剧艺术兴趣。其次,让越调回归城市的社区和田野乡村,通过多种形式由政府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社区慰问演出、送戏下乡等普及活动,培养民众的戏剧兴趣。最后,专门建立戏剧院,开展固定演出,可以借鉴相声茶馆或东北大舞台的经营理念。或者吸收其他类型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越调的功能作用。在信息化与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助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通过拍摄经典短视频以吸引观众。文化主管部门也可以结合线上开展活动,如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与民众实现线上互动,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4.注重作品创新
创新是戏剧的生命。经典传承与开发创新是传统戏剧发展的一体两翼。创新是艺术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把创新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剧团的长久发展离不开经典剧目的维持,中国戏剧史上的每个高峰期都雄辩地证明了经典剧目对剧种的兴旺发达是多么重要。然而,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各不相同,文化认同也会有差异,这就要求剧本符合新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创作主题应注重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各种题材的剧目都应占有一定比例,但也应有所侧重。如反映新时代婚姻家庭、社会道德、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戏可适当多一些,但其他题材也应该占有一定比例。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地融入时代的新元素,经典剧目才能永葆青春,其道路才能越走越远。剧目创新须建立在文化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当下市场需求与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题材选取应紧贴时代主题,倾向社会热点或社会文化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等,只有为普通百姓所理解和接受,越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当然,创新必须在尊重越调核心元素的前提下再融入其他艺术元素。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越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保障。可喜的是,2013年9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正式颁布。这为越调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越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正规渠道。
6.重视老艺人的传承作用
优秀的剧团领导应有大局意识并具备一流的业务水平,应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看问题。建设一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剧团是剧团领导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每位老艺术家开门立派都是在实践中长期的经验总结,高度重视老艺人是培养优秀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关键。带徒传授可以避免新手在学习中少走弯路。目前,越调传承方式主要依靠老艺术家的口传心授。为留住这批传承人才,可以采取激励性措施,如提高他们的待遇,改善习授环境等。值得一提的是,要特别重视对老艺人的资料挖掘、整理及濒危剧目的抢救工作。过去囿于技术原因,一些老艺人出演的优秀剧目的音像资料未能保留,部分已经失传。因此,当下的传承人要有文化担当意识,应对这些资料及时进行挖掘整理。
7.重视越调的生态性保护
传承、弘扬越调艺术的前提是政府要积极作为。首先,应努力开拓城乡演出市场。乡村是越调文化产生的根基,通过送戏下乡,让越调走进群众,让越调真正成为群众欣赏的大众艺术,成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次,通过打造越调精品积极拓展城市演出市场。打造越调精品必须编排出文化内涵丰富,融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剧目,这样才能在城市演出中取得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后,可以通过越调承载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建立起越调文化生态保护区,借此打造出地方的文化名片与精神标识。这对发展文化自信、弘扬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当代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优越性,为越调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越调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变革,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个越调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作为越调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推广的重要意义,学会“互联网思维”,应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探索出一条创作、表演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别做出了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决定。戏剧文化产业化就是戏剧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共同繁荣的一种发展模式。“文化借助产业升华,也就具有了市场前行的动力”[4]。戏剧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它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术、资金、市场、价值取向等诸多人文要素。戏剧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一旦消失便难以再生与重现。当下,在文化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使越调文化产业化,是解决越调生存困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适应当下市场经济规律的长远规划。越调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不一而足,笔者提出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1.建立越调艺术博物馆或展览馆
越调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文化记忆容易湮灭,这种文化遗产可能成为“消失的文明”,导致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后人无从知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越调艺术博物馆或展览馆的方式将现存的越调唱词、唱腔、服饰、面具等制成文字、图片、视频等,然后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关档案,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进行保护。建档保护是传承发展越调的重要途径。按类别又可分为记忆档案、实物档案与“申遗”档案。记忆档案包括越调传承人的演技、生平活动资料的记载以及为保护越调戏剧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等文件材料;实物档案指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实物,如表演活动中使用的实物道具等;“申遗”档案是指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材料。这种方式能使参观者直观地感受到越调戏曲文化,对越调艺术的发展历程一目了然。这种“静态保护”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在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体现得较为明显,非常值得借鉴与参考。此外,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网站的方式,把影视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融为一体,建立越调艺术作品数据库,方便越调戏迷搜索、欣赏。
2.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创新也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5]。越调作为河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对自身文化的宣传,将越调戏剧元素纳入旅游市场规划中,以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建议在戏剧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打造集游览、看戏于一体的旅游新景区或建设戏剧文化旅游小镇;也可以在文化氛围浓厚的乡村,以乡村庙会、戏剧节为依托,举办戏曲节庆游,让戏曲重返乡村土壤。这种做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对硬件要求不高,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就剧目来说,可以将优秀作品进行改编与创新,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设计符合市场要求、具有地方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的越调精品。如推出经典版、青春版与景区版等越调剧目,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对景区而言,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资金流与信息流,也可以使景区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增加了旅游产业附加值;对越调本身而言,将越调演出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进行推广,使越调走下舞台进入景区,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越调,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为其未来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对于游客而言,能增强文化与情感体验,满足其多元化的精神需求。但我们必须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与现代社会语境相结合的转换过程。越调文化产业化发展要将越调置于现代人的消费需求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越调作为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探寻可资利用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充分发掘其艺术内涵,将越调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融入创意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越调文化产业化和旅游业的融合是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也是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演艺市场、扩大产业规模与拓宽传播渠道的有益尝试。
越调文化产业化既可以使越调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充分利用,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借助文化产业的推广进一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为越调文化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效益增长,可谓一举两得。值得注意的是,在越调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切忌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唯利是从”的做法,这种将戏剧过度商业化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做法将会丧失戏剧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从而使越调艺术沦为金钱的附庸。这是越调通向戏剧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3.加快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实现产业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戏剧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创新。戏剧文化产业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政府应在此方面积极作为。戏剧文化产业化首先要搞好文化宣传,扩大影响力。其次,要及时完善产业化政策,做好文化产业的组织工作,应采取多种方式,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政府应从政策的导向性、资金的支持与市场的推广等方面做出努力,或者多方筹措资金设立戏剧专项基金,对文化产业结构的创新与调整多管齐下,以使越调通过产业化发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越调艺术的影响力。
越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在理念上革陈出新、融入时代,既要因时而为,更要因势而为。越调戏剧植根于河南文化土壤,要结合河南的地方特色,找准融合点,整合创作力量,做好节目创意,丰富表现手段,强化剧种特色。同时,要积极搞好宣传,讲好地方故事,打造文化产业链,不断推出新的精品,建立起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创新体系,使河南越调文化步入良性的产业化道路。相信河南越调不仅能唱出一场“大戏”,而且能唱一出“好戏”,进而将越调做成群众喜欢的文化大餐。我们期待着越调这一优秀的河南地方戏剧的再度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