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许亚刚 湖南 毛建恒 云南 左 霞 湖北 侯晓婷 河南 李占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荣程中学;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衡水呈贡实验中学;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
1.1935 年2 月16 日,中共中央在其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决议中指出:“为了有把握地求得胜利,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这一决议 ( C )
A.推动了革命道路的变化
B.开启了战略转移的壮举
C.践行了遵义会议的路线
D.纠正了冒险主义的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共中央2021 年2 月20 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教育和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讲话内容为背景。通过1935 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决议中的相关内容,考查遵义会议的作用,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考查中国共产党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意识的提升与觉醒,旨在突出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道路自信的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1 月遵义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决议指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这表明1935 年2 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决策的基础上,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逐步实现军事路线的伟大转折,践行了遵义会议的基本决议,因此本题选择C 项;1935 年2 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A 项错误;开启战略转移与史实不符,长征的开始是战略转移的开始,因此B 项错误;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因此D 项错误。
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十八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旨在 ( C )
A.说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切性
B.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强调党的建设对领导革命胜利的重要性
D.分析抗战胜利后成立联合政府的可能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国共合作、党史教育等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9 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面对众多挑战,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党的建设,让全党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成败决定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成败,故C 项正确;
1927 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9 年国共两党正在合作抗日,故A 项排除;材料内容是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更好使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并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B 项排除;1939 年中国抗战还处于相持阶段,还没有结束,1945 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作了系统全面的阐释,故D 项排除。
1.《清朝文献通考》中记载乾隆八年规定:“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十分之三。其米听照市价公平发来,若民间米多,不许来买,即著官为收买,以补常社等仓”。这说明清政府( C )
A.放宽了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
B.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对外贸易注重国内民生需求
D.降低关税鼓励本国粮食出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意在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解读史料的能力,重点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粮食进口,“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十分之三”说明清政府根据外洋货船带米的数量制定税收政策。而“若民间米多”,则“不许来买”,体现出清政府关注国内粮食的民生需求情况,故C 项正确;材料知识说明清政府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粮食进口,没有体现民间对外贸易的情况,排除A 项;出超指出口大于入口,材料看不出出口的情况,排除B 项;材料并未鼓励粮食出口,排除D 项。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体育指从上古的萌生开始,经过夏商西周时期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蓬勃发展、秦汉三国时期的兴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体育大融合、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宋元时期的完善与市民体育的兴起,到明清时期的渐趋成熟,最终形成了鲜明民族特色和东方风采的身体活动。
——杨朵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
材料二中国古代体育从它出现起就同舞蹈等艺术结合在一起,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性的结合。比如南拳刚劲有力,富有阳刚之美。 太极拳则心静意专,柔和缓慢,协调连贯,虚实分明,有一种阴柔之美……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之中,便是诸多项目是以适应战争需要的练武强兵为目的的。如蹴鞠、马球(唐朝时称为“击鞠”)、武艺、“田径”类运动形式等,多与军事训练有着密切关系……养生保健术在古代传统体育活动中,是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中华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一直成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异趣于古代西方体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色。
材料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提倡身心修炼与自然和谐同步;提倡人的形体和精神密切相关,不可分离;中华民族传统武德提倡侠义精神;“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使得中国体育文化更多强调整体和谐,淡化体育的竞技性。
——摘编自赵东平《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之美》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8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马球运动在唐代流行的原因。简要谈谈体育精神对于你个人的发展有何启示。(8 分)
【答案】(1)特点:民族特色鲜明;具有东方风采;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养生保健色彩浓厚。(每一点1 分,任意回答四点得4 分)
说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注重人内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每一点1 分,共4 分)
(2)原因:唐代封建经济的繁荣为击鞠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文化发达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代开放开明、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以及唐代民族交流、对外交流频繁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初唐时期统一战争、民族战争的需要,马球运动对于提高骑兵的作战能力极为有效;初唐和盛唐时期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军事训练,积极的倡导和推崇起了促进作用。(每一点1分,任意回答五点得5 分)
启示:体育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的追求;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气魄;是一种不断超越的精神;磨砺人们的意志;激励人们锲而不舍。(任意回答三点得3 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亦可得分)
【命题意图】本题属于原创试题。以中国古代的体育为命题素材,考查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等学科关键能力的运用。
【解题思路】第一问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分析得出。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民族特色鲜明;具有东方风采”这两个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古代体育从它出现起就同舞蹈等艺术结合在一起,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性的结合”可以得出“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之中,便是诸多项目是以适应战争需要的练武强兵为目的的”可以得出“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养生保健术在古代传统体育活动中,是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中华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一直成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指导思想”可以得出“养生保健色彩浓厚”的特点。
第一问的“说明”可以从材料三中归纳得出。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提倡身心修炼与自然和谐同步”可以得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结论;根据材料三中的“提倡人的形体和精神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可以得出“注重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结论;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武德提倡侠义精神”可以得出“注重人与人的和谐”的结论;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国体育文化更多强调整体和谐,淡化体育的竞技性”可以得出“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结论。
第二问的马球运动在唐代流行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结合唐代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民族、对外以及统治者的提倡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二问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材料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党政机关、部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人民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供给。1939 年2 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1942 年12 月,毛泽东发表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此后,又发表了《开展根据地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等文章和讲话,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1941 年2 月,王震和359 旅领导干部研究开发南泥湾的计划。通过这场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雷云峰 闫树声等《陕甘宁边区史》 (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实行大生产运动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实行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答案】(1)特点:以自给为目标,开展生产自救;涉及行业范围广;多领域多部门参与;兼顾公私、军民利益,改善民生;陕甘宁边区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发布纲领性文件,保障实行;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原因: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解放区经济和财政的严重困难;抗日的需要;解放区所处的艰难环境。
(2)意义: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为继续坚持长期抗日并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缓解了军民供需的矛盾,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积累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的经验;培养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劳动观念;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本题的设问角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的相关内容,对经济方面实行大生产运动的情况进行设问。
对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要求:通过了解根据地经济建设,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也具有强大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能力。从现实意义上讲,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艰辛奋斗历程及取得的丰功伟绩,进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为当代人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要使国家发展壮大,依然还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例子,说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当代人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也体现出对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内容的过渡和衔接。
【解题思路】(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可归纳出“以自给为目标,开展生产自救”;根据材料信息“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可概括为“涉及行业范围广”;根据材料信息“党政机关、部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可概括为“多领域多部门参与”;根据材料信息“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人民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供给”,可概括为“兼顾公私、军民利益,改善民生”;根据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可概括为“陕甘宁边区全党动员,全民发动”;根据材料信息“又发表了《开展根据地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等文章和讲话”,可概括为“发布纲领性文件,保障实行”;根据材料信息“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可概括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3)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人民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供给”,可总结出“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根据材料信息“通过这场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可总结出“为继续坚持长期抗日并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缓解了军民供需的矛盾,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出“积累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的经验;培养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劳动观念;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