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志,张耀月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
共时态是指在空间维度下,诸多共同性要素之间存在的状态及其相互关联的状态。共时态视域符合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同一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具有视域广阔、资源整合能力强、系统性完备等优势,强调将研究的重点和核心放在全方位剖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状态以及教育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这有益于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发掘教育内生动力、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共时态具有横向的整体性视域优势,在共时态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首先,共时态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共时态视域优势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听党话,跟党走,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思想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各国在科技、经济、教育等各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发挥共时态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大学生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承担尽责,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誓死为国的精神,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其次,共时态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规范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在共时态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体现在:在主体上,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各方力量的联合;在学科思想上,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思想有效融合,符合当今学科纵深发展又高度综合的总体趋势。发挥共时态视域相互关联的优势,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中摆正自己位置;有助于大学生担负起建设祖国、造福社会的责任;有助于大学生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大学生群体的优秀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共时态视域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尚存在以下4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得出:大学生认为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得当的比例为13.31%;认为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有所欠缺的比例为52.12%;认为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的比例为34.57%[3]。由此可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亟待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在厚植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上做得不够扎实。当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偏重理论说教,而对爱国情感的激发及爱国动机的阐释不够深入。二是对大学生进行依法爱国教育的意识不强。当前,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的思想、依法爱国的言行等缺乏深入的解释和规范,导致大学生理性的爱国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较弱,一些大学生甚至出现偏激的爱国行为,法律意识及法律边界感较差。三是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未能有针对性地紧密联系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培育过于强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集体同步,而对不同学生在爱国主义学习中,在认知、吸收、转化过程方面的差异性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对爱国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由此可见,共时态意识的欠缺致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整体性、协同性不足。
有学者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像是一阵风,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缺乏长效机制。学校、家庭、单位、社会和政府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成为一个整体,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4]。目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共时态视域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要素之间的联结、组织、协同不足,导致仍未形成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未能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发挥家庭熏陶育人的功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而部分家长引导大学生把对家庭的热爱延伸到对国家的热爱层面的觉悟不高,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家与国的关系认识浅薄,爱国意识不强,爱国情怀不深。二是高校尚未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重视不够,对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挖掘、融合得不够深,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效果不显著,这导致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水平不够高、国际视野不够宽、国际胸怀不够广,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时,难以客观地分析局势,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不理性行为。三是社会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不够浓厚,这主要是指社会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显著,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红色精神的浸润和革命精神的滋养不足。四是爱国主义教育朋辈互育渠道缺乏,朋辈教育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当前的大学生在朋辈交往过程中,多注重个人学业、爱好、社交、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对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社会发展涉及较少,未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亟待构建朋辈爱国主义互育渠道。总体上,当前在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密切联系的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尚未形成合力,共时态的优势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上未得到充分体现。
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是高校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不够重视,实践课开展经费不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场域有限,难以满足教育需求。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课的开展需要建立稳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确保实践课的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目前一些地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需求。二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程建设和具体实施环节亟待完善。一些高校实践课程建设存在教材内容陈旧、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等问题。由于实践课的具体实施环节牵涉面较广,部分教师由于组织能力不强,开展实践课时感到压力较大,加之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不高,这些都表现为实践课的保障、内容、组织、开展、考核、总结等实施环节尚未体系化和科学化,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难以落实落细。
爱国是所有人需要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系统性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在教育内容上丰富性和系统性不强。高校教学中,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体现在思政课中,虽然在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会涉及爱国主义教育,但整体而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单薄,时代性内容较少。二是在教育活动中存在形式多样而内化不深的现象。学校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范围不够广,教育程度不够深,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够大。三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的持续性上出现断档问题。依照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相关规定以及定期放寒暑假的惯例,大学生有较多时间处于不在校内学习的休假状态。学生离开学校后,由于家庭和社会对隐性爱国教育路径的重视程度不高,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能被动间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连贯和不系统以及难以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科学设定出完备的整体性方案,导致当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系统性,这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爱国素质的提升。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5]发挥共时态视域的优势,研究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走心。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挥共时态的同一性特征,使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共同发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爱国观念。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以优秀文化涵育爱国思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制度优势。大学生爱国的前提是认同国家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并因此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挖掘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学习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将铭记历史与面向未来相统一,增强文化认同感,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爱国自觉。二是加强理性爱国教育和依法爱国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爱国是思想、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爱国者表现爱国行为时首先应做到遵纪守法。理性爱国教育和依法爱国教育应重点培养大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以合法的方式爱国,不以爱国之名行违法之实。三是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按“知、情、意、行”分阶段、按步骤科学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既要加强整体教育,也要重视个体辅导,重视个体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对爱国意识不强、爱国情感淡薄的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在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共时态的整体性、协同性等特征,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凝聚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在家庭教育中,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育人作用。家长应当引导大学生将家庭的幸福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6]。父母要言传身教,教育大学生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7]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强化正确思想的引领与价值塑造作用,把立德树人贯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之中。教师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课堂教学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讲好红色故事,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深化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教育中,要利用“三全育人”体系助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教育应做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明确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网络的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点,加强线上线下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积极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要组织开展好特色网络主题教育、网络征文、网络点评等活动,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全覆盖,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在朋辈教育中,要提高大学生对爱国问题的关注度,搭建大学生爱国互育平台。例如,举行大学生爱国演讲比赛、在网络平台发起大学生爱国问题大讨论等,以此畅通大学生爱国主义沟通渠道,创造大学生朋辈互育的环境和条件。
实践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落到实处,能够打破由言至行的思想行为转换壁垒,培养爱国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智慧和爱国能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要落细落实,还需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改善实践课的具体实施条件。第一,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增加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为实践方法的科学化和实践成果的高效转化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动员各部门积极配合上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提高组织协调与配合能力。第二,高校要利用好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家校沟通,明确实践课教育的责权等相关规定,科学划分实践教育中的责权和义务。在家长同意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的条件下,可带领学生到红色景区参观学习,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言传”转为“言行并教”。第三,高校要加强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精通专业的实践课教师队伍。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实践课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完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共时态横向的、联结的、立体的、多维的优势,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朋辈”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1.发挥家庭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作用
一是“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8],鼓励大学生在劳动中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引导大学生立志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二是通过订立家规、营造良好家风等家庭建设的方法,延续民族气节的记忆传承。好的家规与家风,容情于理,涵盖了宗族传统、民俗民情、家国情怀和个人发展等丰富内容,既能够有力地约束、教化家庭成员,又包含了长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契洽,持续发挥作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规与家风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其教育效能,通过管教好家庭成员,以点带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父母亲人要做到率先垂范,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利用鲜活的生活素材适时适度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爱国情感熏陶。家长可以借助中华传统节日、节气时令等重要时间节点,给予孩子教育和示范,使大学生了解基本的民俗民情,引导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陶冶思想情操,涵育爱国情感。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首先,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大学生爱国主义课程建设与实践课堂有序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其次,高校要整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涵育爱国情感。要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涵育爱国情感。最后,加强依法爱国教育,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增加依法爱国教育的内容,打造大学生依法爱国教育“金课”,在教学过程中把大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3.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统筹做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二是灵活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爱国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全社会要形成崇敬英雄、崇尚爱国的精神,将爱国故事传播好、学习好,合理利用积极的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的条件,让大学生在适量适度的劳动活动中,提高认知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增加理性爱国的认知和体悟。
4.发挥朋辈教育的共生效应
共生效应原本是指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此处泛指大学生朋辈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一是要树立爱国朋辈榜样,利用大学生的趋同性特点,通过加强对朋辈榜样爱国事迹的宣传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爱国话题和爱国实践活动的关注度,激发大学生主动加入爱国讨论与实践,在思想指导和实践体验中达到知行合一,提升朋辈爱国互育的有效性。二是要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充分利用大学生朋辈间的平等性、互感性、双向性、灵活性的特点,按“知、情、意、行”分级,精准助推大学生朋辈交往,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教,同需要帮扶引导的对象进行共情、温暖、真诚的观念互通,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操作性。三是要构建朋辈爱国主义的互育时空,充分发挥共时态的组织、协调、整合优势。高校可以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创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大学生朋辈交流互助平台,提高大学生相互交流的频次。在线上可以建立网上谈心室、朋辈工作室,以此延伸大学生朋辈交往场域,扩宽交往话题;在线下可以鼓励朋辈结伴参加红色景点假期旅行、“大学生爱国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共时态视域的优势,推动家庭、学校、社会、朋辈同频共振、相辅相成。要做到将有形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无形的感触体悟相结合、将刚性的价值取向与柔性价值引领相结合、将漫灌式的环境熏陶与滴灌式心理疏导相结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进而促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理念形成共鸣、达成共识,构成相互教育、共同进步、健康发展、系统有效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永续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