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颇受关注,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北京市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是学生分数相差较大的板块。从文本类型特点出发,高位观照文本与试题,对文学类文本进行“类型还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文学类文本试题的本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理解与复习策略。
学生在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时,无论是阅读文章还是答题,常常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答什么。学生在作答时,必须“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对自己所阅读分析的对象有明确的认知和把握。
总体来说,学生应从选文的文体特点、主题偏好、结构安排、题目类型等方面,了解阅读与答题对象的特征。就文体特点而言,近年来北京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文均为优秀时文,其文风特点与思想价值倾向贴合当下主流审美价值观,并以散文为主(近几年,北京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往往只在“二模”中出现小说阅读)。鉴于此,本文将重点从散文入手进行类型阅读分析。“时文”与“散文”共同构筑的文学类文本的主题偏好,往往以传统文化、思乡怀人等主流情怀和情感为主。题目类型也主要依据选文的文体特点和思想情感特点,在结构与内容上进行编排设置。将这些要素加以提炼,在了解选文文体特点、结构编排方式、主题偏好等基础上,对典型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并熟习典例、举一反三,在头脑中形成文学类文本“类型阅读”的范式与策略,明确得分点,是提升文学类文本解题能力的关键。
学界一般认为,包括杂文、随笔、游记、书信等在内的,借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均可称为“散文”。它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艺术手法,内容涵盖广阔。尽管常被“形散神不散”这句话一言以蔽,但散文仍有其内在结构逻辑和文体特点。“事”+“情”+“理”往往是散文的构成要素,而进行自我抒情和议论的“我”——作为行文主体(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个抒情主体“我”也会变体为“你”“他”“她”等其他人称,甚至在一篇散文中,抒情主体有多个人称变体。如张抗抗《埃菲尔铁塔沉思》、赵园《雨中》等,但这与“我”作为抒情议论主体的功用是一致的),展现自我精神世界,则是散文最为重要的特征。“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联系着作者细腻的精神世界与真实、广阔的社会生活。于是散文阅读的一大重要题型便是“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因此,通过情感关键词句和相关细节,把握“我”的情感基调及情感变化的线索,是学生必须留意掌握的阅读方向;而把握“我”的情感,则又与和“我”关联的事件、事物等息息相关。在散文写作中,除“真实”外,可以对广阔的社会生活有合理的想象(如余秋雨《道士塔》等偏重历史、文化类的散文),场景亦可整合(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雪花落在皇城根儿下》)。厘清事件与情感,则需要借助对散文笔调——也即作者文风、写作手法等的把握。这就又涉及了散文阅读的另一大题型:文章内容与写作手法。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散文突出抒情主体“我”,有熔事、情、理于一炉等文体特点,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体系中,才会有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作者情感态度等相关题目的考查。
按表达方式来划分(实际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并用),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人和事)、抒情散文(景和物)、哲理或说理散文等。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文化散文”,以及偶尔出现的“学者文章”(“学者文章”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更为常见,如2014年北京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文《废墟之美》)也可以看作是这几类文章的集大成者,只不过在内容上可能更加包罗万象,在词语选用上可能更为专业。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较为常见,往往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于一体,偏重从一个角度选取事件来表达作者情感。换言之,“人”的展现常常需要一个或几个“物”或“事”的衬托。在此类散文——如《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2016年海淀高三期中统考试卷)、《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2017年3月北京十一学校海淀一模前模拟卷)、《聆听鸟语》(2020年西城二模考卷)等的阅读中,看起来碎片化的行文编排使学生常常陷入“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的状态中。实际上,若将这类散文还原到“由零散的事物或事件烘托人物”的范式中,文章便不难理解。
在十一学校,学生曾做过“人+事”的记叙文随笔写作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为“记人”找到一个具体可感的支撑点,为写人记事的散文写作搭建一个“支点”。因这样一个“支点”的有效搭建,当时学生佳作频现,如《奶奶和浆水面》《爸爸和军装》等。那么不妨把一类写人记事的散文,都做“人+事”的还原——《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写的是在中文版话剧《万尼亚舅舅》从翻译到演出的过程中,作者在译者、演员身上所见到的契诃夫的那种精神气质。那么不妨将其还原成“契诃夫和话剧《万尼亚舅舅》”,文章便容易理解得多;徐迅的《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写的是对父亲的思念,而这种思念最为具象的场景,便是老年父亲在老家和老乡一起晒太阳,由此展开许多回忆并抒情。那么也不妨将其还原成“父亲和老家的阳光”,初读起来破碎、跳脱的文章,便也有了非常明晰的思路线索;《聆听鸟语》,亦可还原为“奶奶和鸟”。通过这样的类型还原,学生可以找到阅读的“法门”。同时,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懂”的成果,便是“写得出来”,也可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写人、记事所依托的线索、支撑点在哪里?
抒情散文常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艺术感染力强,并依赖对象征、比拟、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如《〈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序篇》(2017年朝阳区高三期末统考试卷)、《说起梅花》《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牛铃叮当》《负重的河流》(高考真题)等。抒情对象明确、善于调用表现手法的特点,决定了其题型常为:文章写了哪些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作为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的抒情散文,其整体行文思路和情感基调也比较明显,还原起来,往往是对抒情对象从自然特点到历史人文价值的梳理,其情感常常是作者对抒情对象的感叹与赞美。由阅读反观写作,学生在行文中是否能有意识地、有效地运用了一些文学表现手法,也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说理或哲理散文所表达的体悟与情感则更为抽象和高深,常常运用散文“以小见大”的表现形式,从一件事情说开去,包罗万象,善于罗列文化积淀,最后升华到对价值观、心灵、生命、自然、永恒等话题的思考。在这类散文的阅读中,应注意把握“以小见大”、逐步升华的思路过程,即把握说理与哲理散文的三个维度:象征维度、联想维度、情感维度。对说理性散文的类型还原,实际正是把握这一点:说理文章的写作,即是上述三个维度的依次落实。如《西湖的“相宜”》,便是由西湖“免票”开放展开联想,上升到对开放的自然观与处世哲学的思考;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则由学生在课上欣赏花朵,联想到古今中外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阅读与作答的过程中,学生应通过依次还原落实“象征”“联想”“情感”三个维度,明确作者要传达的理念与诉求。同样,在阅读中对诉求的把握亦可反馈到学生的写作中:写作是否预设了诉求,它是什么,能否在作文中有条理地组织并被人读懂。
用作命制试题的文本,其主题偏好也比较明确。总的来说,都是彰显文化内涵,突出人文情怀,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整体的主题基调比较易于把握。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
1.“从前慢”(适度批判现代社会)
具体表现为对乡土、民俗、古代文化的展示或怀念。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为乡村担忧的《西川的沉静》、批判现代人浮躁的《在古代有几个熟人》、感叹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落闲花》等散文。
2.“读书好”(照应诗书传家与家风建设,提倡坚守)
如赞美家乡保有诗书传统的《家山》(2017年海淀期末统考试卷)、记述三联韬奋书店一群“书痴”的《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等等。
3.“生态忧”
这是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倡、人地关系的探讨而逐渐被人们关注的一类文章。如从家乡的霍泉水至今福泽乡民、引发生态思考的《家乡水》《又见鹭鸶》,以及韩少功《白鹤翔集的记忆》等。
其他的怀古、怀人、说理等文章,其主旨内涵亦往往在以上几个方向之中。把握好选文的主题与情感脉搏,结合具体的语段、字词和题目条分缕析,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题目与线索(题记)
好文章一定有好题目,好题目一定能透露出与行文主旨相关的关键信息。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与作答过程中,应首先看清题目,抓住线索,厘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有助于第一时间把握写作对象、写作思路、作者意图、文章主题。如《说起梅花》《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都可以从题目本身对文章内容情感做出大体的判断。行文线索可以是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需通过段落的划分和关键语句的提示,做出进一步的梳理。
2.开篇与结尾
散文的开篇往往亮出“我”和写作对象的关系,并常常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因此“开篇”的作用常常有以下作用:
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④烘托渲染。
散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对时间线的把握(如顺叙或倒叙)。因此需要注意的关键部分和常考查“作用”类题目有:①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②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③并列或递进线:记叙了几件事,有什么目的或特点。
散文的结尾,往往会重申“我”的主体情感,或深化感情关系,就主旨发出相应感慨。考查的作用亦往往为:①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②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主题;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等。
学生作答时,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可结合题目、开篇、结尾,找准各中心句、重要的逻辑关联词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最好能画一个简单的文章结构图,这样既可以保证集中精力阅读,又便于厘清文章脉络,明确写作对象和思路。如阅读散文《我有一匹马》(2019年海淀期末考卷),作者在开篇写了很多与父母相处的文字,题干问作者所说的“文化使命”的含义,使学生在阅读时不知所云。而稍加留意便可发现,文章题目包含“我”和“马”,通过对“我”为父母寻找内蒙古老家、内蒙古故乡的学院聘任“我”为教授、“我”作为作家获得牧民朋友的尊重和家乡的肯定等描写,我们可以知道,正是在这种脉络下,作者缔结了“我”与“马”(家乡、草原文化)的关联。能留意题目,必然会对题目有所思考,并尝试为文章划分层次,简单列出文章的行文结构,使文章结构与作者意图清晰可辨。
散文阅读的题目设置,与散文的文体特点、写作方式、布局谋篇等息息相关。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有了高位俯瞰的意识,对题目类型与答题方法进行“上位归纳”和总结,确认散文的类型,涉及了哪些题目,适用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应根据答题步骤,补充分析具体内容。当然,在每次考试中,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完全按照答题“套路”,只写个答题框架。
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常常出现“常读常新”的困难:这一篇明白了,下一篇又不会。这一方面是对类型范式认识不够,另一原因则是忽略了语文学习的章法。同数学等学科一样,语文学习同样需要熟习典例、举一反三。在做到对题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典例自主积累,灵活运用。
以手法类题目中常见的赏析题为例:
请赏析:“村中那些老树,巨枝虬结在半空中,如巨大的手掌托住了流转不定的时光。树下,总有一群群不知疲累的孩子玩耍着,捉迷藏、抓蚯蚓、滚泥球、抓沙包……他们一茬接一茬地长大、老去,最终销匿了身影。而树还在那里,成为村庄不离不弃的陪伴。”(《木质的村庄》,2015年丰台一模试卷)
答案可逐步呈现为:
①通过比喻、拟人(指出具体语句)
(赏析题第一步:指出修辞等特殊表现手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树古老沧桑、村庄历史悠久)
(赏析题第二步:解释表达效果)
③表现了作者情感(惊叹、赞美、留恋古老村庄……)
(赏析题第三步:指出写作目的,扣住作者的情感态度与文章主旨)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赏析题,大体可分为这三步,有时会加上对文章整体风格(古典/幽默/朴实……)的把握。
比如,词语含义或句子含意的理解题:
通读全文,解说题目“半亩缤纷惊天下”中“缤纷”的丰富内涵。
答案为:①美丽多姿的风景;②园林设计精美繁复,集江南私宅文化于一身;③此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繁荣;④作者对“方寸之地”富有美丽风景、丰厚文化内涵的赞叹之情。
可以看到,作为考查对象的“缤纷”,既出现在文章题目中,也是行文的重要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对于“缤纷”的解释,首先应是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梳理概括;其次,围绕“缤纷”及其近义词(如文中出现的“繁复”)所指向对象的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罗列,并注意把文中抽象、文学化的表达语言变得平实、具体;最后,应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缤纷”是个褒义词,表明了作者对于写作对象正向的态度),联系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上几个步骤,基本能够用以解答关键词语的含义。
再如,句子理解题:如何理解“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静默的”?
答案为:①宁夏历史上许多英雄都在此建功立业;②岩画、沙坡头、石窟等都是由宁夏人创造;③辉煌灿烂的历史;④但至今未被世人关注,很多精神财富未被开发;⑤作者对此表示遗憾,并充满了期待。
可以看到,对于句子的解释,首先应挑出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词:“神秘”“精神财富”“本不该”“沉默”。答题步骤应先将“句子理解题”化为“词语理解题”,结合文章对关键词进行解释,从而判断作者情感态度,分析文章的主旨。
应牢牢把握小说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围绕人物、情节和环境,对人物形象、环境作用、叙事线索、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进行探究,并以此分析文章主旨或思想主题。与散文不同的是,小说类阅读题目的另一个可能的考查点是人物形象。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正面或侧面描写;语言、肖像、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等。环境往往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作用有:交代故事信息或人物背景、渲染烘托氛围、象征暗示相关情节等。其具体作用在结构上可能有过渡、照应、线索、伏笔、控制节奏等,而在内容上,往往有渲染烘托,并最终扣回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可能文题双关。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阅读,近年来都有设置开放性题目,进一步考查阅读理解与表达的倾向,相当于附加的“微写作”。应注意亮出“我”的态度,生发具有启示性的联想,通过引用、举例等,表达现实关怀,并对观点有所总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