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试题展示】
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风土人情,真实反映了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街市繁荣情景。街市内店铺星罗棋布,各类招幌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象被描绘得绘形绘色,呼之欲出。在鳞次栉比的屋宇和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有几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
在街市的最西面,有一处坐北朝南、面积较大的门面,大门上方悬挂一匾额,上书“赵太丞家”四个大字。太丞即太医丞,宋朝为太医局所属主管医药的官员,为从七品。可见这家药铺为赵姓医官所办,既是皇姓,又有官方背景,所以所处位置非常优越。大门左右两侧立有高大招牌,西面上写“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东面上写“大理中丸医肠胃”。集香丸和大理中丸均为中医方剂名,见于《御药院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集香丸具有消秋滞之功效,主治伤生冷硬物不消。大理中丸可用于脾虚胸膈痞闷,心腹撮痛,不思饮食。从这些广告语可以看出赵太丞擅长内科、儿科,而且杏林春暖,医德高尚。室内摆有柜台和药柜,前面设有座椅,上坐一位中年妇女,怀抱小儿,旁有一人站立。妇女前面站立着一位长者,正俯身看视,在为小儿诊治,看来此人便是主治大夫赵太丞。
在“赵太丞家”东面不远的十字路口处,又有一家大型药铺,门前高高地竖着一个招牌,上面书写:“刘家上色沉檀楝(栋)香”,“铺”字被一独轮车所挡,大门上方横匾额上也有一行字,但是不甚清晰,“沉檀、丸散、香铺”几个字依稀可辨。从门前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的情形看,此店应为一个规模很大的香药铺,以大宗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生意十分兴隆。宋代医方推崇“香药”,比如《局方》“治一切气”方常以香药为主,如丁香、檀香、麝香、乳香、沉香,等等,各种《香谱》记载香药近百余种。
刘家香药铺北面的东西大街上有一处门面,门前立有一块大招牌,上书“杨家应诊”四个字。由此可推断,此处是一位姓杨的大夫开的诊所。门前一人站立,似乎在招呼前来就诊之人,服务热情可见一斑。还有两人在大门外“热聊”,也像是大夫在送一位刚刚在此就医的病人,反复交代服药剂量和方法,病人有些依依不舍。右侧一位老者牵着一个孩童正在去药铺就诊。前方一辆马车拉着一位病愈者急着赶路回家。画面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郁。
北宋时期,国家对中医的发展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负责药品制造和经营的官方机构,即熟药所,又称“卖药所”,从药材收购、检验、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都有专人负责。北宋京城的民间诊所也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药经营的画面,如一些酒店里兼售香药,大街上摆摊设点叫卖膏药等。《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医铺”一节中写道:“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栢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官员宅舍,不欲遍记。”
(摘编自郑学富《〈清明上河图〉里
的中药铺》)
材料二
2020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三周年。在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法为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越在抗疫一线,越能发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最近,北京地坛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建立了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新冠肺炎治疗的工作机制,中医医生直接到一线参与临床救治工作。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主任双查房制度,共商救治方案,探索形成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国粹需要国法来保障。中医药法的实施,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了法治保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医药法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凭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或者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对医疗机构仅运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实践证明,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实打实的法律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我们理当拥有与法同行、捍卫法治的坚定信念,让中医药法落到实处,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编自王君平《为中医药创新性
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中,可以看到被称为“安济坊”或“病院”的既看病又卖药的北宋末年的中药铺。
B.北宋时期对官员管理松散,赵太丞一方面可以在朝廷太医局任从七品之职,另一方面还能在街市之中开设自己的药铺。
C.北宋的“卖药所”又称“熟药所”,是由政府设立的专人负责的,包括药材收购、检验、管理、监督在内的官方机构。
D.中医药这一国粹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以中医药法作为法治保障,建立一系列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总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的都市中有几家“中药铺”,然后对图上药铺进行详略得当的解说。
B.材料一赵太丞药铺左右有高大的招牌,招牌上有所售药品名称“集香丸”“大理中丸”及其他信息,从中可以看出赵太丞擅长内科、儿科。
C.材料一引用《东京梦华录》等相关史料,以此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所展现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中医药发展情况属实。
D.材料二中,北京地坛医院建立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新冠肺炎治疗的工作机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救治患者,取得了抗疫的最终胜利。
3.根据材料内容,假如你穿越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下列哪种现象不存在(3分)
A.中药铺待客热情周到,通常医患关系和谐。
B.中药铺林立,招牌上内容鲜明,注重广告宣传。
C.“治一切气”方的香药和药酒在民间盛行,大受百姓推崇。
D.孕产的妇女,可以找到专业的产科医生做检查或者接生。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中药铺”,150字以内。(4分)
5.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应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6分)
【参考答案】1.B 2.D 3.C
4.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清明上河图》,了解一下当时百姓看病、治病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街市的最西面有着较大门面的是“赵太丞家”药铺,从门口两边招牌可知赵姓医官擅长内科儿科。“赵太丞家”东面十字路口旁,有一家规模很大兼顾批发零售的刘家“香药铺”。刘家“香药铺”北面的东西大街上有一家叫“杨家应诊”的诊所,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药铺服务很热情。除了这几家药铺,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医药经营的画面,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仔细观赏,并稍加研究。
5.①建立健全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并发展中医药这一国粹的有力保障,从法律层面推进中医药的发展。②营造宽松、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门类细分,官医开设诊所促进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中医药的发展。当今社会更要创设这样的环境,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③建立适合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制度。如备案管理替代许可管理,医师资格的授予,打破限制中医药发展的瓶颈。④建立中医药政府专门机构。北宋政府设立专门的医药制造和经营机构,十分重视中医的发展,这对中医的进步有着长远的影响;当今社会政府也需要积极投入,开设专门机构传承中医药精华,保护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事业。
【命题人解读】
现代文阅读Ⅰ以中医药为主题,选取了两则材料。中医药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之一,选材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志,引导学生热爱中医药,并进一步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
第1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分析和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以基本层面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基础性的考查。通过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北宋时期官员管理松散”错误,在原文没有明显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第2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以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综合性的考查。通过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取得了抗疫的最终胜利”于文无据,原文并没有提及。
第3题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应用性的考查。通过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题干为“假如你穿越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下列哪种现象不存在”,答案是C。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想象和联想的能力。“香药”流行,是因为“官方”推崇;材料一最后一段中仅提到“一些酒店里兼售香药”,“药酒”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不一定在民间盛行。
第4题要求“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中北宋东京汴梁的‘中药铺’”,旨在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归纳文意的能力,通过信息梳理,归纳整合有效信息。答题时抓住材料中描述的《清明上河图》中“中药铺”的相关内容,筛选主要描写的三个药铺及方位,归纳概括,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即可。
第5题要求“简述应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旨在以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落实语言构建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探究分析能力,通过文章信息探究深层含义,分析、鉴赏文本价值。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如材料一最后一段“北宋时期,国家对中医的发展十分重视”,《清明上河图》表现出的北宋中医药发展情况,文献资料的解读和补充。一方面要“结合材料内容”,从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另一方面要联系现实,突出现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要给出措施方法。
【考点延伸】
角度变换一:梳理文章的论证层次
角度变换二: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角度变换三:概括关键信息
【相近练习】
材料一
最近,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上新了,故宫》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引发全民关注。《上新了,故宫》打破了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让文物“活”了起来,既有内容,又有产品,“零距离”走进大众视野,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文物的温度与文化的内涵。
节目将静默的文物转化为富含精神文化内涵的文艺产品。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明星嘉宾围绕主题探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与国内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合作,设计与时代接轨的“年轻化”文创产品,让“旧文物”焕发“新生机”,实现深层次的“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故”在探寻故宫未知领域,“新”在获得文化新认知;另一方面,“故”在感知文化记忆与历史内涵,“新”在打造全新文创产品。
节目实现故宫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打开了故宫文化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它通过将文物变为文创、文创变为产品的方式,让故宫文化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打通了观众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的新通道。“故”与“新”、“旧文物”与“新创”的平衡实现了观众与古老文明的对话,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优秀文化的弘扬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滕华琳《从〈上新了,故宫〉
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二
“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从故宫“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网媒、专家对“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的广泛评论,一系列话题让我们意识到,当故宫顶着闪耀了600年的历史光环走到当下,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在文创研发上,其占有的资源无可匹敌。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书签等“小玩意”拓展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不过,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这些问题需要故宫作为“龙头”有所作为。一些文创产品同质化重、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供给的基础是创意审美的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故宫作为文创的先行者,在文创传播方式上常有突破。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但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时,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的方式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些过火的宣传提醒我们,过于迎合观众的设计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人留下缺少自信的印象。如果说文物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都是一条被认为能激活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引发争议的文创可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但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冷思考。无论是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文化审美内涵,还是通过满足商业价值来实现文化创意的结果,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岑梅玲子《从故官文创看
文化遗产创意边界》)
材料三
近年来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多成了爆款,让“束之高阁”的文物走入寻常生活,收获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成功引领了国内博物馆做大做强文创产业的热潮。这已然说明,故宫的跨界正在让沉睡的历史博物馆迈向苏醒,不仅对激活内在丰富的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和故宫超级IP(知识财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现代商业体系带来一股清流。
一项近40万人参与投票的调查显示,超半数投票者反对故宫取消年夜饭。在某种程度上,故宫火锅、故宫年夜饭等越来越接地气的载体,体现了现实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其实,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类似的创新之举价值几何,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的效果导向。不管是此前被叫停的“故宫火锅”,还是此次被取消的“故宫年夜饭”,只要在保证文化传承、创意融合的同时,保持质量稳定,与民众生活贴近,得到大众认可,皆是可以接纳的。支持“故宫年夜饭”,并不是意味着鼓励高价消费,而是给予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摘编自孔德淇《“故宫年夜饭”该
不该取消,让市场效果说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故宫文创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打通观众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新通道,在深层次上对文化“温故知新”。
B.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让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存在冲突。
C.材料二认为,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
D.材料三认为文创价值的大小没有具体判断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效果,这与材料二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新了,故宫》引发人们关注,部分原因是节目在内容上让观众获得文化新认知的同时打造了全新的文创产品。
B.故宫为遗产活化探索出不少的有效方式,但在传播方式上,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也存在低俗献媚等问题。
C.在故宫文创掀起一波波网络热潮时,材料二站在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上进行冷思考,展现了一种理性思维。
D.不管文创产品与商业应该保持何等的距离,通过创新激活文物内在的丰富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应是基本共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载体,正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进入寻常百姓的消费视野,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B.从某种程度来看,文创的底线思维和高线思维都是基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事儿坚决不做,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的事儿都可以尝试去做。
C.火锅店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开张后一座难求。
D.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4.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
5.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家家都张贴的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某年画博物馆想就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文创活动,请结合文本内容,为他们提三条建议。(6分)
【参考答案】1.A 2.B 3.B
4.①首先借现象提出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②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③最后总结并亮出观点,指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