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吉,董云忠
(1.会泽县驾车乡农科站,云南会泽 654218;2.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会泽 654200)
会泽县驾车乡位于东经103°02′2″,北纬25°02′9″,北边距离会泽县城76 km,南边距离省会城市昆明136 km,老国道线(213国道)和嵩明至待补的高速公路南北纵贯全境,嵩待高速公路驾车收费站位于集镇西边50 m,交通相当便利,区位优势特别明显,驾车是会泽的“南大门”之称。全乡境内最高海拔有3 384 m,最低海拔有1 780 m,年平均气温10.2℃,全年无霜期170天,年均降水量1 480 mm,全乡实有耕地面积0.91万hm2(土地确权数据),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农业乡,生态环境良好,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长年种植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玉米、荞麦、蔓菁、萝卜等,驾车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驾车是会泽马铃薯优势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会泽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云南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迅猛发展,驾车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乡种植马铃薯0.5万hm2,总产鲜薯20.6万t,其中作为冬作马铃薯或小春马铃薯种薯销售16.0万t,占全乡马铃薯总产量的77.7%,总产值31 900万元,通过种植马铃薯、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驾车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 801户5 853人户均增收5 000元以上,驾车马铃薯已由原来填饱肚子的“土豆豆”发展成为现今全乡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在海拔2 200 m以上高海冷凉山区,选用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前茬不是茄科作物、土层比较深厚、松软湿润、通气性好、肥力中等偏上、阳光充足的地块,前茬收获以后就及时深翻,翻耕深度达到0.3~0.35 m,播种上午时候再一犁二耙,做到土壤蔬松,土垡细碎,地表平整无残膜、作物秸秆等杂物。
选择适销对、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品质优良胡中早熟品种,如:合作88号、丽薯6号、云薯109、云薯304、云薯921等不带病菌、品种特征特性明显的原原种或原种,种薯要保证刚好通过休眠期,正在生芽的种薯最好,带有过长和纤细幼芽的种薯生理年龄偏衰老,不易获得高产。
正常年景,最佳播期是3月中下旬;若冬春干旱不严重,土壤墒情好、当年雨季来得早,可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播种;若冬春干旱突出,土壤墒情较干旱、当年雨季偏迟,可延迟至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
薯块膨大期早的中早熟品种,原原种种植密度6 000~8 000塘/667m2为宜,原种种植密度4 500~5 500塘/667m2;数块膨大期晚、生长势强胡品种,原原种种植密度5 000~6 000塘/667m2为宜,原种种植密度3 500~4 500塘/667m2。在此密度范围内土壤肥力高宜稀植,反之宜密植。
采用双行平播后起垄高垄双行模式进行规格化种植,一是具有出苗早、出苗整齐、商品率及产量高等优点;二是能增加单株结薯数;三是通过增加活土层,促进薯块更好膨大,同时减少畸形薯的数量和比例;四是更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积水,减少病烂薯块的数量及比例。试验证实:高垄栽培比平畦栽培增产10.0%~19.1%。株距:原原种为0.14~0.18 m;原种0.20~0.25 m;行距:大行0.6 m,小行0.4 m。
种植脱毒原原种最好采用人工理沟(沟深15 cm左右),人工摆放种薯,人工盖农家肥料和化肥,人工盖土(土厚5~8 cm)的作业顺序。人工紧缺且种植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牛犁开沟、机械开沟进行辅助作业,提高播种进度。原种的播种最好采用、牛犁开沟、机械开沟,沟深15~20 cm,人工摆放种薯后,人工盖农家肥和化肥,人工覆土15~20 cm厚。
应依据土壤肥力、种薯产量等因素决定,原则是有机肥料和氮、磷、钾三元素肥料配合施用,以中等肥力地块为例,产种薯2 000 kg/667m2计,用量为:有机肥2 000 kg/667m2,氮(N)8 kg/667m2、磷(P2O5)6 kg/667m2、钾(K2O)12 kg/667m2,四种肥料混合均匀做底肥一次施入。或施用有机肥2 000 kg/667m2,马铃薯专用复合肥80~100 kg/667m2,二种肥料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不要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造成徒长,尽量不要施用含氯的肥料,更不要施用由茄科作物的残枝、枯叶沤制的农家肥料。
当马铃薯出苗植株生长高度达5~15 cm时,如发现有缺塘,应将附近出苗较多的苗间苗移栽到缺塘内。
苗齐后及时除草,苗高20~50 cm期间,中耕、除草、培土2~3次,把大行内的土壤培到小行马铃薯上,使小行形成垄,大行形成沟,垄垄高达25 cm以上。
驾车大春马铃薯一般不主张追施化学肥料,假若土壤自身肥力较低,地上植株苗的生长长势不好的地块,连带培土,可以追施碳酸氢氨30 kg/667m2或15 kg/667m2尿素。
驾车马铃薯的生长中、后期,正值雨季,降雨频繁,沟里容易积水,要及时排出沟里积水,一是可以降低田间的湿度,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二是可以避免因通透性能比较差而造成薯块腐烂。
5.5.1 强化马铃薯田间主要病虫的监测,并及时进行防治,尽量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田间晚疫病的防治。按照田间调查的情况,出现中心病株的时候,在天晴的时候及时喷施800~1 000倍液的银法利+安泰生溶液,7~10天/次,连续喷施2~3次效果较好。
5.5.2 田间蚜虫的防治。按照各点田间虫情监测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情况,当100株植株上有蚜虫达100头或有翅蚜有15头时,及时喷施一遍净、吡虫啉、敌杀死等进行防治,防治1~2次效果较好。
5.5.3 地下害虫防治。根据各点的虫情监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情况,当地下害虫(地老虎和蛴螬)危害植株的虫伤株率达5%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药剂选用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为主进行防治。
5.5.4 病毒病防治。首先选择不带病菌健康合格的脱毒原原种和原种,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 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收获前生长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拨出病毒株并进行销毁。
薯块膨大期早的品种,如会-2号等,成熟度达95%时可择晴天收获。薯块膨大期晚的品种,如合作88号等,需要等到茎叶枯黄时,择晴天进行收获,收获时,要主要防止烂薯,尽量注意减少机械损伤和人为混杂等,注意避免霜冻或长时间雨淋或暴晒等。
采用透气性好的网袋进行定量包装,网装袋上必须有内外标签(标签上要有品种的名称、重量、级别等可以追溯的信息),种薯运输过程中,一是避免机械损伤,二要避免混杂,三要注意防雨淋、冻害、暴晒等。
不同品种分区域堆放在有散射光的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期间要保证种薯正常生理所需的贮藏水分、二氧化碳等,从而减少病薯、烂薯,确保种薯的品质最优。仓贮时不宜以烟叶贮藏在一起,以防块茎蛾传播;不应与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混合贮藏,减少病烂薯;贮藏期间翻拣1~2次烂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