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试题“问什么”,方能确定“答什么”

2021-12-28 07:20上海刘从良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4期

上海 刘从良

高三阅读专题复习时,教师如果只让学生关注怎样阅读材料、怎样写出答案,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懂试题问什么。表面上看,“问什么”不就是题目表述的内容吗?实际上,学生做题时写错答案,常常是因为没有真正读懂题目要求,导致答非所问。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在复习教学中加以改进。

具体来说,学生未真正读懂题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未能准确“翻译”题目,答非所问

有的试题中,题干中的关键词“非常规表述”,比如题干中运用了术语,学生就容易“发懵”,不知从何作答,或答非所问。

例如:(2020年全国卷Ⅲ,第8题)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在实际练习中,很多学生未弄懂什么叫“叙述”的“层次感”,作答时就写作者在叙述他看火车的经历时,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等,完全不符合题目要求。在复习中,做这一类试题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把“非常规表述”转化成“常规表述”,也就是把术语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自己的语言”。“叙述”的“层次感”到底指什么?教师先做“翻译”工作,将“叙述”的“层次感”转化为诸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层写段意”“各层之间的联系”等问法,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问什么”,然后才能便于学生找到答题区间,再依据叙述顺序、方式和内容,概括情节大意,分别从事件、情感等角度来写,并加以分析。2020年高考试卷阅读题中的“冰山理论”“旁观视角”“结构紧凑”“谋篇布局”等表述,都需要做这样的工作。只有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才能准确答题。

二、没有完整读题,“想当然”作答

例如:

①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②2017年全国卷Ⅱ,第6题: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第①题在实际练习中,有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毛里求斯“想要修复文件的原因”,实际上题目是在问“文件受损的原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答题方向。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完整读题。

第②题,很多学生读到“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就非常快速使用“套路”作答: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感;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两种人称交替使用,丰富了文章的艺术层次。如果这样作答,就会“巧妙避开所有得分点”。因为题干问的是“蕴含着怎样的态度”,不是两种人称交替使用的作用。实际上,高考命题恰恰是要“反套路”的,答题时一定要完整读题再作答。如果细读文章,学生会发现文中的“你”实际上也是“我”。比如,“你在北京住久了,会特别思念江南”,这里的“你”就是“我”,说的就是作者自己的感受。这篇文章本来可以只用“我”的,交替使用“你”和“我”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从创作意图上来看,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而这个题目正是从这个点来设问的。参考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完整读题、不“想当然”的习惯,认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试题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读题、检查学生有没有圈画题目核心词等方法指导。同时,目前高考题主要从创作角度设问,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理解题目的设问方向,看清题,不臆想,答题时才能尽量避免失误。

三、没有区分不同的问法,答题混淆

例如:

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分析。

题中问的是“怎样塑造”,是在问塑造人物的方式、方法,作答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以及和其他人物的对比、典型环境的衬托等角度,而不是孙少安的形象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个问题和“作者塑造了孙少安怎样的形象”的不同之处。

有时命题人也会混淆,比如,有一道题问的是“一场蝗灾成为肯尼亚70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哪些方面的原因”,给的答案却是“肯尼亚发生严重蝗灾的原因”。题目前半部分问,蝗灾何以成为最严重的灾害,答案可以针对此次蝗灾之严重、肯尼亚经济之脆弱等方面;而后半部分是在问“为什么发生灾害”,答案应该指向导致蝗灾的原因,比如气候、单一农业生态等方面。

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给出一组或几组相近的问法,让学生通过比较“问”的不同,来判断“答”的区别,例如:

①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

②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意蕴?

③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作用?

④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仔细比较会发现,①问“特点”,多指向小说结尾异于常规小说的特别之处,如“出乎意料”“留白”等;②问“意蕴”,侧重于小说结尾语句内容上的含意,指向小说的主旨或作者的创作意图;③问“作用”,指向小说结尾的功能;④问“艺术效果”,指向结尾超出常规的功能——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起到什么作用等。

教师为了追求“高效”,在复习中常常会对题目问法进行分类,以方便学生理解,提高复习效率。但要注意的是,复习中追求的这种“高效”是把双刃剑,因为分类常常是简化的,而简化常伴随着谬误。如果学生只是“低像素”地读题,“刻板”地分类,忽视了设问方式的“丰富多彩”,认为答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久而久之,就背离了复习的初衷。所以,在复习中,强化学生关注“这一题”的意识,不断提高审题的“像素”,能够准确界定不同问法的区别,才能够精准作答。

四、未看清题目的逻辑指向,答题“射不中靶心”

例如:

①小说主要刻画了毛猴这一人物形象,却以“毛猴的大树”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②散文明明在写燕子,题目却叫“庄周的燕子”,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妙处?

第①个问题,先说了主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为“毛猴”,那就有一个隐含预设,题目也应当为“毛猴”,但题目却是“毛猴的大树”,问题的逻辑指向就在“大树”上。回答作用时,应侧重讲明白“大树”的作用,而不是“毛猴”的作用。

第②个问题,题目已说散文是在写“燕子”,那就是说也有一个隐含预设,即题目也应当为“燕子”,但题目却是“庄周的燕子”,那么,问题的逻辑指向就在“庄周”上,而不是“燕子”上,要回答题目中“庄周”的妙处。

笔者认为,限制也是暗示,如同我们被锁在房间里,这把锁自然是限制我们离开房间的东西,但也给了我们重要的暗示,只要想办法砸开这把锁,就可以出去,而不是去砸墙或挖地板。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因为没有找到这把“锁”,常常在做“砸墙”或“挖地板”的工作。一般来说,“正式”设问前的描述就是限制,比如上文例题中的“主要刻画了毛猴这一人物形象”“明明在写燕子”,就是这样的限制。课堂上笔者给学生举例,“和王胖墩相比,张三有什么特点”,这里的“王胖墩”就是一个限制性信息,同时也暗示了答题方向,答案应指向“瘦”。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题目的限制性信息,从中读出题目的逻辑指向,进行有效思考,答题才能抓住关键。另外,题目中的限制性信息常常不只一点,作答前要找全,如“和王胖墩相比,张三有什么特点”,这里不仅有“胖”的限制性信息,还有“墩”的限制性信息。

五、未找全题目中的要素,答题不完整

2019年全国卷Ⅲ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共三则材料。

材料一: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第6题: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前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志愿者的特点,第三则材料谈到“单车猎人”的特点,题目设计精巧,要求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的依据。在练习时,部分学生只考虑了单车猎人可以看作志愿者的依据,如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等,却忽视了题目中的另一个要素——“新型”,也就是只关注了“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相同之处,却忽视了二者的不同之处。之所以称为“新型”,就是因为有不同,有自身独特之处,答案还要考虑到“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的“打猎”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维护等。

在复习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圈画关键词、找全题目要素的习惯,这样答题时才能更周全。不仅如此,这样的圈画,还会让学生在找出要素的同时明确答题方向。比如2021年八省(市)联考现代文阅读第9题: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题干中的“新世说”就是重要的要素,“世说”指向“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而“新”则指向“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圈画要素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六、未看懂题目关键词隐含信息,答题不精准

例如:

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从表面上看,这道题范围清楚、要求明确,“典雅”说的是语言效果,要答的是达成这一效果的策略,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方法,并且给了三个方面的提示。但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在审题时要想明白使用什么样的词语、句式、修辞,会达到“典雅”的效果,要想清楚“典雅”这个词隐含的预设信息。笔者在复习课中让学生做这道题时,有不少学生写“运用了词义相反的词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实际上“词义相反”并不指向语言的典雅,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效果是生动形象,大多和典雅无关。这样作答就是没有读懂“典雅”隐含的预设信息,那就相当于没有装上“意识雷达”,不能进行精准的“搜索”。

这方面的能力非常能体现学生的思维水平,关涉学生做题时思考是否有效。在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之外,先关注一下关键词的隐含信息是什么,思考会更集中。比如,上面这个题目,先问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的哪些策略能带来典雅的效果,这样就会排除很多内容,从而集中在运用书面语,句式整齐,使用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这些策略常会带来“典雅”的效果,明确了这一点,答题会更准确。因此,审题时看懂关键词的隐含信息,答题才会有“下意识”的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