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2021-12-28 06:12张爱国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疫情

张爱国

(山西大同大学 浑源师范分校,山西 浑源 037400)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群流动造成的大面积传染概率,国内统一开通了线上教育模式来完成教育任务目标。线上教育就是以线上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教育,虽然可以做到多人实时信号传输,但教师与学生无法做到面对面交流。一般的学科教学尚且能够通过这种模式完成教育任务,学生也可以在线上通过与教师沟通,来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而高校近年间要求创设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因课程思政大多以理论的形式开展,故而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达成教育目标。但体育学科与一般的理论学科不同,体育学科几乎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理论宣讲,教育内容更多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因此,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仍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和教育需要进行深度研究。

一、疫情期间做好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综合教育理念。体育课程思政指的就是利用体育课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理念。

(一)体育课程思政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课与其他的理论学科不同,其并不注重对理论知识基础进行教育,而是重视对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体育课程的独特优势,就是可以通过比较科学的教育和体能训练提升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因此,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通常会以体能训练的方式,教导学生要正确认知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而在疫情期间,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需要长期待在室内,不能过于频繁的接触外界,也无法去专门的场所参与体育锻炼。这使得学生们整体都陷入了一种不锻炼的不健康状态。长期的卧床、暴饮暴食,导致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这时如果能够做好体育教学,学生们自然就有了锻炼的动机和监督机制,其身心健康水平可以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二)体育课程思政可提升线上教育的趣味性

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形式上的差异性,使得体育课程要更具有趣味性。虽然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以线上的形式开展,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互动,利用互联网上比较灵动的软件来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形式的变换带来的只是一时的新鲜感,灵动形式下他们还是要完成枯燥的知识吸纳。因此在疫情期间,当学生们熟悉了线上教学的形式后,学习兴趣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而当学生对线上教育失去兴趣,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教育目标就明显出现了互动上的缺口,教育目标无法达成。但体育课程无论教学媒介是什么,都需要学生以“动起来”的方式去参与。这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专业课时心灵上的疲态,可以在体育课动起来的过程中一扫而空。这无疑令单调的线上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也补全了课程思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体育课程思政课满足思政教育的“实践”需求

众所周知课程思政教育分为两个路线去落实,那就是理论路线和实践路线。理论路线以理论教学为主,根本目的是扩充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认知广度和深度。而实践路线就是为了夯实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疫情期间内,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线上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师无法开通实践教学,无法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体悟到安全意识、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积极的思想精华。但体育教学的出现,明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另一种途径。体育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遥控”的方式要求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而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用线上沟通的方式,以组队体能比赛的方式进行良性的团队竞争。换言之,体育课程明显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另一个媒介。故而,在疫情期间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工作具有十分必要的价值。

二、疫情期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一)要在落实课程意义时,尽可能保证身体活动性

落实课程意义指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预期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有效落实。而在落实课程意义之时,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则指的是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目的时,避免学生只是在机械性的听讲,而是要以“身体活动”的方式深入参与到课程中。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如果要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真正的运动。如果只是口头训练,就无法真正达到锻炼体能的作用。想要达成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就更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当学生开始与他人互动时,才能在互动的过程中建立拼搏意识和团队意识。因此,疫情期间教师最需要改良的思路,就是不注重学生是否活动的思路。而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去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达成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二)要打破传统课程限制,构建全时段的体育训练

事实上,疫情期间学生接受形式多变的线上教育也会出现疲态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多样的功能下学生仍然在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而体育学科如果也按照既定的教育时间去开展教育,就会令学生将体育教育看作和其他专业教育并无二致的学科。从而对体育教育也失去了学习兴趣,无法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对此,建议体育教师可以意识到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不要将教育教学的理念限制在传统的目标范围内,而是可以适当地打破传统课程限制,构建全时段、灵活多变的体育训练模式。例如,可以不在固定的时间内开展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去找到一个学生应该进行训练的时间点。这样一来,体育教育目标不但能达成,体能训练也会因时段的特殊性,令学生迅速体会到锻炼的效果。

(三)要提升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优质线上教育团队

如果要让所有新目标、新策略能够妥善推行,那么便不能忽略对教师能力的培养。高校内任职的体育教师们,虽然在体育教育方面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但在课程思政和线上教育方面的经验却知之甚少。对此,建议校方及时对体育教师们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在应对课程思政和线上教育方面的综合能力。一方面,要让体育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课程思政如何在体育学科内有效达成的策略。另一方面,要让体育教师能够真正学会如何运用互联网教学工具,更好地将多样的、多元的线上教学功能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从最根本处,保障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质效。

三、疫情期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析

(一)灵活利用线上教育功能,塑造多元灵活的线上学习空间

体育教师需要提前学习好线上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分明确体育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体育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拼搏精神、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体育精神。那么体育教师就应该将这些内容写入到教案当中,与正常的体育教学充分融合。教师也需要明确线上教育都有哪些功能,并且要以充分运用这些功能为前提,去塑造多元的、灵活的线上学习空间。体育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不同小组分别完成相同的体能训练任务,最快完成的小组可以获得额外的学分加分。而教师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和纠正每位学生的动作,帮助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训练动作和方式。学生们也可以使用线上教学中的抢答功能,去迅速回答体育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以视频的方式对某些知识做出示范。而其他同学则可以通过评价功能,对正在演示的这位同学进行打分。过程中同学们将离开座位,以运动的方式参与到学习当中,他们对于机械性教学的疲惫也可以一扫而空。

(二)科学设计线下训练计划,有序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体能标准和训练目标,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科学训练计划。例如对于体能素质普遍较低的学生群体,应该设置以体能恢复为主的训练计划。例如晨跑、太极拳等等。目的是要让学生先熟悉锻炼的过程,收获锻炼的好处。对于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参与这类训练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不会令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和恐惧心理。面向体能素质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课程。去重点优化他们的体能优势,令他们可以清晰意识到体能水准的提升。这种因材施教的逻辑,可以有效地保障每位学生参与线上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拼搏精神、安全意识、体育精神也更容易被培养。教师也可以不以日常的教学时段作为主要的教学时间,可以自由地调整体育教学时间。例如在早上七点左右,要求所有学生参与早操,有效培养学生早起锻炼的良好习惯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便可有效成型,而因学生在过程中对体育和自身有了更加科学的看法,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也妥善达成。

(三)体育教师积极探索新策略,及时调查和引导学生状态

除了构建好线上教学空间,和科学设计训练计划外,体育教师也可以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新策略。例如,可以定期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及时对学生的疑问和难处进行解答和解决。体育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越是在教师不能与学生积极面对面交流的阶段,教师就越是要关心学生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且及时地对学生身心进行塑造。

四、结论

越是在不能面对面开展教学的当下,就越是要做好教育工作,保障学生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服务。体育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体育教育无法做到实地教育,那教学人员就要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积极改良线上教学的模式,灵活运用线上教学的各个功能。从而有效为学生塑造出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够达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这样才能于疫情期间做好保底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下滑,稳定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度和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疫情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