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吴堡县市政设施维护所,陕西榆林 718200)
市政园林是城市中完整的小型绿地系统,其自身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而正是在这种优势的引导下,群众逐步提高了对市政园林的重视和关注,并且开始强调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操作的过程中忽略了养护的重要性,导致养护工作的质量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当对自身的操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社会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较于以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经济利润增长为主,而是更注重环境健康,注重空气质量。与此同时,人们也期盼有更大规模的园艺工程,希望自身的居住环境能够被注入更多的绿色生机与活力,而这些都给园林绿化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施工单位就更应当重视对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现有的施工工艺,满足群众的个性化居住要求[1]。
从养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在绿化建设工程告一段落之后,施工单位必须要对绿化项目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同时也应当在经过一年的养护之后,将园林交给专业的养护机构进行管理,完成后期的维修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会忽略对园林的养护,随意安排一些缺乏养护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园林进行简单清扫、除草,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没有对园林进行定期灌溉。而且,施工单位并没有及时处理掉已经枯萎的苗木,甚至出于施工进度的考量,在养护期满的时候,直接对园林进行修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养护机构后期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养护工作的成本[2]。
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没有认识到绿化环境的重要性,缺乏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甚至会作出破坏环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部分人将汽车随意停放在草坪内,随意践踏草坪,甚至在草坪上违章搭建建筑,种植其他果树或者蔬菜,破坏了草坪的完整性,给后期的修复工作增加了负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部分商家将广告牌竖立在草坪上,并没有听从政府部门的指示,即便是政府部门在后期拆除了违章建筑或者是广告牌,草坪上也会遗留垃圾,破坏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而且为后期的维修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居民会在街道或者是绿地周围违规摆放摊点,而居民在摆摊的过程中,也会随意践踏草地,前来游览的顾客也会作出乱丢垃圾的举动,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绿化环境,也带来了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部分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自身岗位权责,责任心不强。市政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没有真正与员工的薪资待遇挂钩,严重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工作人员丧失了工作热情。而在这种情况下,绿化公司或者是物业公司就会轻易挖走养护管理部门的内部员工,加大了人员队伍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除此之外,许多养护管理部门招聘的员工都具有临时性特点,他们的知识基础并不牢固,也没有掌握充分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技能,并不能真正分析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情况,导致养护效果差[3]。
建立管理制度能够为绿化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所以有关部门也应当针对园林工程的发展,完善养护管理制度,重点突出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约束养护人员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帮助养护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避免其滋生懈怠和应付的心理。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当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以此细化制度的内容,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分,确保分工明确,权责界限分明,这样可以真正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打破交流壁垒,避免出现责任推诿或者是重复管理的问题[4]。
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本身就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养护人员的技能要求十分严格。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壮大现有的人才队伍,确保养护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政府也需要针对队伍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为人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养护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夯实自身基础,并把理论活学活用,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除此之外,管理部门也应当完善现有的奖惩机制,把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作为评价其综合素质的参考标准,并与养护人员的薪资挂钩,这样可以让养护人员真正落实自身的任务,推动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就市政园林中的杂草来讲,养护单位应当安排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定期处理。例如,在灌木和乔木生长的过程中,养护人员应当把杂草的占比控制在5%以内。而且,养护人员也需要对树穴进行阶段性整修,特别是旧草坪中的绿篱,要及时进行切边,要在草坪和绿篱之间设置分格构。另外,养护人员也应当对土壤进行优化,要避免板结问题的发生,避免植物根系露天裸露,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同时,养护人员应当及时排放绿地内的积水,开展补植工作,及时补植缺少的植株,并及时清除坏死的植株,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尽量避免裸露地区的出现。在浇水的时候,也要根据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生活特性来设计方案,为植物提供更加充足的水源,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在施肥时,也要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规划,养护人员应当利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式帮助植物抵抗病虫害侵袭,把植株的受害面积控制在8%以内。
植物的生长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园林工程建设必须要强调工期,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某些植物对移植的季节有特定要求,所以施工人员应当注意观察气温变化,在具体移植时,要选择适宜的时间,避免移植树木无法成活问题出现。例如,施工人员一般都不会选择在夏季进行树木移植,这是因为夏天天气较为炎热,并且空气湿度较低,植物蒸腾作用十分明显,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会受到影响。对此,施工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春天或者是秋天进行移植,尽可能降低工程的资金投入,缩短施工周期[5]。
施工人员应当把植物的移植和管理作为影响园林建设质量的核心因素,以此拓展自身的管理措施。园林建设区域的覆盖范围较大,所以必然会有部分土壤难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对此,施工人员和养护人员就需要针对土壤进行改善,可以对土壤施加肥料,或者是更换土壤种类,或是根据原有的土壤性质,确定适宜的植物品种,然后展开移植工作。在后续养护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植物在移植初期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养分,养护人员需要进行吊袋输液,为植物供给生长物质,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此外,养护人员还应当控制好植物的种植深度和种植间隔,以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也要避免出现栽培过浅的现象,影响植物生长的稳定性。
持续性调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是合理且必要的,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长远建设的应有之策,也是突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从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培养专业人才、拓展养护工作、控制施工时间、优化植物管理等方面进行绿化养护管理,重视养护工作,符合我国市政园林的发展现状。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坚持合理施工,注意细节,注意护理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