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2021-12-28 06:10:18
当代旅游 2021年20期
关键词:前厅学习效果教学效果

潘 援 姜 华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引言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正在逐渐地被混合式教学所取代,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学生突破了年级、学校、地区、背景的限制,通过教学平台的作用,学生可以灵活地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整合已学的知识以及线上线下的资源来进行学习,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变成教学的引导者。何克抗教授提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一 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来说有很多优势。从环境上来讲,可以不局限于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地准备学习;从学习资源上来讲,可以更加丰富,更多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建立一站式学习;从学习方式上来讲,实时的和非实时的讲授,会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

基于以上原因,高职院校采取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混合式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估来确认。 学习效果评价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估主要基于结果导向的“学为学会”理念[3]。

混合式学习,我们分为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线下部分可以沿用传统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而线上部分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型需要我们重新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采集课前、课后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利用云班课APP、QQ群网络教学工具采集课中、课后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本文主要是就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学习部分构建学习效果评价模型。

二 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策略

有关学习效果评价模型,最为经典的是四层次模型理论,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教授唐·柯克帕屈克于1959年提出。后来的很多学习效果评价模型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四层次模型理论主要是指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效益层次等四层评估方式[4]。 反应层次,即第一级评价。这是培训评估中的最低级别。通过研究受训者的情绪,注意力,兴趣等,可以获得受训者对培训的看法和态度。 学习层次,即二级评价。此评估级别主要用于了解受训人员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主要使用评估方法如笔试、项目考核和工作任务情景模拟测试。 行为层次,即三级评价。行为层次评估用于确定受训者是否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使用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它主要取决于同学、教师、第三方等相关人员对受训人员绩效的评估。效益层次,即四级评价。用于判断培训后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程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部门KPI完成情况等指标进行衡量[5]。

基于这四个层次,我们把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分为四个维度。

反应维度,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和意见。主要描述分为线上部分:在线开放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线上评价;线下部分:各班级学生信息员会议反馈、期末学生评教等。

学习维度,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主要描述:学生线上线下各单元测验、项目考核、以及最终课程期末考核的成绩。

行为维度,学生学习参与度、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描述:学生线上教学参与度,包括视频观看情况、讨论区参与度等;学生参加校成才杯技能竞赛情况、学生参加级别技能竞赛情况。

效益维度,学生学习后对工作业绩的提高。主要描述:用人单位口头反馈、学生实习鉴定表反馈情况、学生实习就业情况问卷调查数据等。

三 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在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的混合式学习效果评价模型的四个维度后,我们来进一步细化,形成混合式学习效果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时,我们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综合性。评分指标要全面,要充分考虑课程学习效果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兼顾各个维度,形成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客观性。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基于客观性原则,尊重课程学习条件的客观性,能客观反映教学效果。

易获性。指标体系的选取一定要较容易获取,需要通过现场观测或者是系统后台抓取的方法来获得,指标要尽可能利用第一手资料。

可表征和可度量。课程学习效果指标一般可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来表示,我们优先选择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也要进行分级[6]。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拟定了这些指标作为《前厅服务与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前厅服务与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在反应维度中,我们选取了:在线开放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评分平均分、在线开放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评分方差、学生反馈课程内容是否实用、学生反馈课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期末评教平均分五项指标。在课程评分这一块,除了平均分,方差一样会反映课程评分的情况。

在学习维度中,我们选取了:单元测验平均分、各项目考核平均分、线上期末考试成绩、线下期末考试成绩四项指标。这些分数在教学过程中是容易获取并且能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

在行为维度中,我们选取了:视频观看时长、课件下载次数、讨论区参与度、成才杯技能竞赛前厅项目一二三等奖人数、其他级别技能竞赛前厅项目一二三等奖人数五项指标。前三个指标可以由大学生慕课网后台自动生成,这三个指标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后两个指标可统计近三年数据,竞赛获奖情况能反映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效益维度中,我们选取了:用人单位对前厅部实习生是否认可、前厅部学生实习鉴定表分项评分、前厅部学生实习鉴定表总评分、前厅部实习生员工工作胜任程度评分、前厅部实习生员工能力素质评分、前厅部实习生员工专业技能评分、前厅部实习生员工顾客满意度评分七项指标。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益,所以用人单位和顾客的反馈是我们要去考量的。

四 结语

这些评价指标分别从四个维度出发,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从学生、教师、企业不同评价主体,从学前、学中、学后学习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这样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评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该课程的教学情况。

高职院校旅游类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已建立,但是随着混合式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我们还将不断的完善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实际教学,比如评价体系当中指标的权重该如何调整来激励课程教学改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地培养旅游人才,这是我们可以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前厅学习效果教学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麦蒙服饰办公前厅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32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莲心宝宝有话说
好难理解
酒店前厅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