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玥声
《秋之白华》是2011年6月上映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该片由导演霍建起执导,先后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摄影片,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荣誉。《秋之白华》是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爱情文艺片。电影讲述了五四运动以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受到五四运动精神的洗礼,为了寻求新思想,外出求学、参与革命,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相识、相知,携手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结成革命伴侣,相互扶持的故事。电影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主旋律题材电影,采取了更为贴近生活和人的角度为切口,以独特的双视角的叙事方式,配合富有诗意的画面语言、对白设计,使得影片处处彰显着油画般的唯美、协调、质感。
一、叙事分析
每一个叙事都有两个部分:一是故事,即内容或事件(行动、故事)的链条,外加所谓实存(人物、背景的各组件);二是话语,也就是表达,是内容被传达所经由的方式。通俗地说,故事即被描述的叙事中的是什么,而话语是其中的怎么做。[1]
(一)故事脉络
《秋之白华》的故事发生在1923年到1935年间。杨之华满怀对社会贡献力量和追求新思想的志愿,离家来到聚集了众多进步青年的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思想上与丈夫渐行渐远。当时,瞿秋白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老师,才华横溢、声望卓著。杨之华从他的授课中感受到深沉的忧国之情,在与瞿秋白的接触中,找到了思想上的共鸣。不久,瞿秋白妻子病重亡故,杨之华也收到沈剑龙同意离婚的电报。在剑龙的理解和成全下,瞿秋白和杨之华结成革命伴侣,携手走过10年的革命岁月,直到1935年,瞿秋白英勇就义。
(二)表达方式
《秋之白华》采用双视角的表达方式,将影片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女主人公杨之华为第一视角,呈现了在那个特殊的动荡年代,一个新女性走在历史的激流中。以淑女的身份(这是传统的汉儒之家给她的教育:温柔、隐忍、贤惠),挤进革命的潮流(这是新旧碰撞的时代带给她的冲击:坚韧、独立、追求)。她在这样的时代,有做选择的机会,正如她所说“我何其幸运”。她的幸运,在于有不理解她却殷实无忧的家境、愿意成全她的丈夫和开明的公公,以及能遇到与她心心相印又敢于担当责任的瞿秋白。她又是不幸的,她内心有着那个时代无法理解的勇敢和坚定,也有身处于那个时代社会封建思想枷锁带来的压力。后半部分,以男主人公瞿秋白为第一视角,多次使用闪回的表达手法,将瞿秋白狱中对中国革命和自己人生的思考,与婚后的生活与工作的回忆相结合,伴随其遗著《多余的话》的片段娓娓道来。这个部分用诗歌一般的画面语言,描绘出疾病缠身,却以一个书生的家国情怀为信仰而奋斗着的形象。影片中的秋白,不同于以往瞿秋白革命先锋的形象,他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纤弱文人,也是漫漫革命道路上勇敢而豁达的战士,面临死亡时,他对妻子有着无限的不舍,也有与反动派战斗的决心,以及对革命坚定的信心。影片虽由两个视角组成,但两个视角组成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应和,如同对仗工整的韵脚,富有节奏鲜明的韵律感。
《秋之白华》的叙事虽然设计两个视角,却以同一时间线索一以贯之。影片通过主角的第一视角,将中国革命发展的脉络贯穿始终:1923年,上海大學的学生开始帮助工人,走进工人,开始工人运动;期间得到苏俄的支持;1924年7月,瞿秋白的夫人剑红去世;国共合作达到了良好的局面,共产党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取得初步的成效;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共产党的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受到军阀残酷镇压,而共产党内部的分歧日益严重;瞿秋白在焦虑的工作中写成《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国共合作日趋瓦解,斗争不断。1927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组织开展秋收起义,坚定了瞿秋白革命的信心。1935年,瞿秋白被捕,在国民党声声劝降中视死如归,不悔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这样的叙事设计,使得影片在艺术表达上既有变化,让观众耳目一新;也保持整体的统一,符合观众的理解。
二、场面调度分析
场面调度一词借自法国剧场,原意是“舞台上的布位”。电影中的场面调度,混合了剧场和平面艺术的视觉传统,在形式和形状上,和绘画艺术一样,是在景框中的平面影响。[2]《秋之白华》不同于家国情怀的主旋律电影画面的重点描绘宏大历史,其画面调度呈现的重点是历史中人物肖像的描绘,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让影片更为贴近观众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审美标准。
(一)人物肖像描绘
人物的肖像主要通过恰当的镜头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造型,具体是人像处理、光线的细腻修饰、色彩的搭配选择,以及背景物体的影调配置,达到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和人物造型的画面效果。[3]
杨之华的出场,是黎明薄雾中,江南水乡一叶轻舟在水中缓缓前行。随着镜头拉近,杨之华的背影随着晨光进入镜头,与船夫阿元的几句对白,勾勒出一个温柔坚定的女子形象。男主人公的出场分为三个场景,先是出现在蔡和森与友人的对白中;然后是课堂上刊登着瞿秋白署名文章的报纸上的一个特写;最后才是伴随着上课铃声,身着领带西装,一口江南语调的老师身份正式登场。随着影片叙述的展开,杨之华与瞿秋白有了直接的交集。在课堂上的第一次相遇之后,男女主人公直到影片的第22分钟才有再次的交集。杨之华呛水的镜头,杨之华背对着镜头,呈现的是瞿秋白的视角;而杨之华呛水后听闻一声哂笑回头一看,正好撞上了瞿秋白的眼神,这里是杨之华视角的场景画面。此处的镜头采用中景镜头呈现场景画面,而非杨之华视角的瞿秋白个人人物特写,一张一弛,让画面分寸感中呈现含蓄的审美趣味,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更好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绪;杨之华受托为瞿秋白和夫人送食物;杨之华与瞿秋白共同执行拜访苏俄共产党的代表;瞿秋白受组织所托与杨之华进行入党谈话。每一次交集的画面都大量使用了卡拉瓦乔样式的光影,用光突出了人物,适当舍弃背景的细节;在色调的选择上,要么明亮,要么温暖,营造了美感与质感共存的空间。
(二)人物心理刻画
画面对人物所处的空间,以及在空间的动作进行刻画,用以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动态。《秋之白华》中,杨之华第一次经历国民党反动派对工人运动的镇压画面:剧烈晃动的画面,大面积的血迹,空中飘散的纸片,以及杨之华在画面中拼尽全力往人群外挤出,无一不刻画出她的内心惊恐和慌乱。瞿秋白与杨之华在餐厅进行入党前的谈话,瞿秋白目送杨之华去选红酒时,画面中呈现了一个杨之华背影的长镜头,这个镜头以瞿秋白为视角,画面中呈现了一些含蓄的爱情情绪,表达了当时瞿秋白爱而不敢的心理特征。而在瞿秋白与沈剑龙以诗作谈的场景,光线透过古老的雕花窗,洒在他们书写的笔墨之上,光线昏暗,画面平和,也刻画了瞿、沈内心的磊落与豁达。到了瞿秋白狱中的场景,画面对人物局部特写中,仅保留了人物特写的局部,其他部分均隐藏在大面积的黑暗或者棕色调之中。这种明暗强烈对比的画面语言,充满张力,也将人物在浓重的暗色调中凸显而出,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情绪、性格。
三、对白设计分析
电影是以视觉为主的媒介,以影像为主,声音为辅。影像无法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则需要角色的对白来诠释。[4]而对白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角色的塑造。随着特定角色在特定情况下因为特定目的而说出一些话,则在戏剧中创造了一个完全新鲜的王国。[5]
《秋之白华》中,对于黄仁的牺牲,瞿秋白与杨之华在桥上进行了委婉含蓄的对白。这段看似简单实际却充满着纠结、矛盾和冲突的片段中,杨之华与瞿秋白之间的对白,分为两层,一是他们革命理想共同的追求,二是对感情含蓄的表达。两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层层递进。对白的语言也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使之服务情节、人物之外,用诗意的语言,营造美的感受。
瞿:黄仁是我的学生,我没有保护好他。或许,我不该让你们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我是不是做错了?
杨:你自己知道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呢?
瞿:为了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践自己希望国家好起来的愿望,还想让短暂的一生有些意义。
杨:我们也一样,我们不是小孩子了,不是为了从众、赶时髦去革命。
刚刚经历一场送别的瞿秋白,内心沉重而悲伤。他的自述从表达对一个个同志的离去的失落与悲痛,到学生黄仁的牺牲的自责和反思,对白用了假设的句式,表达了在剧烈斗争后的平静中,人物内心的纠结。杨之华没有直接安慰,而是抛出问题引出瞿秋白对自己革命理想的阐述:为了国家好起来。这段阐述的语调一改此前的自我怀疑和悲痛,非常坚定。杨之华的反馈亦是其对革命残酷性的清醒认识,她知道革命会牺牲,也不畏牺牲,为革命的付出也是她对希望国家更好而付出的代价。杨之华是勇敢的,她对革命勇敢,对感情也是。她的对白“能和你一起,走在前面,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除了对革命志愿相同的表达,也是之华对秋白最坚定的感情宣言。
《秋之白华》中的人物大多信念坚定,即便有纠结、有不舍,但都是勇敢的。这些人物的刻画,也是通过对白的设计来体现。比如,担任杨之华革命领路人的向警予的对白“要和女工们多交朋友,她们才会信任我们,和我们在一起”、与杨之华形成鲜明对比的小轩同学的对白“我想让自己多读点书,将来嫁得好一点儿”……这些个人特色鲜明的对白设计,对于叙事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形成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
结语
《秋之白华》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它承担着讲好主旋律故事、傳递主流价值观任务。从贴近人的角度出发,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人物在经历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双重刻画,呈现国家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救亡图存的家国情环,以及革命领导人身上复杂的文人性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挖掘经典红色故事中所蕴含的具有高度民族精神融合力的价值,并尝试用现代思维和增加艺术性的表达来重新解读,强化在事件中个人的具体感受,消解革命英烈身上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增添主旋律电影的感染力,增强大众的情感认同,使得传统主流意识在当代话语和视点上获得意义增值,在新的文化形式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主旋律作品在新时代的艺术化表达,做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6.
[2][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第14版)[M].焦雄屏,译.杭州:浙江文学出版社,2021:58.
[3]梁明,李力.镜头在说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20.
[4]程诺.浅析戏剧电影《驴得水》中对白对角色人物形象的塑造[ J ].戏剧之家,2020(06):82.
[5]罗伯特·麦基.对白:文字,舞台、荧幕的言语行为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