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珠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共产党员共同的政治信仰,这种信仰是共产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信服、敬仰,成为了共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这种政治信仰不是天然存在自然产生的,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的社会成员,因其缺乏理性自觉的能力,需要具备理性自觉的先进阶层加以干预或者影响,使之发展、进步。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可见,要建立起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引导。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各种错误思潮不断影响着广大党员,做好其理想信念教育更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心理化理论正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理论逐步发展的基础上,融合了二者有关相关内容,而创立的让教育更有效、更符合人们心理认知规律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与人的心理发展相结合,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程序、教育内容设计上,都应以心理学的相关认知学习规律为依据。应用这一理论,探讨做好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会更加科学有效。
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在认识上对理想信念教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是人,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厘清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一论述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对人的教育,只有以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性的确定为前提,教育才能真正地实施,才能将外在的理念内化为每个人的信念、信仰。
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遵从个体认知形成的心理过程。乌申斯基作为教育心理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在教育学的应用方面和对教育者的必要性方面,心理学这一学科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应该排在其他一切学科的首位。这也与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一观点不谋而合,要做好教育工作,就离不开心理学规律加以指导。
一旦违背这一原则,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对教育主体的心理规律加以研判,只单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教育,刻板地进行理论阐释、树立典型、实践参观,党员就只能单纯地成为教育活动的“接收器”,无法真正内化到个体的认知体系中。这就是忽视了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没能依据不同心理特点采取区别教育,而一旦这些教育方式对某一主体不适用,教育内容与某一主体自身经验相冲突,则可能出现教育效果减弱,甚至产生反作用,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产生质疑和反感。
如何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有效,坚定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发抵御外界不正确的错误思潮侵扰,甚至更进一步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信念,固化下来,这与诸多因素相关。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会影响教育效果;二是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党员其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成长背景、心理需要会影响教育效果;三是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党员所处环境会影响教育效果。
想要取得持久有效的教育效果,需要结合铁路党员实际情况从以上多个角度加以研究分析。在理想信念教育前期,充分考虑各支部党员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提前设计恰当的教育时机、恰当的教育方式、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以此提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和质量。目前铁路各站段党员,年龄跨度大,受教育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在组织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下达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认识心理特点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把这些因素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参考系数考虑分析,树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念。
从心理要素分析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由“知”“情”“意”三部分组成,培养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培养党员的“知”“情”“意”的过程。“知”就是认知过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培养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形成发展、内涵外延、实践做法的认识理解;“情”就是情绪情感过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培养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向情绪情感,例如:真正发自内心对党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意”就是意志过程,就是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需要培养党员各项优良的意志品质,例如:坚持到底、坚韧不拔、艰苦朴素。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开展,这些内容的内涵非常丰富,可选择的学习材料非常之多,要学习的理论深浅难易也不尽相同,到底该如何选择教育的内容,这就要与具体受教育的党员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其接受能力相匹配。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认知是在个体头脑中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心理机制,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建构过程。其中的图式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某个固定的结构。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党员的基础图式就是每位党员的理论基础。党员面对同样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如果基础图式比较完善,就能在此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大提高,如果基础图式比较薄弱,则要通过课程先丰富基础图式。
同化是指有机体把一个全新的概念、内容、理论等整合到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所以当提供的教育内容恰好与党员原有知识点顺利衔接,并且超出受教育者原有的图式时,党员就能将这部分理论知识同化到自己的头脑中。但是如果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知识重复或者大大超出了原有知识范畴,受教育党员就无法完成同化,无法丰富原有知识,无法提升理想信念水平。
顺应是指个体调节自己的认知系统或固有观念,以适应新的理论、环境等内容,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讲授的知识、实地观摩的内容、切身实地的感受与党员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不相符时,修正自身原有的认知、积累新经验的过程。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基于个体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教育才更能产生教育实效,具备教育价值。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前期,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党员群体的理论水平、接受能力,准确把握其心理困惑、思想疑虑,找准他们对教育活动内容的现实期待。只有掌握了准确详实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党员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避免进行千篇一律式教育,使教育内容刚好处于能够想要学、学得懂的水平,使党员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激发参加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具备组织当下活动、调动全身功能的作用。例如:持有积极正面的情绪参与到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那么效果就会格外显著,反之则不利于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适当增加人们的正向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党员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讲授式教学中语言要富有变化,情绪要饱满丰沛,进行事例讲授时或风趣幽默或慷慨激昂,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发其幸福感、民族自豪感;选取典型进行示范引领要确有其事、事迹典型,令人钦佩。以此增加党员积极情绪、正向情感的体验,引导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正向的情绪情感联结,在这种联结基础上再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的理性认识。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提升党员的意志力至关重要。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党员意志力的强度关系到教育效果和质量,一方面党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坚持学习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以不断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理想信念的实际践行中需要党员有坚定意志力去付诸行动。
根据意志强度对数正比定律,一方面意志的强度与自身行为活动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在进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时要明确教育意义,增强党员对理想信念重要意义的认识理解,深刻领会理想信念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对党的永续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个人的提升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根据意志强度时间衰减定律:意志的强度随着自身行为的持续时间的增长而呈现负指数下降。在进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合理安排理想信念教育时长,在理论教育中适时进行课间休息或应用故事、案例、视频进行调节。
根据意志力训练方式,培养党员在工作中践行理想信念的意志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党员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简单重复的工作中锻炼意志力;二是制定合理目标。在工作中要制定既有一定难度又力所能及的任务,只需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够达成,这样可以逐步增强完成目标的意志力;三是借助环境的力量增强意志力。通过坚持在艰苦的工作中工作,人们的心理过程也会发生变化,即在逆境下更能磨炼职工坚强的意志。通过增强党员生产生活环境中正能量的声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在环境作用下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机制观念。
总而言之,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教育,在思想引导中必须遵循个体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以认知、情感、意志的规律引导教育党员,提升教育实效,使党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作者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校刊编辑部副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