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龙泉市城区林业管理站,浙江龙泉 323700)
林下经济是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人为将地上林木和动物、微生物或低矮植物进行整合,让林农获得可观收益的一种经济模式[1]。同时,林下经济也是一种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引导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可持续性和资源可循环性,值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的绿色经济。
林下经济中,林木能够起到较好的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高、低、矮空间的有效利用还能够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循环利用动物粪便、增加土壤肥力,并减少除草、施肥的人力成本,为区域化生态平衡的保持、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多数所占面积较大,因此多位于城郊或乡村区域。在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中,林上空间种植的多为经济树种,如果树、快速生长的经济树木等,林下种植的多为彩色的低矮灌木、蔬菜或菌类,这些不但能够为林农谋取经济收益,还能够吸引城市居民前来采摘和游玩,而游客的采摘游玩也能够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从而带动城郊或乡村经济,促进当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
林木的种植多具有生长时间较长、投入较大、收入较慢等特点,为了弥补经济林木前期收入空白的缺陷,很多林农在林木下方的空地资源上种植需光性不强的蔬菜,这些蔬菜不仅投入成本较少,且生长时间较短,收益较快,能够迅速弥补林农前期投入却没有收入的空缺,帮助林农加快资金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因林木有着遮阴效果,喜光性蔬菜在林下不宜生长,林间种植的蔬菜不能选择喜光性较强的品种。
林畜草的组合模式较为少见,能够在林下生长的牧草种类较少,林下环境对牧草品种要求较高,培育工作也较为艰难[3],因此要实现林、畜、草的模式组合,需要综合考量牧草的生活习性,制定科学的培育方法,密切观察牧草的生长状况,以防林下牧草出现生长不良甚至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林药组合主要是指林木和草药种植的相互结合,该模式在我国林下种植模式中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很多中草药对光照要求不高,且其本来就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林药组合模式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野生中草药材的供求不足。此外,林药组合还能够解决中草药资源种植所占耕地的问题,且能够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有效缓解了我国农村目前土地少、人口多的内部矛盾。
林菌组合主要是指经济林木下的菌类种植。由于菌类对空气的湿度、温度及光照强度等的生长要求较高,这种组合模式只适合于我国南方空气较为潮湿的地区。同时,由于菌类的培育和生长要求条件苛刻,需要林农掌握大量的培育技术,积累丰富的培育经验,择优选择优良的培育品种。菌类的成功种植,能够为林农们赢得较为可观的收益,因此备受林农们的喜爱。
林畜组合主要是由果树和禽类共生的组合,如核桃树、山楂树、梨树、苹果树和鸡、鸭、鱼类的共生共长,在这种模式下,动物以小虫、落果、坏果及杂草为食,其排泄物可以滋养果树,减少林农除草、杀虫及施肥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还能够让禽类产出高营养、无公害的蛋。同时,由于林下散养的模式,林下的生长有别于饲养,类似野生的禽类能够帮助林农们获取较高的经济回报。林畜的结合模式下,林农要尤为注重及时对畜类翅膀进行修剪,且需要防止果树枝丫下垂拖地,减少禽类飞上树梢啄食林木果实的现象发生。
此外,林畜组合还包括在果园的周围建立一定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模式,如牛、羊、猪的养殖场,利用林下生长的杂草和落果、坏果等喂食牛羊,并将猪、牛、羊产生的排泄物做成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农村用电及做饭、取暖的主要能源,且沼气池经过长时间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也可以用来浇灌果树,从而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进一步增加,提高果树的挂果率和果实质量[4]。
林苗组合是指较高的林木和低矮的灌木丛的有机组合,如一些较高的林木下可以套种油松、女贞、黄杨等低矮的经济林木,这类林木生长迅速且短期内便能作为城市的绿化植物进行资金回收。这种林苗组合要求林木进行稀疏种植,否则将影响低矮灌木的生长。同时,低矮灌木亦不能较长时间的生长于林木之下,3 年以上的低矮灌木将会产生庞大的根系,严重影响上层空间林木的生长和营养的吸收[5]。
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且多数分布较为零散,无法统一管理,更无法形成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一条龙生产线,大大增加了投入。
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技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林木上寄生虫及动物身体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市场对林木、林木产品及动物产品要求的越来越高,较为简单、落后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林农的发展规模和经营受益。同时,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无法打开市场销路,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也直接影响着林农投资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发展前期,政府的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各地的林下经济发展状况,面对广大林农出现的资金短缺、技术低下、缺乏销路、规模较小等问题,各地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如加大对林农的经济补贴或支持;增加种植和养殖相关的技术科研投入;减免税收;引进大型企业,加大林农产品深加工,打开市场销路等相关政策。
针对零散分布的林下种植、养殖项目,各地政府可以将能够大面积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区域重点圈出,鼓励林农在这些圈出的区域内进行集中生产、集中种植,并针对在这些区域中生产、种植的农户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或补贴,提高相关部门统一技术管理和指导的有效率。同时,还可以鼓励林农们相互结合起来,建立合作社,扩大林下种植或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林下种植或养殖的规模,各地相关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资金补贴支持,可按照树木品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补贴;出台相关的减免税收支持,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支持。在政府大力宣传和政策的引导下,林农们才能够对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投入更高的生产热情。
技术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种植养殖技术,定期开展不同技术的讲座,并提高技术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加技术人员投入研究的忠诚和热情。同时,应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成熟的栽培技术,如毛竹林下的无纺布袋种植技术及三叶青塑料打孔种植技术,这些在江浙一带已经得到数次验证的成熟栽培技术,值得各地相关部门大力的引进并推广,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
针对分散养殖或种植的林下经济模式,各地相关部门应树立典型,将当地规模较大、管理较好的农户树立为典型,且对其加大资金的扶持和技术投入,让其在其他零散林农户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鼓励规模较大者带动规模较小的散户,开展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一帮一、一帮多的连体效应模式,营造浓厚的林下经济发展氛围。
在加大规模化发展、统一化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林下经济,各地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引进能够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对林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拓宽市场销路,为林农们减少后顾之忧。
林下经济不但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有效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够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值得各地大力推广的经济模式。当然,林下经济模式在目前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社会及林农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够使其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