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1-12-27 15:40:03唐利成
南方农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夜蛾养分植株

唐利成

(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永州 425000)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要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注重高产种植技术的合理应用,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实现优质高产,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优良种子的选择

优良种子是玉米高产的前提条件。需要从正规商家渠道购买优质品种,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国内评价种子质量的指标一共有4 项,分别是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一级种子纯度的最低要求是98%,净度最低要求是98%,发芽率最低要求是85%,水分含量不能高于13%,可以看到,种子质量各项指标都有严格、清楚的标准。此外,在选择种子时,还应该注重“策略”。1)选择“保险”的种子,谨慎选择“新颖”的种子,进而降低种植的风险。保险的种子,就是当地近两年种植表现较好的种子,新颖的种子就是当地没有种植过的品种。2)选择抗逆性较高的品种,如抗虫性、抗倒性、抗病性、抗寒性和耐瘠薄性等。3)选择粮饲兼用的品种。

1.2 种植环境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玉米在播种之前要对符合现实要求的种植地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在对玉米进行种植时,保证种植环境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保证玉米整体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在栽培玉米时,应依据玉米的特征,由于玉米的根系十分发达,适应能力较强,因此,无论是贫瘠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土地,其都可以良好的生长。但玉米的茎秆比较粗、分支多,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最好选择肥沃的土地种植。同时,土壤比较肥沃,有利于耕地排水,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促进玉米的丰收;若是在干旱的土地上种植,在耕种的过程中,应保证覆土防止跑墒;还要确保土质疏松,为玉米种子发芽创造良好的环境。

1.3 播种的合理性

1)土壤是决定玉米最终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整个播种前期需要注重土壤的杀菌杀虫处理,以有利于预防各种病虫害,同时提升土壤自身的肥力。2)播种时要保证播种密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整个播种密度处于不均匀的状态,势必会导致养分供应出现严重的差异性[2]。播种密度相对较小,就会直接导致玉米田产量减少;播种密度相对较高,则会造成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由于养分供应不足、空间受到严重限制、通透性较差,导致玉米最终的产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要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种植密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每667 m2种植密度以3 000~3 500 株为宜。

1.4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是对土壤进行浅翻处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整个种植地的表层土壤处于更加疏松的状态。同时,土壤自身的物理性质会得到一系列的改善和优化,不仅具有非常良好的透气性,而且能够为玉米作物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土壤整体温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促使玉米获取到更加充足及全面的养分供应。中耕对于玉米的栽培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耕的基础上有序开展除草作业,可保证玉米生长的养分供应并避免受到杂草的影响。

2)肥水管理是农作物栽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现阶段大多数农户在田间水肥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盲目施肥。施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对土壤肥力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促使农作物吸收更多的养分。但是由于在施用肥料时存在盲目性,农作物受到了严重的损伤,甚至影响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地出现板结等问题[3]。因此,肥水管理对于玉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能够直接对其自身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1.5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对于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玉米根据种植时间,可分为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和冬玉米。不同品种的玉米收获时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应尽量保证在最佳时间段内进行收获,同时尽可能在比较适合的天气下收获,避免对玉米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

2 玉米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主要害虫防治对策

1)草地贪夜蛾防治对策。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区域广及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防控难度较大。4~6 龄的幼虫对玉米造成的为害更为严重,其取食叶片后会逐渐形成具有不规则特点的长形孔洞,也可直接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此外,草地贪夜蛾还会对玉米心叶造成钻蛀为害,直接影响到整个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在针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时,可采用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灯诱或性诱技术等方式进行诱杀。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低龄幼虫是防控的最佳时期,应对幼虫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位置,实行统一合理地防治。比如,玉米地草地贪夜蛾卵刚孵化成幼虫时期,可运用10%氯氰菊醋乳油1 200~1 600 倍液,在玉米叶面均匀喷雾防治,还可以用5%高效氯氰菊醋乳油1 200~1 600 倍液在玉米植株茎叶均匀喷雾防治,或是用25%灭幼脉3 号悬浮液药剂1 600~2 0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在施药时,最好的时间是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喷洒时要喷洒在玉米的心叶位置处。有效防控化学药剂还有氟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等。

2)玉米螟防治对策。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它可以为害植株地上部的各个部位,成虫在夜间活动,飞翔能力较强,有趋光性,喜欢在离地50 cm 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及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聚集在一起,开始在植株的细嫩部位爬行为害[4],后钻入到玉米的茎叶中啃食,破坏茎叶组织,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针对螟虫进行防治时,应采用物理防控与化药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可利用成虫灯诱杀,再利用专业杀虫剂灌心或喷雾,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

2.2 主要病害防治对策

1)大小斑病防治。玉米一旦感染,如果防治不及时,发病规模会逐渐扩大,导致植株死亡率增加,直接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在夏季,玉米植株处于发育状态,很容易发生大小斑病,发病症状直接体现在叶片上。对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时,可合理选择和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力度,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玉米植株的抗逆性。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对化学药剂进行合理地利用,如可以利用多菌灵等,一旦发现病害植株时,及时药剂喷洒,避免病害的严重扩散。同时,要结合现实情况,以轮作方式为基础,与土地深翻进行结合,尽可能减少土地当中带有的病菌,以保证防治效果。播种时利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防治效果更佳。2)青枯病一般发生在灌浆末期,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对其进行防治时,应注意排水,同时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 倍液灌根。3)丝黑穗病主要为害玉米的果穗,如果发病容易全株颗粒无收。在防治时,实行3 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壤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可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有利于控制该病的发生[5]。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发展形势相对良好,尤其经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现有农业技术逐渐成熟。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与病虫害防治对策相结合,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玉米质量和产量,而且能够实现对各类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促进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增长。

猜你喜欢
夜蛾养分植株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8:54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养分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9:08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2:46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